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与经济全球化思想
2019-06-11朱正燕
朱正燕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与全球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经济学理论发展、指導国家实践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分工的论述,一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资本家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不断扩大分工,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另一方面分工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等局限性。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最终提出了消灭分工、消灭剥削,实现全世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思想。
一、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提出背景
(一)自由竞争时代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仍奉行斯密的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机器生产深入到每个工厂。社会中个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断追求更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由单一工厂到多个工厂,由国内工厂到国外的工厂,随之而变的是分工的扩大,深化的社会分工才能使资本主义避免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矛盾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机器的广泛使用,使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进行着固定机械的体力劳动。
(二)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推动社会生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购买力得到提升,对产品需求的数量增多,促使厂商扩大生产规模。而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类型、形式,对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厂商为了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满足本国人们日益增长、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满足国外销售。需求推动社会生产、生产规模扩大,为此导致分工扩大、分工细化。
(三)国民经济学家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真相
马克思对社会分工思想的论述开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3年《莱茵报》被查封后,使马克思意识到空洞理论批判不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于是由对哲学的研究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在以往分工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分工思想,其中包括古代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的分工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分工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工思想。但是马克思指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家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学或者哲学方面的论述,认识到了分工的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揭示社会的本质,存在盲目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处于“虚构的原始状态”,“为了说明分工,他假定有交换,但是为了使交换成为可能,他就以分工、以人的活动的差异为前提。他把问题置于原始状态,因而未解决问题。”
二、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内容
(一)分工与经济发展
1.分工是生产力进步的体现,生产力的发展使分工更精细化
“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即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是生产力的表现,生产力越发达,分工越精细。在手工业时期,分工仅限于生产者和制作者比较简单的分工,生产者必须熟悉全部的生产环节,人们之间居住分散,对于产品的需求也比较少,由此限制了分工发展。而社会大生产时期以大工业为基础,通过使用机器进行了广泛的分工,促使商人阶级的产生,社会财产日益集中到这一特殊阶级手里,各个城市之间的交往和通商的扩大,消除了自然状态下受地域的限制的缺点。
2.分工与所有制息息相关
马克思指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四种所有制,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或等级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部落所有制是分工很不发达的所有制形式,是在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国家所有制是分工比较发达的所有制形式。封建所有制下等级结构表现得非常鲜明,但分工也不大。
(二)分工与阶级、国家
1.分工导致利益群体的固化
分工不是产生阶级的直接因素,但是分工却促成了利益群体的固化、阶层划分,与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必然地、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资产阶级在其发展过程中,分工使资产阶级分为不同的集团,在资产阶级内部,赚取剩余价值多即利润多的集团则其资本积累越来越大成为垄断阶级,而本身占有生产资料较少的资产阶级,在依赖于大资产阶级的资本同时,缺乏资本制作质量高的商品,即使制作出新产品受成本限制,逐渐在与大资本家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被大资本家兼并、联合。无产阶级在不反抗资产阶级的条件下,只有工时和工资的局部改善,仍是处于被剥削的社会底层。
2.分工促使国家的产生
随着分工的深化,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产生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一切行为均为了个人利益的满足而进行某种活动,当社会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各个资本家及其社会关系之间难免会产生不可协商解决的矛盾。所以共同利益利用了国家这种形式,表面上是一种公正的独立的存在,实质上国家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中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利益采取的统治形式,是该时代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三)分工与人的发展
1.分工促进人的相互交往
资产阶级在利益驱动下,强行打开闭关锁国的国家市场,将其产品销往各地,这就由家庭、企业内部、社会的分工扩展到国际的分工。各个国家为了保持本国利益,对本国产品采取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价格等措施,加剧了各个国家商业的竞争,竞争越激烈,各个国家的联系越密切,交往范围也就越大,直至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体。
2.分工导致个人的“脑”“体”相分离
分工在促进生产力进步,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工人越来越依赖于机器、资本家而存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后,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为了自我及其家人的生存堪忧,其精神生活更是不在思考的范围内。由此共同导致了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分离及个人的片面发展。
三、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影响经济学发展
1.列寧分工理论
列宁对马克思的社会分工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工是对工人的剥削、压迫,并对“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分工”混淆的批评家者进行了批评,指出分工具有暂时性。列宁还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存在,造成了市场经济的存在,由于分工需要工人专业水平的发展,这是无止境的过程,因此市场也会一直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基础。列宁并对分工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即由自然经济下单一的经济单位变为不同的经济单位,各个经济单位承担不同的经济职能,分工不仅使产品生产成为部门,产品的消费环节也变成独立的部门。
