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思墨境 画者何从
2019-06-11王倩
王倩
1947年,美术史家俞剑华曾在其《七十五年来的国画》—文中说: “民国七年到十二年,那时聚在北平的画家有萧谦中、萧屋泉、姚茫父、陈半丁、贺履之、汤定之、陈师曾、胡佩衡、王梦白、凌克直、余绍宋、金拱北、齐白石诸先生,人才济济,各体具备。除齐白石外,都是笔墨纯正,气息古雅。”[1]可见“笔墨纯正,气息古雅”是当时艺术作品的主流评判标准。如何摆脱“四王”窠臼而入宋元画境、博得纯正的文人画笔墨渊源,已成为当时中国画家共同努力的方向。萧谦中作为俞剑华文中第一个提及的艺术家,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萧谦中(1883-1944),名愻,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明清以降,安徽地区美术能人辈出,涌现出以浙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以萧云从为代表的姑孰画派、以梅清为代表的宣城画派,等等。此外,黄山作为众画家师法自然的胜地,激励—代又一代的画人赴此游历、作画,其中最负盛名者就是石涛。萧谦中的绘画,也有深刻的安徽名家的印迹。其早年北上拜师姜筠①,后者既是其师,又是其同乡;后又拜另—位画坛名家兼同乡陈衍庶②为师。二位老师虽然生于安徽,但一宗王翚、—宗王时敏,是作为“四王”的追随者而享誉画坛。此师承渊源无疑使其早年作品带有明显的正统派山水营造模式。这也是当时众多中国山水画家的标准成长轨迹。萧谦中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的评议,研究会的会刊《艺林旬刊》曾从萧谦中画风演进角度谈到其作画: “初学‘三王,后窥宋元之秘,漫游巴蜀,思力并进,近年力追明季诸家,气格日益沉雄矣。”明确点出了其习画过程的几个重要节点,亦阐述出其是如何对“四王”的山水风格进行改造的。
中国美术馆藏有萧谦中所作《蜀道难行图》。该作采用了远景俯视的视角,前景有一曳杖老者于陡峭山崖间攀行,山间苍松挺立,顺着其仰望的方向,可见山峦巍峨高耸,壁立万仞;而在其脚下,云雾弥漫,深不可测,唯有隐见的山头群松透露出山势之高,望之使人目眩。远处峰峦骤起,青云出岫,力图烘托出“难于上青天”的诗句意象。作品以反“C”形的构图,突出中景兀立的高山与苍茫的云海,不仅显示出类似宋代北派山水的雄阔健拔,更彰示出画家的胸襟和气度。作品形象寓丰富于简练,出繁杂以整饬。最远处群山的明暗表现更显示出画家对于墨法的精准控制和对于画面空间的准确营造。本幅上方,有萧谦中自题:“青莲歌蜀道,难易随他说。晋卿与东坡,劳逸辩巧拙。吾心本坦然,画思颇突兀。请看画中人,望崖正昨舌。万山松云中,披图或叫绝。甲戌秋莫,旧都寓斋。大龙山樵,萧愻。”即证明该作作于1934年,地点为北京的画斋。因此,这幅作品并非通常认为的写生作品,而是后期书斋山水融合写生经验的再创作。
据画题所言,此作应该描绘的是“巴蜀山水”。巴蜀之地指的是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天的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及陕南、鄂西等地。巴蜀有峨眉、青城、剑阁、夔门等自然景观,张大干、傅抱石、黄君璧等画家多以巴蜀山川创作山水作品。但是细细比较,后者巴蜀题材作品,如张大干者,或以峨眉金顶、峨眉洗象池等佛教相关题材为主,突出地域宗教特点;或结合巴蜀之地多雨少晴的气候,作奇肆幽僻的地貌,传递出瑰丽奇伟、幽丽秀雅之感。如傅抱石所作的《蜀山图》,宽阔雄壮的群山占据了画面主体,山势连绵不绝,山间雾气迷蒙,“抱石皴”法在其中很好地渲染出蜀地阴雨连绵与苍茫不尽之感,应是对四川山水的如实描绘。反观萧谦中此《蜀道难行图》,所绘山体以瘦削为主,山势兀立,云海连绵,植被突出表现的是挺拔的松树,此境并非巴蜀地域的典型地质特色,反而更接近于黄山的地貌。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其山体主要为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从《蜀道难行图》的山体样式和画面对“松云”的突出强调来看,该作实际所绘的应该是黄山的山水风貌。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萧愻”一条记载,其早年从学姜筠时,“筠待之苛,随友人入川,又赴东北习幕,均不得意。三十八岁复回北京……”[2]。后学者考此“三十八岁”为笔误,萧谦中返回北京时间应为32岁,即1914年。[3]从是年到其创作此图,其时间间隔了20年,在信息传播并不发达的当时,画家的记忆发生偏差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萧谦中为何会在1934年创作如此—件描绘黄山的作品?
