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初中生体能训练策略研究
2019-06-11郭金荣
郭金荣
[摘 要]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发展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学的质量决定了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身体,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体育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改变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整体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必须要加强学生体能训练。
[关 键 词] 初中生;体能训练;初中体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58-01
新课程改革,体育成绩在考试中比例上升,以长春市考试为例。运动点数分别为40分,男生是1000米,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女生是800米,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表明体育训练已成为初中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
一、初中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日增,一些中学追求入学率,学生的体育课改为文化课,剥夺了学生的体能训练时间。与此同时,由于文化课程的过度安排,学生几乎没有自我训练的时间。
(二)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有个别学校的体育场馆设备投资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体能训练的有效发展。同时,由于体育场馆有限,设备短缺,也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一些体育项目不能进行,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也挫伤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由于运动意识薄弱,对身体训练的整体理解肤浅,大多数初中生在体能训练上很被动,缺乏积极的训练主动性。体能锻炼是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缺乏毅力和耐力,初中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放弃,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策略实施
(一)激发初中生体能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励学生参与体能锻炼和权力的源泉。堅持以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激发初中生体能运动的兴趣,并且在整个体能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水平,刺激学生,告诉他们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以培养良好的体能训练习惯。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能训练的兴趣,教师可以讲一些优秀的运动员训练的故事。例如,被誉为“东方神鹿”的王军霞,赢得了199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10000米金牌,同年全国运动会打破了女子3000米和10000米世界纪录;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5000米金牌,成为奥运会的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学生同时听着津津乐道,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能训练。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跑步的耐久性,以提高肌肉耐力,提高神经系统调节的能力,加强心肺两侧的功能和作用,教会他们正确的呼吸和运动方法,减少心理压力和消除他们的疲劳感和恐惧感,有效提高体能训练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体能训练要一不怕吃苦、二不怕受累,只有科学的训练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反,大负荷、透支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受伤等,使学生抵抗体能训练。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的成长特点,实施科学培训课程。例如,在训练立定跳远,教师应该讲解用力顺序和收腿技术,同时进行详细的行动示范,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要领。让学生注意到,距离不是简单地依靠腿部,而是通过双脚蹬地以及正确的用力顺序,才能跳出更远的成绩,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技术要素,实现身体协调和平衡的目的,同时完成标准技术动作,加强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
(三)合理通过游戏或竞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初中学生积极、活跃、努力,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特点,在运动场以游戏的形式来解决沉闷的训练,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方式进行适当体能训练,使学生在游戏或比赛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体能知识和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能训练主动性,减少疲劳,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能训练的有效性。
(四)运用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想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必须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中学生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非常高,教师应该根据一段时间的测试和观察来了解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身体潜能,逐步制订体能训练计划。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强度太高或太低都起不到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科学的体能训练,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打下坚实基础,逐步提高训练的内容和强度,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同时能较好地提高体能训练。
此外,初中体能教师也可以利用学校宿舍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氧训练,同时,初中生的体能训练也应该扩展到课外生活,强调体能训练和体能锻炼的重要性,刺激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热情和兴趣。
初中生在体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科学的体能训练是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运动的学生也可以掌握各种身体技能,提高身体协调和敏捷性,通过体能训练也可以增强体质,锻炼学生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提高人的体质和耐力。体能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抗压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牛雪松,白烨.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能训练专业发展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5(5).
[2]张华.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与特征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