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9-06-11林俊杰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分析应用

摘   要: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资源,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逐渐掌握学习对象内在的、一般的、规律性的知识内容,并最终形成对问题的有效理解及体验。文章以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为例,探讨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学习;应用;分析

作者简介:林俊杰,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副书记。(福建  莆田  351100)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2-0055-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等为核心,以主题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课程,它将知识性的学习内容渗透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结合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来形成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体验,并最终解决问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生活经验的课程,注重学生通过生活化的经验来展开和实施活动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课程,注重从学生的探究、调查、考察、访问、操作、服务、劳动实践、技术实践等探索性实践活动中,形成对问题的丰富体验,也就是说,它强调直接经验带给学生的生动而直观的感受。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一门向生活领域延伸的课程,它打破了传统教材拘泥于书本、课堂、学校的限制,跳出传统学习的圈子,向自然环境领域、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进军,从生活、大自然、社会中寻找学习内容,有效地拓展了学习的领域和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是一门三级管理的课程,在大方向和总体目标一定的前提下,由学校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发课程内容,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呈现出更强的靈活性、丰富性和有效性等。

一、项目学习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学习具有主题明确、情境真实而具体、内容综合而全面、方法多样化且强调协作性、学习手段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特征。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项目学习更加倾向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是相一致的,而且,两者都注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两者都倾向于将学习的目光转向生活化的情境和内容,注重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感知学习任务,通过激发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兴趣等有效方式来促进学生协同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特征。综合上述这些特征,将项目学习应用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切实可行的。

二、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1. 在探索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实施过程更侧重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和规范,通常由教师引导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探索学习对象的特征和功能,并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将学习对象展示出来。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行动处于被动的制约状态。而项目学习更加注重从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出发,通过具有驱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讨论等,形成对学习对象的合理猜测和分析,再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分析评论以及小组合作等形式,将学习成果最终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被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有效参与实践,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2. 在寓教于乐中促进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项目学习模式的有效实施与传统的教学实施有共同之处,即都是从知识点出发,其引导体验的过程则各不相同:传统教学多从知识点出发设计教学活动,项目学习则侧重于在知识点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引导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在学生积极体验过程中有效促进课程的展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调动网络资源,或者在自己身边进行调查,确定项目研究的主题,明确项目研究的目标,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找寻答案,进而全面促进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开展“早餐吃什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通过展示传统的中国式早餐和西式快餐等直观形象而又富有强烈诱惑力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学习主题“早餐吃什么”的兴趣。之后,学生利用手边的资料和电子化设备进行“早餐吃什么”的资料搜集和整理,通过访问身边的长辈、有经验的早餐师傅,以及搜集网上资料、查阅营养早餐等相关知识,再次确定项目主题。最后,学生举办“营养早餐厨艺大比拼”体验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制作提交活动报告。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热情参与、积极合作、有效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以顺利开展。

3. 在合作实践中促进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项目学习也强调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的合作探究,其更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自觉地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具体的任务,积极地投入活动课程的研究中,开展行动计划(材料搜集和整理)、形成活动报告(以表演、报告等形式呈现)。因作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被有效调动,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程度更高,课程也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而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高效合作而获得理想的探究成果,进而获得对活动课程相关内容的认识,还能为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春节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学生在丰富的话题驱动下,积极地投入小组合作中,有效合理地分配与综合小组成员的任务,实现对本组搜集到的材料的高度融合,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春节的故事”主题活动,并向全班同学演绎汇报本组的活动收获。各小组有效合作、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完成了对课程主题的形象生动的认识体验过程,促进了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对学习内容的有效理解和把握。

总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项目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生活化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在对问题广泛的探究实践中,形成对学习对象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参考文献:

[1] 山茂元.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7,(16).

[2] 张帝.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师,2016,(19).

[3] 张燕青,吕月,李露珠.基础教育阶段项目学习初探——以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践行为例[J].中国教师,2016,(19).

[4] 张超.项目学习在小学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中的应用——以“‘桥项目学习”为例[J].教育,2017,(26).

责任编辑   俞 莹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分析应用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