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小学舞蹈啦啦操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9-06-11罗婕王京琼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小学对策

罗婕 王京琼

摘  要:文章以长沙市部分小学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从学生、教练员、外界客观因素几大点出发探讨了长沙市小学啦啦操开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创新啦啦操授课内容、提高啦啦操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将啦啦操融入大课间等对策,为小学啦啦操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  舞蹈啦啦操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a)-0085-03

啦啦操分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两种,舞蹈啦啦操的技术及难度要求相对较低,侧重于音乐动作与团队的配合,能够更突出地展现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及性格特征。2014年,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提出“一校一球一操”模式。随着湖南省开展啦啦操免费送培下基层活动,舞蹈啦啦操在小学校园逐步开展起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长沙市金桥小学、雷锋小学、阳明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四方坪小学、火星小学、正园小学为例进行抽样调查。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2  影响长沙小学啦啦操发展的因素

2.1 学生因素

随机选定的几所小学中,小学生的性别差异在体育课喜好的内容上有明显的不同,球类运动的男生明显高于女生,操类运动的选择中女生人数为184人,占总人数的73.6%,男生人数为66人,占总人数的26.4%。男生明显少于女生,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认知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啦啦操在小学的发展。且调查中发现参与舞蹈啦啦操的学生分两个级别,1~3年级为低年级组,4~6年级为高年级组,低年级组的学生在参与这项运动时的选择动机分两种,一是父母代替选择二是老师鼓动;高年的学生对美的意识及自己的喜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选择这项运动的时候多数出于自己的爱好,这类同学大部分都是学过舞蹈器乐类特长,身体的软度协调性有一定的优势;少数同学则是为了小升初时有一门专业特长。

2.2 教练员因素

2.2.1 基本情况

啦啦操是一项很具视觉冲击力、观赏性、活跃气氛的但又不失一些难度技巧动作的运动。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长沙市几所小学中,体育老师多为大球专业,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且年龄范围跨度大,基本为男性老师。其次为田径老师和操舞类项目老师,操舞类项目包括健美操、啦啦操和体育舞蹈,年龄跨度小,都在35岁以下,啦啦操教练员年轻化,精力充沛,骨干人群充足,对长沙市小学啦啦操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带动作用。小学啦啦操在教学中主要舞蹈啦啦操为主。舞蹈啦啦操对参与者的柔韧性、协调性及乐感要求较高,而女性老师身体天生就較柔软,音乐的感觉及对动作的理解明显要高于男性老师,因此调查中的出小学啦啦操老师以女性老师居多,占整个操舞类项目老师的84.2%,男性老师只有3人,占到总数的15.8%;多数从事小学啦啦操项目教学的老师其大学本专业为健美操,啦啦操兴起以后才逐渐转专业学习,且学历全部都是本科。在综合分析啦啦操的发展及啦啦操内容的选择后得出缺乏专业的啦啦操老师且女性老师居多,不利于啦啦操的多元化的发展。

2.2.2 参与培训情况

啦啦操是个团体性项目,所以教练员的培训情况至关重要。啦啦操队的整体能力就需要一个优秀的教练员来指导。因此对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决定啦啦操团队命运。需要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就要加强对教练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教学水平的培训,带队训练的培训等,帮助啦啦操运动能够更好地发展。在调查到19名啦啦操教师中,由表2可见,一次没参加的有5人,占26.3%,参加1~2次的有8人,占42.1%,参加3次的有4人,占21.1%,参加3次以上的有2人,占10.5%,从总体上说明长沙多数小学啦啦操教师参加啦啦操教练员培训次数都相对较少,还有一部分没有参加过培训,培训情况还得得到落实,多接触最新的啦啦操培训学习,才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带动小学啦啦操的高速发展。

