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虢季子白盘
2019-06-11于璐
于璐
编者按:2018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袂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刊登了法帖部分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现第一辑已介绍完毕,从2018年第十一期开始,本刊将继续刊登本书系第二辑和第三辑的内容,包含宋拓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刘熊碑》、民国拓《元显携墓志》等精良拓本,以及董其昌行书《赠张旭、题卢道士房诗卷》、文天祥草书《谢昌元座右辞卷》等珍贵墨迹本,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
虢季子白盘为圆角长方形,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口宽86.5厘米,重215.5千克,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重器。盘平沿外折,方唇,深腹,腹壁下敛,平底,四矩形足。四壁各有兽首衔环耳一对,兽首为短角,粗眉,圆眼。环作绳索状,口沿下饰窃曲纹,腹饰环带纹。盘内底铸有铭文八行一百一十一字,记载:周宣王十二年正月,大臣虢季子白率军对北方强族猃狁作战获胜,斩敌五百人,俘虏五十人,在周庙宣榭向周王行献俘礼,受到周宣王宴飨,并赏赐他乘马、弓矢和大钺,授以征伐蛮方之权,因而制作此盘以为纪念。“虢”,是西周的一个诸侯国,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虢镇附近;“季”,是对排行老四的称谓。“子白”,则是虢国公子的名字。虢季子白盘是迄今发现的商周时期体形最大的铜盘。学者们根据铭文中“唯十有二年”的记载,断定它的制造年代为西周宣王十二年,即公元前816年。其与毛公鼎、散氏盘和大盂鼎一同被世人誉为“晚清四大国宝”。其铭文字数虽不算最多,但就制作之精良与体量之大而论,则以虢季子白盘为最。虢季子白盘铭文中的许多字句可与《诗经》中的篇章相互印证,是研究当时北方民族关系和西北地区地理的重要史料。
相传虢季子白盘清朝道光年间在宝鸡虢川司出土,为当时陕西眉县的县令、江苏常州人徐燮钧所得,徐氏卸任返乡时将此盘带回了常州老家。尔后太平军攻占常州,此盘又被太平军护王陈坤书所藏;太平军被镇压后,此物又归刘铭传,此后虢季子白盘历经战乱,一直被刘家所保护并掘地埋入土中。1951年1月,刘氏后人刘肃曾将此盘掘出并捐献给国家,郭沫若得知此消息后,當即拍发了“国宝归来,诚甚荣幸”的贺电。虢季子白盘先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59年调拨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虢季子白盘铭文多四字成句,末字合阳部韵,俨然是一篇《诗经》。铭文形规瘦劲,多方笔,笔画较短,粗细一致,线条停匀,多力丰筋,起笔藏锋,收笔利落,略呈顿尖状,极其自然。字距行距整齐统一,为了达到整体均衡的效果,故将“五百”“五十”“二年”等二字合文为—字,堪称金文书法清疏秀美风格的典范。由于春秋时期泰国占据西周旧畿,故泰国文字多继承西周文字的特征,秦公簋、石鼓文的文字特征皆有虢盘遗韵。虢季子白盘铭文出现于西周宣王之际。而宣王之时,正是《诗经》中大小雅诸篇产生与流布的繁盛时期。此时的文学发展具有鲜明而突出的特色。
西周金文可以分成两个系统。一是王室作器,创立规模,风化天下,也是大篆书体演进并确立楷式的标志性作品;二是诸侯国作器,法效宗周,个性则往往因地而异,或可见其滞后现象。西周中、晚期之际,王室作器铭文根据风格可分为两类。其一为主流书风,沿袭积习而笔势浑圆转曲;其二以虢季子白盘为代表的新风,笔势方圆兼备,图案化程度尤高,明显与他器不类。虢季子白盘,可以从其图案化字形中领略到秩序之美。
西周晚期金文字形典雅,排列整齐,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笔画为细劲均匀的线条,两端平齐似圆柱,旧被誉为“玉箸体”。此铭字形结体注意变化,字迹匀称圆润,笔势流畅洒脱。通篇观之,纵横成行,天地左右布白合理,行距相宜,—行之中,字距间隔均匀而无松散之弊,给人以和谐和爽目的感觉。
一、用笔
(一)横画。第三列第三字“三”(图1)由四条横画写成,笔意较重,注意布局留白;第五列第二字“于”(图2)两笔横画排列较密,第二横笔微向右错开,与舒朗的竖画形成差异。
(二)竖画。第八列第三字“用”(图3)的主笔竖画瘦劲,出头露尾,决定了字形纵向的结体;第七列第六字“王”(图4)的竖画与三条横画穿插,上面两条横画间的紧密与下面横画间的留白形成差别,突出瘦长细劲的字体风貌。
(三)弧画。第三列第四字“方”(图5)纵向主笔弧画入笔和收笔处皆呈锐状,转笔处无明显提按痕迹;第四列第十一字“行”(图6)四笔均为弧画,下面两壁弧和反弧明显看到转折处较尖锐,均为两笔写出。
(四)曲画。第七列第九字“弓”(图7)主笔竖画为曲画,中段有连续弧笔与折笔的转换,较为连贯;第四列第五字“讯”(图8)中、右部分多曲画,中部纵向曲笔收笔处有明显的顿笔,右部两笔曲画较好地穿插留白。
(五)环画。第六列第九字“
”(图9)左侧上部环画由上弧和下弧衔接呈椭圆,中部有明显接笔痕迹;第七列第三字“是”(图10)上部环画更接近正圆,右下方壁画内侧有明显的折笔痕迹。
二、结构
(一)独体。第一列第六字“正”(图1 1)字形瘦硬,弧画的横向收笔未出“正”字上部横笔最宽处,整体感强;第二列第一字“白”(图12)笔画衔接紧密,无突出笔画,亦有较强熔铸感。
(二)左右结构。第三列第十二字“阳”(图13)左轻右重,笔画左简右繁,左侧的直笔竖画与右侧下部的弧画交错呼应;第四列第十六字“献”(图14)左重右轻,笔画左繁右简,左侧笔画短促致密,右侧笔画细长疏朗,疏密有致。
(三)上下结构。第—列第九字“吉”(图15)上部比下部更长且宽,突出瘦硬的字形;第五列第八字“义”(图16)上下构件基本—致,比例协调。
(四)左中右结构。第六列第三字“卿”(图17)中部构件略下沉,体量较左右构件更大;第八列第六字“蛮”(图18)左右构件基本一致,较中部更大,中部构件两侧被包围。
(五)包围结构。第五列第十三字“宣”(图19)上、左、右三面被包围,整体性较强;第五列第十字“各”(图20)、第七列第五字“左”(图21)的弧画分别于右上和左上包围下方的构件,相互倾倚,姿态十足。
(六)特殊结构。为了追求通篇文字的布局,保持单个文字的完整性,能够在此篇铭文中看到二字连写的清况。第四列第二、三字“五百”(图22)便是如此,两字共用—横画和两弧画,连接紧密。
三、章法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篇讲究空间感,与同时期布局紧密的铭文不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都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加之此篇铭文线条细劲,结体精致,端庄典雅,通篇文字熠熠生辉,如“群星丽天”。
周宣王即位后,“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虢季子白盘铭文所载对北方猃狁—族的军事胜利,是这一时期宝贵的实物和文字资料。虢季子白盘器形质朴雄伟,浑然凝重,纹饰华丽而不繁缛,与灵动的铭文交相辉映,是兼具学术性、历史性和艺术性的国家重器。
本栏目图文选自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的《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三辑).虢季子白盘、楚王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