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缘物游心 笔墨化境

2019-06-11姚旭辉

书画世界 2019年3期

姚旭辉

内容提要:本文从中国文人画的生命气象与美学品格特征分析入手,首先对“气韵与风骨,文心与真趣”的文人画写意精神进行梳理,进而阐发“缘物游心,笔墨化境”对文人画的生命气象以及美学品格形成的影响,再通过对“清远之境,圆融化境”的文人画美学追求的梳理,阐述文人画写意精神对中国美學品格形成的影响,最后指出文人画“缘物游心,笔墨化境”的文化立场对中国文人画生命气象以及美学品格建构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文心与真趣;生命气象;美学品格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同化”的生命圆融境界,成为中国历代文人画家的写意精神归旨,而“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正是文人画家表现生命气象以及提升美学品格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文人画家眼里,宇宙是一个生命流转、生生不息的世界,正如明代董其昌所云:“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面对充满生机的自然万千气象,文人画家以“缘物游心,笔墨化境”的创作方式来洞见宇宙之奥妙,其笔下所展现的生命气象和宇宙精神都由作品中的“生之意”来升华,最终达到心性的优游和精神的陕适,并实现其美学品格的升华。

一、气韵与风骨

中国文人画家视“自然”为生命大世界,其鸢飞鱼跃,一切生气荡乎其间,天地自然一切皆有生命,且都具生命形态,文人画家以自己的笔墨方式,从生生不息的大干世界中把握生命的气象和文人的风骨。中国画家“道法自然,缘物游心”,以自身生命去契合宇宙生命,在宇宙生命的洪流中感受天地浑茫之大气象。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出万物阴阳刚柔,皆—气之变化,而艺术家在“心游万象,笔墨澄怀”时应把对象的气韵和风神表现出来。正如谢赫“六法”中首先提到的是“气韵生动”之法;六朝陆探微之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且气韵兼举;曹不兴之画“观其风骨,名岂虚哉”,显现风骨之美;而卫协之画,则“颇得壮气”,当属阳刚之美的表现;陆绥之画“体韵道举,风采飘然”,其韵中有骨,刚柔并济。由此,文人画在其表现生命气象中所体现的风骨,通常都由气韵生成,“气”能幻化出是活的生命。清方薰《山静居论画》中有“写物之生意”之说,就是指写“气”幻化出的“生意”。如此创作是画家通过“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来升华物的“气韵生动”的生命气象,画家的风骨神气自然隐映其间,心性品格因缘物而自然显现。

中国文人画家热衷于画“梅兰竹菊”四君子,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比其他自然形态更美,而是因为它们都能象征文入画家的品格风骨,并展现出人格境界。明末画家李日华善画竹子,他有题竹的—则画跋说:“其外刚,其中空,可以立,可以风,吾与尔从容。”画家将自己的生命放入画境中,与它一起从容吐纳:“刚”才能遇强不屈;“空”才能包容博大;“可以风”即可乘风远行,浑然与宇宙同体;“吾与尔从容”,画家与竹子世界相与优游,自由舒卷。正是中国文人画家既重气韵又重品格的写意精神,让“只留清气在人间”的作品成为文人画家高洁风骨的化身。

二、文心与真趣

中国文入画家以一管之笔,借以“缘物游心,笔墨化境”,在自然山水中来表现注灵、点化万物,从而呈现出生命流转的“真趣”,使其绘画成为安顿文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方式,展现出艺术家心性优游的自然生命之境。

文入画家以“文心”赋予物以品格,以“笔墨”来抒发其心性。其中文入画题材中的“四君子”,体现的正是文人“文心”的—种物化,如画“竹”的清秀挺拔,画“梅”的寒冬傲雪,正是画家表现其虚心有节、傲骨高洁的人格精神。当文入画家笔下的“物”同画家当下心性相契合,其表现出来的独特审美品格也是画家“文心”所指,其“真趣”也自然显现。如此可见,中国文人画家追求“笔见品现”的境界,其一笔—墨都当承载画家独有的心性、品格、学养和境界,并将“文心”化为—种雅正之格。

中国文人画不只是单纯的视觉艺术。它更接近—种哲学的艺术,文人画所追求的美的境界,已由视觉之美上升到一种精神的品格之美、真趣之美,它是画家所表现的生命情态与文人终极追求的圆融化境的合二为一。中国画家向往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其“游”的状态其实就是—种超越时空、面对宇宙生命存在不断追求自然“真趣”的过程。“缘物游心,笔墨化境”的创作方式就要求艺术家须保持虚静之心,只有在这种虚静的创作状态下,画家面对的“眼中之竹”才能幻化成为文人的“心中之竹”,并通过对生命的妙悟达到“身与竹化”的境界,而这正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物化”境界。画家把竹拟人化了,人也化身为竹了,由此当画家“心中之竹”化为笔下的“手中之竹”时,其竹的“生命气象”正是画家“箕趣”所在。