2.3 客观因素

2.3.1 体育课内容

对几所小学的教学大纲、体育课内容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后得出,长沙市小学体育课的授课内容单一,缺乏时尚健康项目,忽视了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弱化了新课标的要求,且教学内容历年重复,创新不够,注重学生纪律的要求,忽略了体育文化特征。田径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占了所有体育课内容的2/3,低年级多数以跑步、跳绳、跳远、队列队形为主;高年级则多以跳高、篮球、羽毛球等为主,贯穿于这两大项目中学习广播操和简单的武术段位操,教师要求较低,未严格要求技术的规范性。为数不多的几所小学增加了专业的啦啦操授课内容,主要为一级花球组合套路、第二套校园花球啦啦操示范套路,小学啦啦操的开展形式多为课外兴趣班和协会模式,严重制约了啦啦操推广进校园的步伐,导致了学生和家长对啦啦操项目认知的缺乏。

2.3.2 场地器材因素

从表3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所有学校都配备有1~2个专业的舞蹈房保证有基本设施比如音响、灯光、场地等。绝大多数小学也有专业的室外场地,致使啦啦操课和协会能够正常训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根据其生理特性室外上课不利小学生对啦啦操授课内容的接受,严重制约了啦啦操的发展。学校在场地器材设施上的完善,有利于啦啦操在校园的推广。

2.3.3 学校重视程度

学校对啦啦操的推广重视程度不够,国家“一校一球一操”政策下,多数小学对现行政策了解不够,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师中,球类老师居多的情况下重点开展“一球”项目,而啦啦操项目属于带过性项目,造成了啦啦操推广进校园的过程中实际操作困难,进而影响了学校老师在啦啦操项目教学中积极性,从而限制了啦啦操项目的发展。

3  长沙市小学啦啦操发展到对策分析

3.1 创新小学体育课中啦啦操的授课内容

提升小学体育课内容,完善体育课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入啦啦操的授课内容。啦啦操是一项新兴活力的项目,具有更好的展示小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的特点,再加上音乐的配合,能够更好的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授课同时结合球类运动或者体操项目,适当的对啦啦操内容进行创新,调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达到啦啦操融入小学校园的目的。

3.2 提高小学啦啦操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啦啦操教练员是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头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各校啦啦操发展的趋势基本上掌握在教练员的手中。调查过程中发现长沙市小学啦啦操教练员只有少数是健美操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啦啦操理论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这有待于教练员还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们在加大啦啦操教练员的队伍同时,还要着重于教练员综合能力水平。教练员综合能力又分为专业技能、教学技巧、训练经验、带队比赛经验、组建和管理好啦啦操队、沟通表达能力、亲和力等。加大力度组织小学啦啦操教练员培训,组织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从业资格考试,宣传小学啦啦操送培下基层等,多元化提高教练员综合能力,定期制定教练员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内容,使教练员能不断学习更多更新的啦啦操运动的知识,在教学训练中能够运用到新型的理论思想,对啦啦操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3 啦啦操多元化融入大课间

啦啦操多元化融入大课间,与其他运动进行有效的搭配练习,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調整运动负荷。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器官功能不完善,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及身体姿态的定型时期,易疲劳、控制力差、模仿力强,啦啦操动作简单优美、节奏感强,对身体姿态的要求高,易于小学生进行模仿, 同时啦啦操项目要求表演者具有活力四射、时尚动感,且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融合多种艺术元素,非常适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运动负荷适中,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肌肉协调能力。其活跃的充满激情的表演,能够更好的吸引眼球,还能够表现出积极的风貌和团队高度的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校的各级各类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提供精彩的表演。

4  结论

(1)调查的长沙市7所小学中,女生选择啦啦操项目居多,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啦啦操运动不了解;学校领导对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缺乏专业的啦啦操老师且男女比例不协调造成了啦啦操发展到不均衡。

(2)在推动长沙市小学啦啦操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体育课中啦啦操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啦啦操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将啦啦操项目多元化融入大课间等举措,能够加速啦啦操项目大范围的普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安小倩.小学大课间开展啦啦操活动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2013(7):126-127.

[2] 罗婕,王京琼.“校-体-社”联动的校园啦啦操发展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5):26-28.

[3] 赵红.长春市小学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16):126-127.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小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