2.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家继承、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分工思想,指出分工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源泉,例如杨小凯提出超边际分析,劳动者的专业水平不断发展、机器技术改进推动劳动生产力提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哈耶克同马克思一样,认为每个人不能全部了解到全部的知识,一个人也不能进行全部的社会生产,因此才会出现分工,某一行业的专业化人才比其他人更具有优势。阿尔都塞的分工思想也受到马克思的影响,在其著作《保卫马克思》中充分肯定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地位,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事实上是一致的,社会分工能更好的体现由技术分工所带来的剥削和反应不同阶级的斗争状况。
(二)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指导国家实践
1.国家干预主义
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资本积累迅速发展壮大,率先提出摆脱贸易保护主义、重商主义的政策,实行自由竞争的国策,取消限制其发展的一切规则。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国家干预主义才代替自由竞争。通过国家的宏观需求调控,调节社会分工,力求各个行业之间达到平衡状态,减少失业,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另外,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掀起了一股马克思热,不少经济学家、学者大量购买《资本论》企图从中寻找社会改革良方,探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力与分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有形手”和“无形手”相互配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认识到我国而今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区,存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劳动人民还受制于生存而从事不符合个人意愿的工作,如体力劳动者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较差,权益得不到保障。脑力劳动者日益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个人的劳动与所获得的报酬不相符,贫富差距较大等。从我国社会内部来看,出现道德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维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注重物质利益而精神生活的贫瘠。因此习总书记提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改革等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生产结构,提高我国发展质量,从而优化社会分工。
(三)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推动人的进步
1.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智能化的时代、技术化的时代,个人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现在我国分工条件下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因此个人发展受到局限,为了自我及家人的生存进行着对身体有害、片面的劳动。社会的真正发展应伴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长时期的转变过程,需要从根本即教育来培养。
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社会分工促使新的产业层出不穷,旧产业逐渐消亡,因此重视科技、知识分子的作用至关重要。科学技术的提高是消灭分工的物质基础。如计算机的运用发展,生产效率提高,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量,劳动者有了更多的剩余时间去追求精神满足,对其他行业学习、培训则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社会分工,可以自由支配。而港珠澳大桥的建立、天眼、悟空、蛟龙等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智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用正面事例示范人、高尚精神鼓舞人,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严格监督生产质量。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别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的需求。扩大文化事业质量、范围,使普通民众也可以获得知识学习,提升精神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的全球价值
(一)分工促进世界历史的形成
1.分工规模不断扩大
在16世纪以前,受地理环境限制,各个民族国家各自分散居住,彼此并无较大领域的交流。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主要是人服从于自然,受制于自然,以落后的手工业为主要的生存来源。此时的分工首先开始于社会男女性别的分工。 随着人口的增加,由一个家庭的居住到许多家庭的定居于此,逐渐形成了国家的范畴。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促使各地开始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和交往关系的扩大。同时资本家并不止于本国内的利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将简单的制造业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至跨国公司,体现的是世界领域的分工。
2.分工水平不断深化
在手工业时期,手工劳动与织布机相结合,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效益低下。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农业与工商业相分离,即原材料由农民生产,由资本家收购并投入工厂进一步加工制作后销往各地,从而赚取利润。其次使工业与商业分离,即工厂的精细加工材料与销售有不同主体承担,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不同行业领域的分工。随着大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对利润的“不懈追求”,强力打开了其他国家的国门,与此相伴随的是殖民侵略扩张。
(二)分工引导全球经济一体化
1.分工地位体现国家实力
从国家内部来看,存在由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不同分工,例如一个国家内存在重点经济发展区域、政治中心、文化城市等。从全球化进程来看,发达国家将粗加工的制造产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或者原材料丰富的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国内只保留低污染、高质量的产业。不发达国家在接收这些产业的同时,也依赖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现代的全球化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
2.全球化推动分工国际化发展
人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促使厂商扩大生产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分工更加细化。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则需要采取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民众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价格的合理需求,因此需要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采取新的分工方式,增加生产力。
(三)分工推进全球资源合理配置
1.深化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处于同一个“地球村”,资源有限,发挥各个国家的优势,能实现共赢。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重工业开始发展经济,缺乏生态文明保护意识,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2.主动迎接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体现在不同国家的普遍交往,促使本国意识到自身在全球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经验,促进本国发展。挑战体现在,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立完成生产的各个环节,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五、结语
马克思克服以往的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分工的片面论述,辩证分析了分工的社会作用,指出社会分工既有利于技术的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导致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人的片面发展,是异化劳动的根源。在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科技实力,通过教育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更多的劳动者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优化社会分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