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运动员双飞踢技术的影响研究

2019-06-11张震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跆拳道

张震宇

摘  要:本文就以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双飞踢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运动员双飞踢技术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跆拳道运动员双飞踢技术的训练提供帮助,使训练内容更加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提高我国跆拳道运动员的双飞踢技术,提高我国跆拳道运动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跆拳道  核心力量  双飞踢技术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c)-0044-0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竞技类项目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动作技巧等更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跆拳道运动项目中,对于腿法的技能技巧的要求也逐渐的增高。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集中国传统武术、日本空手道发展起来的,经过创新逐渐形成的新型防身技击术,但其发展速度极其惊人,迅速由朝鲜半岛发展至世界各地,成为了广受世界欢迎的防身技击术。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对于有关各项跆拳道运动的比赛视频,对运动员在比赛中采取的双飞踢的动作技术研究,发现双飞踢在比赛中的使用次数较多,但是成功率较低,进而得分率也较低。传统双飞踢训练注重对技术的训练,忽略了运动员身体素质状况对双飞踢应用效果的影响,而身体素质中的核心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运动员双飞踢技术的运用效果,核心力量训练能针对性的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因此对提高运动员的双飞踢动作也有极大的帮助。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核心力量訓练对于跆拳道双飞踢技术的实验为研究对象,并在河南跆拳道俱乐部内随机抽取10名运动员,这10名运动员年龄为15~18岁,性别为男性,通过对教练员了解,这10名运动员的基本成绩、身体指标等差距不大,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求,通过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对有关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双飞踢技术影响的期刊,专著,电子文献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在河南省跆拳道俱乐部随机抽取10名运动员,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为A组,采取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对照组为B组,采取传统的训练方法。本次试验进行1个月的训练,在月末对运动员进行成绩的评测,通过技术手段对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双飞踢次数、击打沙袋力量和高度进行记录,记录成绩并作出分析结论。

在试验中保证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种客观因素的一致性,并在最后的评测阶段邀请一名专业的跆拳道教练对运动员的成绩进行评测。

1.2.3 观察法

本文通过实验法对两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在最终的评测阶段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观察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根据本文的需要将,实验得出的数据运用Word 2010、EXCEL 2010、SPSS 19.0等软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便于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观察分析。

1.2.5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文的需要,对河南省的跆拳道专家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双飞踢技术的影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创作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跆拳道双飞踢技术的重要意义

双飞踢技术是跆拳道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项腿法技术,苏昂肥腿极速讲究较快的速度,在各种比赛中双飞踢技术被运动员们所广泛使用,在双飞踢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还有双飞踢反击动作,顾名思义,这种技术就是在跆拳道的比赛,将对方的进攻进行防守和闪躲之后所采取双飞踢的形式进行的一种反击,双飞踢反击又分为钱退双飞踢反击、后退双飞踢反击,一般击打对方得腹部位置,来获得分数。

根据本文的需要,在有关的参考文献中了解到双飞踢技术的使用情况,在常规的跆拳道比赛中,双飞踢技术的使用此时几次与横踢技术,得分率一直保持在所有跆拳道技术动作的前列,所以跆拳道双飞踢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是极其重要的。

2.2 实验前后运动员的跆拳道双飞踢技术的分析

2.2.1 实验前后运动员20s双飞踢次数情况

通过表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前,10名运动员在20s的时间内使用双飞踢击打沙袋的次数,其中在实验组中,A2的次数最多,进行了42次的踢打,在对照组中踢打沙袋次数最多的是B1,完成42次击打;在试验组中击打次数最少的是A1,完成34次击打,在对照组中击打次数最少的是B4,完成30次击打。本次的测试是为了在实验前对于运动员的双飞踢击打次数进行大略的了解,并做下记录,为接下来的实验奠定基础。

根据本文的需要,我们对上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在20s内完成击打次数的平均成绩,其中,实验组的成绩为37.6,对照组的成绩为35,通过独立样本检验,我们可以得出P值为0.0639,大于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完成击打次数方面没有明显性的差异,这一数据实验的公平合理性奠定了基础,为实验的下一步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通过表3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组合对照组运动员20s内击打次数的情况。其中在实验组中,次数最多的是A5,为45次,在对照组中完成次数最多的是B1,也为45次;在试验组中,完成双飞踢次数最少的是A3,次数为39次,在对照组中完成双飞踢次数最低的是B4,次数为32次。可以明显的看出实验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稍高,通过测试对于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击打次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为实验前后的数据分析做好准备。

