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2019-06-11李洪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初中核心素养

李洪涛

摘  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体育作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立足于初中体育课程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的实际情况,并基于此提出增强核心素养的相应培养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核心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体育是一门能够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保证自己的体育爱好以及连续习惯锻炼的培养都具有益处。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  体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c)-0052-02

Abstract: Junior high school is the key period to cultivate the core quality of students. Sports, a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enhanc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this goal. This article will base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re literac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rai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core literac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major course that can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Learning this course well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to ensure their own sports interes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ntinuous customary exercise.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rategy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随着新时代初中体育体制的改革,学校将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教学理念转变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便成为初中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诸多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老师因为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材而不能随机应变,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拘泥于应试考试的内容。加上初中生的年龄较小,自律意识也较差,平时经常能够接触到手机、平板电脑等娱乐方面的设备,一些网络游戏等往往使得他们局限于室内。此外,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依然存在“填鸭式”的教学风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以及影响到体育课堂的学习效率。

2  增加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1 体育老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初中体育课程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的说可以将核心素养理解为要求学生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品格、适应高中生活的必要准备,这也将是以后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根据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何种素质的学生,即着重突出学生的解决体育课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能力以及分析体育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研究体育课程中的重点问题。在体育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之中,老师所讲授的所有体育知识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为目标,以帮助学生们形成更加健康的行为以及培养出更好的体育品德为教学宗旨。因此,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必將对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最终增强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效率以及体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2.2 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核心素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们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方法,解决体育问题的逻辑思维和以及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的综合内容。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并注重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在初中阶段侧重加强对初中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继续学习体育知识也具有很多益处。核心素养具有增强学生的信息挖掘能力与提高理解能力的诸多作用。为了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老师就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乐学与爱学的氛围中增强核心素养。一方面,初中生正处于培养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体育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主动的接受核心素养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体育的体制与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且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但通过体育老师的不断引导与示范,能够激发学生树立从初中阶段就喜欢上体育。比如,在进行情景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解体育的方法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小组,让不同组的学生阐述自己对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想法以及什么类型的体育项目能够更好地锻炼身体。总之,核心素养能够有效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便于帮助学生们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走得更远以及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3 提高体育老师的整体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生们接受核心素养教育的综合能力。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更好的理解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通过完善体育教学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放在突出的教学位置,多进行体育相关专业书籍以及体育方面的信息交流,也需要不断的增加与其他体育教师的沟通,进而更好的为学生们提供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此外,初中生学习体育的自身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特别在核心素养能力上存在较多的个体差异。加之体育教学过程里面包含多种具有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与内容,需要学生智力与肢体的有机协调。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老师应该采用并推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尊重不同性格与潜力学生的能力,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模式。比如,老师在讲解立定跳远、人体向上等方面的知识点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先查询与之相关的书籍、观看一些职业运动员的运动视频,这种方式便于提高学生们对于立定跳远的认识以及更好的掌握立定跳远的诸多基本技巧。等到开始上体育课的实收,学生们就自然的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在体育老师的引导之下进行强度相对较小的跳跃发方面的尝试。同时,体育老师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其具有增加学生学习体育作品乐趣的作用,进而加深初中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较强创新能力的体育方面的综合人才。

3  结语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符合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代表着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趋势。同时,初学生具有相对较强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符合当今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興趣是学好体育最好的途径,它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体育锻炼,真正地增加身体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69-71.

[2] 高自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文教资料,2018(5):235-236.

[3] 申欣鑫.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2018(5):79.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初中核心素养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