三、清远之境

中国哲学注重“养气说”,孟子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仅是儒家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文入画家主张静气、养气并蓄备清气,认为天地盎然生机皆为“清气”幻化而成,故山水有清音,而文人山水画中所体现的“清远之境”也正是中国绘画所追求的美学境界。乾坤广大、玄道空渺,无垠的世界都处在我的心灵观照之中,“缘物游心”即我的心随“山川”“鸟迹”“白云”“落日”而自由优游,任心灵在远阔的生命气象中“游观”,而这种“游观”的方式正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照方式。文人画家以“缘物游心”的观照方式以及“笔墨化境”的写意方式,直接作用于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审美意象的营构,犹如山水画中“悠云自来去”之境,其盎然之生意在这空灵、清远的境界中回荡。当画家心性融入这山光鸟性的生命节奏之中,动则与阳同波,静则与阴同德,和其光、同其尘,笔墨化其境,其悠悠空尘、万物流转,尽入我心,艺术家的“笔墨心性”方可在这一片清远空蒙之境中自由遨游。

在“缘物游心,笔墨化境”的写意创作状态下,文人画家笔下呈现出“清逸高远”的生命意象,体现在美学品格上自然是追求一种简、淡、玄、远之境,清、韵、雅、逸之格。同时,文入画特别是山水画境中“清远高旷”之境同禅宗所推崇的“玄远空灵”之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断浦沉云,空山挂雨”“疏绮笼寒,潜云栖月”“沙净草枯,水平天远”等画境中,其画意都传达出了生命清远高旷、玄远空灵的生命气象与美学品格。明代董其昌在评范宽“雪图”云:“范宽山水深厚,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其画中白雪皑皑、漫无边际,此境不仅有清新秀拔之韵,又能使人在此苍茫气象中,达千里之远,其清远高旷之化境盘旋而出。中国山水画境中,或“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或“万籁俱寂,闻蝉呜犬吠”,其情韵更迥,意更幽远,纵有万股情思都归于月来风去,并都汇入深深青萝。此般道禅的空灵之境,正显“清远高旷”之美学品格。

四、圆融化境

中国哲学往往把得之于道而臻化境的境界称为“大圆之境”,道如“圆机”指的是永恒的生命之环,而“大圆之境”突出的是一種生命精神,推崇的是生命“圆融无碍”的生命境界。如此中国历代潜心于道禅之学的文人画家往往把“圆融之境”作为他们所追求的美学品格。

“圆融之境”的发端,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学说,《周易》不仅以“圆”作为化生万物的根源,而且将生命的最高境界归之于“圆”,同时又以“圆”作为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圆”运转不息,同宇宙万物彼此关联;“圆”变化莫测,又蕴藏生命的全部秘密,它周遍万物,使万物合为一体;它天人合契又圆成—生命世界。自佛教传入中国,在佛教中就视“圆”为最高境界,禅宗以“心月孤圆,光吞万象”来形容归复本觉之心,可谓最得其中奥义。禅宗叫作“圆成”,其彻悟之境又称“圆明”“圆妙”。总之,“圆”在中国哲学、美学中意味着神境、道境、禅境,而以儒道释为本的中国艺术,自然把“圆融之境”的美学追求,作为艺术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在中国文入画中,通过“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所达到的境界就是—种“圆融”的生命境界。中国艺术追求苍茫、荒率之美及通达、圆融的美学境界,这与圆融的生命哲学精神是息息相通的。而这种圆融之境就是宇宙之境,是生命圆融的呈现。清代沈宗骞云:“作画当以气体浑璞为贵。”其推崇“笔墨之清圆灵活”之态,要求文人以虚静之心作画,其笔墨要以“笔圆”来体现形态之美,以“意圆”来呈现清态之趣,通过“神圆”来达成“圆融化境”的美学品格。 宇宙万象森罗,均由—气激荡而成,画中笔墨“圆融化境”乃是对宇宙生命气象的出神入化的呈现。清石涛有“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之说,他认为作画要在“混沌里放出光明”,此乃画道无上妙境之不二法门。然何以“缘物游心,笔墨化境”,就在于“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当你赋予对象以激荡不息的生命气象,这乾坤流转,自然浑化的生命“圆境”就能圆融化成。

结语

中国文人画家以“缘物游心,笔墨化境”,依托自然万象来表现画家的内在生命气象,继而以“气韵与风骨、文心与天趣”的生命精神作为归旨。中国道家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由此演绎出一种“身心合一,物我同化”的思想,并以此演化成“气韵生动”这一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原则,并与“活泼泼的生命精神”相关联。“缘物游心”就是心灵与世界相优游,心灵与万物相浮沉,即画家心灵与大干世界同击着—个节奏,同样地起伏萦回。中国文入画通过“缘物游心,笔墨化境”方式,在“一阴一阳,—开一合”的写意表现中,彰显了宇宙的生命精神,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入画艺术的生命气象与美学品格。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7]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8]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9]傅慧敏.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