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学视域下当下竞技跆拳道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6-11饶清秀子温秋军
饶清秀子 温秋军
摘 要:竞技跆拳道作为一项以拳脚攻击有效部位来得分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其中所蕴含的的美也不可忽视。本文基于美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竞技跆拳道的美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竞技跆拳道运动具有素质美、技术美、战术美、气势美和精神美的美学特征,并探讨了在美学视域下竞技跆拳道运动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视传播跆拳道美学知识、提升网课教师的审美素养、加强教练员的审美意识等解决对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充分掌握竞技跆拳道运动的美学理论。
关键词:美学 竞技跆拳道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c)-0235-02
1 竞技跆拳道的美学特征
1.1 防守和对抗:彰显竞技跆拳道的身体之美
素质美,是指人在身体素质方面所呈现的美。爆发力强的运动员,在对抗中占有一定优势,表现在袭击对方运动员时会有一定力量来支撑技术,增加得分的可能性,同时,给观众带来一种勇猛强健的感受。速度,是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优秀运动员能够达到一定的速度去配合优美合理的技术动作。将这种速度之美传递给观众,它赋予了旁观者振奋甚至狂热的情感体验。柔韧也是竞技跆拳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柔韧好的运动员,对空间的掌握度更好,高位腿法表现出来地是一种舒展大方的空间美,这种柔韧美能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灵敏是身体在运动中迅速改变时应变关系的能力。如竞技跆拳道运动员在对抗时使用假动作迷惑对手,使对方露出破绽,然后迅速出击,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这些都体现出运动员在瞬息万变的运动场上所表现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灵敏美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愉悦情绪。
1.2 动感和韵味:饱含竞技跆拳道的技术之美
运动员规范、灵活的技术能提高比赛观赏性与艺术性。女运动员柔韧性优于男子,踢出的技术动作更舒展,体现出一种技术精湛之美;而男运动员在激烈对抗中,勇于做高难度旋转腿法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分值高,而且难度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对抗中时的机掌握要求较高,是具有一定的难美性和欣赏价值。竞技跆拳道中激烈的对抗与动作的舒展是比赛中的一大亮点,在同场对抗中,运动员在规定的场地内快速移动脚下的步伐,即使在反击的过程中快速后退时,也能保持身体的稳定性,这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也是一种协调美;而准确的击打有效得分部位,更是展现出了腿部出击线路之美与判断力的准确之美;其中“准”是指技术击打在对方护具有效范围内,并且达到一定力度值。通过这些出其不意的腿法技术、瞬息万变的步伐技术和突然袭击的直拳技术,这一系列的技术动作都向观众展示出了由技术带来的美感享受。
1.3 审时和度势:谋略竞技跆拳道的战术之美
战术美是运动美的要素之一。其实质是:扬长避短、灵活多变。跆拳道是智慧型的格斗项目,运用合理的战术,力求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限制对方的优势。对竞技跆拳道运动员而言,教练员在赛场上的战术指导是比赛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对手实力不分上下的情况下,战术显得及其重要。如果在比赛中战术运用恰当,比赛就掌握了主动权。其实,战术的安排也就是智慧的较量。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看重战术,它无常的变化与运用给比赛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这也是战术美的一种表现。
1.4 呐喊和眼神:高呼竞技跆拳道的气势之美
跆拳道运动中发声是气势的一种表现方式,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过程中,都要求训练者给人以气势上的威严。刚接触跆拳道运动的练习者在最初的训练过程中会进行专门的发声练习,响亮的发声可以有效祛除初级练习者懦怯的心理, 使自己信心满满,不再畏惧。在竞技跆拳道比赛中, 双方运动员都在规则范围之内以高亢激昂并带有威慑力的发声从气势上压倒对手,除此之外,坚定凌厉的眼神,也能给对手带来威慑力。增加对方的恐惧心理,给自己创造更大的胜算。正是运动员们在训练场与赛场中表现出了坚定凌厉的眼神以及高亢激昂的呐喊声,深深震撼住了每位观众,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气势美感。
1.5 礼仪和坚持:表征竞技跆拳道的精神之美
跆拳道的礼仪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是需要发自内心的进行。竞技跆拳道比赛中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欣赏它的美,那就是:坚持不懈。在对抗过程中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取胜的基础,这意味着运动员需要具有不达到终场不松懈的堅强斗志。面对强者,有无所畏惧、敢作敢为的胆量,绝不退缩不放弃的信念。而相持阶段是最能考验运动员意志的时刻,特别是在比赛第三局比分相同的情况下,双方运动员体力都在下降阶段,这时谁能咬住牙关,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来胜利。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坚持到底、奋不顾身,与困难做斗争。这不仅给观众呈现出一种精神美,更是赢得了观众的尊敬,也是竞技体育美中最抢眼的表现,最大的看点。
2 现代美学视域下当下竞技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析
2.1 竞技思维至上,审美意识缺失