通过对于试验后实验组合对照组的成绩分析可以看出(表4),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42.2次,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36.6次,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可以得出P值为0.0252,小于0.05,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在20s内所完成的双飞踢击打次数之间存在这较大的差异性。由上可知,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运动员双飞踢的击打次数有明显提高。

2.2.2 实验前后运动员使用双飞踢技术击打力量测试成绩情况

通过表5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前,10名运动员使用双飞踢击打沙袋的力量情况,其中在实验组中,A3的力量最大,为85kg,在对照组中击打力量最大的是B4运动员,击打力量为81kg;在实验组中极大力量最小的是A2运动员,击打力量为58kg,在对照组的运动员中击打力量最小的是B3,力量為73kg。通过本次的击打力量测试,对于运动员的双飞踢击打力量有了一定了解,测试的数据为下面的实验做了充足的准备。

通过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表6),在实验前实验组运动员与对照组的运动员的平均公斤数情况,其中实验组的平均公斤数为73.6,对照组的平均公斤数为77.6,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值为4.6kg,通过独立样本检验,我们可以得出P值为0.0611,大于0.05,说明在实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双飞踢击打力量方面存在较小的差异性,为实验的下一步进行提供了数据保障。

通过上表数据(表7),我们可以看出,通过1个月的训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双飞踢击打力量情况如上表,通过分析,在试验组中击打力量最大的是A1运动员,力量大小为86kg,在对照组力量最大的是B4运动员,为83kg。在试验组中力量最小的运动员是A3运动员,为78kg,对照组中力量最小的运动员是B1,最小力量为73kg。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最大力量和最小力量都要比对照组要大。

通过上表数据(表8),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组的平均公斤数为82kg,对照组的平均公斤数为77.6kg,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平均成绩高5.6kg,我们利用独立样本检验计算得出P值为0.0328,小于0.05,说明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员的双飞踢击打力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得知,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于运动员双飞踢击打力量有显著性的提高,所以加强对于跆拳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腿部更有利。

2.2.3 实验前后运动员运动员踢后脚打沙袋高度测试成绩统计表

通过上表数据(表9),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双飞踢后脚的击打高度,其中在试验组中A3运动员的后脚击打高度最高,为85cm,A5运动员的成绩最低为73cm;在对照组中B4运动员的后脚击打高度最高为81cm,B3运动员的后脚击打高度为73cm。本次测试为一下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数据保障,为证明核心训练法对于跆拳道运动员的双飞踢技术后脚击打高度的影响提供数据的保障。

通过上表数据的统计(表10),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平均踢打高度,实验组的平均击打高度为73.6cm,对照组的平均击打高度为77.6cm,通过对比可看出对照组的平均击打高度要比实验组的击打高度要高4cm,我们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可以计算出P值为0.0611,大于0.05,说明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后脚击打高度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两组的运动员的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基本相似,为实验的公平合理性提供了数据保障。

通过对于上表数据分析(表11),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脚击打高度情况。在实验组中,击打高度最高的是A1运动员,高度为86cm,击打高度最低的运动员是A3运动员,击打高度为78cm;在对照组中,击打高度最高的运动员是B4,高度为83cm,击打高度最低的运动员为B1,击打高度为73cm。对两组运动员的击打高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试验后实验组的运动员的击打高度普遍比对照组运动员的击打高度要高,说明核心力量训练法对于运动员的击打高度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上表数据(表12),我们可以看出,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脚击打的平均高度情况,实验组的平均击打高度为82cm,对照组的平均高度为77.6cm,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可以得出P值为0.0328,小于0.05,说明在实验后,实验组所采取的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对于运动员的双飞踢技术后脚的击打高度有显著性的提高。而传统的训练方式对于运动员的击打高度影响较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核心力量的引入到体育项目锻炼中是体育项目不断发展的一种需求,在众多的说法中,都表明了核心力量训练对于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运动的双飞踢技术的击打次数有极大的帮助,能够提高极大的次数。通过核心力量训练跆拳道运动员的击打力量、击打高度都能有效的提高。通过实验数据证明,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的训练方式对于运动员来讲更为有效。

3.2 建议

在采取核心力量训练时,应该注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平时发现运动员不同的身体素质与特点,充分利用运动员的特点和核心力量训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联系方式。并对核心力量训练不断的探索创新,最终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根本,进而提高运动员在跆拳道比赛中双飞踢使用的成功率和得分率,促进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 孙茂君,赵萍.试论竞技跆拳道技术体系的构成与分类[J].少年体育训练,2005(3):19.

[3] 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4] 李德详,沈达政.跆拳道实战绝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5] 鲁凡,刘宝成.对'9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术统计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2):73-76.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跆拳道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核心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建议
试探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经济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