竞技跆拳道这项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其观赏性极高,观赏的过程也就是审美的过程。由于竞技跆拳道是一项奥运会项目,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度都是积极鼓励运动员们勇夺金牌,为自己、家人和教练员们带来荣誉。因此,大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追逐奖牌的过程中会渐渐看重比赛的结果而忽视了运动的本质,为了金牌服用药物失去了精神美,盲目进攻只为拿分失去了战术美,只练腿法忽视了力量失去了素质美。这一系列问题都说明了,教练员和运动员过于看重比赛成绩,导致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运动员自身在练习过程中呈现出的运动美,只是一味的教技能,为了实战而实战,没有把美育知识传授给运动员,导致运动员一味重视实战,对其美的特征不够了解。
2.2 实用技术当道,美学传播失范
目前竞技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发展迅速,互联网促使人们加大了对此项目的关注度,而由于大多数人对该项目的规则不够了解,导致受众人群不懂比赛规则,从而无法欣赏竞技跆拳道的美。还有网课教师教授在视频讲解竞技跆拳道的理论知识和讲解技战术要领时,重点还是放在教技术细节上,而没有强调对其动作展示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身体美、技术美和战术美对其观众进行详细阐述,只是在一味的身体示范教学,缺乏对其美育的教学。导致大部分观众通过网课学习后只是了解其基本技术的认识,而缺乏欣赏竞技跆拳道审美的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竞技跆拳道教学中出现的网课教师审美素养的缺乏,严重导致了受众人群对美的认知,失去了互联网传播的价值。
2.3 一味注重实战,忽视美感体验
在体育审美教育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有情感的相互传递,这种多向性情感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但在竞技跆拳道的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过于注重实战的练习,希望靠“打”来赢得比赛胜利,从而提升自己名声;而运动员在进行对抗时,也总是把目光局限于比赛的结果。所以师生在教学中往往过多地注重了技能的学习,从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美的元素,没有体验到美的享受。但其实在比赛中运动员本身就是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往往被人们在无形中给忽视了。
3 解决之道:现代美学视域下竞技跆拳道教学问题的对策把脉
3.1 重视传播跆拳道美学知识
现代美学视域下的竞技跆拳道教学中,要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素质,比赛成绩不是金牌的唯一衡量标准,别让“唯金牌论”亵渎了体育的精神美。为重视对竞技跆拳道美育的教学,不再只认可金牌,新闻媒体的宣传弘扬不可或缺,大众对竞技跆拳道运动美的认识不够,要通过电视、网站等媒介大力传播竞技体育的真谛与内涵,营造良好的美学氛围。同时各学校、训练队、俱乐部教练员也要通过讲座、课程等形式提高自身对美育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公正解读体育比赛,领略竞技运动的美。这样才能将体育的精神美深刻诠释,也才能让我国体育事业蒸蒸向上。
3.2 提升网课教师的审美素养
现代美学视域下,互联网平台网络教学课程中的的网课教师首先要提升竞技跆拳道专业知识,要做到能够正确的通过评论和预测来引导受众;其次要加强对竞技跆拳道美的鉴赏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将精湛的技术、智慧的战术和高尚的精神呈现给受众人群,更重要的是要将蕴含在其中的美学特征传播给大众,提升大众对竞技跆拳道运动美的认识。随着竞技跆拳道规则的不断变化,网络课程教师,有必要时刻关注竞赛规则,并了解掌握最新规则,只有正确的掌握规程才能更好的传播给观众,使受众人群可以充分享受竞技跆拳道带来的振奋、激动之情,深入感知竞技跆拳道运动的美。
3.3 加强教练员的审美意识
现代美学视域下进行的竞技跆拳道教学中,教练员要做到在课堂上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上,教练员不仅要教会学生精湛的技战术,更重要的是要去努力营造一种审美化的教学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愉悦、自由、平等的美的氛围。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性示范教育,它总是通过审美对象的鲜明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育者。所以教练员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美进行追求,而不能只有竞技的拼号。应该将美学的学习转化成一种习惯,通过参与竞技跆拳道运动来养成正确的体育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提高自身的品位和格调以及修养。
4 结语
经过研究,我们当下的竞技跆拳道教学中,过分注重技术的功底,忽视了竞技跆拳道的美的传递,这严重阻碍了该项目的发展与传播。由此可见,基于竞技跆拳道的美学特征,来研究其教学,是具有重大意義,也更符合当下大众审美的需求。当然,随着跆拳道项目制度的越来越完善,竞技跆拳道也随之走进大众的生活中,越来越多人参与到该项目的练习中来,我们是否也应该进行反思,今天的人们不仅仅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还是应该要挖缺出体育对人的一种美的塑造与追求。
参考文献
[1] 王智慧.竞技跆拳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雷国梁.美学与审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 杜七一.现代跆拳道教程[M].武汉:湖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7.
[4] 李立群,胡静雯.体育美学[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金雯.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56-57.
[6] 薛亚钢,梁林.体育与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