原因之一可能与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石涛热”有关。据丛涛统计,民国北京画坛“石涛热”兴起之际,正值湖社和中国画学研究会最为活跃的时期,二会刊物《湖社月刊》从创刊到停刊共发表石涛作品九种(53幅)、《艺林旬刊》影印石涛作品有12种(33幅)之多。[4]而当时京城名家也多以临摹石涛为精进技艺的主要方式。与萧谦中交好的陈半丁即是石涛的狂热爱好者,他不仅收藏石涛作品,更多次临摹石涛册页并以石涛笔法作山水作品。除此之外,民国展览会的书画陈列,特别是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可以使画家接触到历代名作,观摩学习。胡佩衡就曾记萧谦中:“见展览会中石涛(原济)、半干(龚贤)、瞿山(梅清)画,气韵雄厚,遂一舍旧习,自创—格,用笔苍厚,设色浓重。”1927年,萧谦中在《青绿山水》跋文中显示出他对石涛的尊崇,其写道: “工而不整,细而不纤,吾惟清湘老人为师焉。”石涛—生作过多幅《黄山图册》。“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峰无不有。”这首著名的题跋正是其为—套《黄山图册》所作。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石涛的《黄山图册》,其中不僅有近景的怪石奇峰、深山行者,更有远景的迷茫云海、兀立群山和“C”形构图。萧谦中《蜀道难行图》在整体笔墨语言上无疑有浓郁的石涛气息。石涛之外,胡佩衡提及的梅清同样以画黄山而著名,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梅清《黄山图轴》,其群松于云雾中时隐时现,松云的位置关系引导着画面向远处、向高处推进。这种手法与萧谦中《蜀道难行图》的画面构成方式可谓异曲同工。石涛与梅清二人交游甚密,常结伴同游黄山。早年石涛师梅清,晚年梅清师石涛,萧谦中对二者的学习,或可看成是他对黄山画派的学习。贺天健曾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论道: “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蜀道难行图》笔法精到,既使用了梅清的树石图式,又借鉴了石涛的灵动之法,作怪石嶙峋、岩壑陡峭、云雾弥漫。只不过因为此图毕竟不是写生作品,故比之石涛、梅清,自然少了许多自然之质,画面布局也是经营之意多于天然之趣,略显刻板。
作品虽名为“蜀道难行”,但画家在题跋起首即表明“青莲歌蜀道,难易随他说”,以示此图创作意旨不在于突出山景的险跋,因此所画是黄山还是巴蜀均无关紧要。在萧谦中的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画思”的构成,并由此涉及艺术创作的“巧拙之辩”。当时画坛有金城力主以“复古代革新”的观点,选择以宋元写生画风对抗西方现代绘画的冲击,而陈师曾则主张文人画“宁朴毋华,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对此,萧谦中表示“吾心本坦然,画思颇突兀”,以创作构思为艺术的最高标准。这使人不禁联想到王维“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的论断,实则也是画家超越“师造化”与“师古人”的讨论而向更深层次关于画意与画境的自省。
萧谦中在画题中写道:“请看画中人,望崖正昨舌。”此句可以视为表达了画中之人面对陡山异石的畏难之心,也可以视为艺术家针对那些习惯于欣赏传统旧式山水营造的观众的论断——其面对如此类型的创作,应当也会瞠目结舌。但是,他是否达到他自己的所期?这又是另—值得探讨的问题。
潘恩元在《旧都杂咏》中的一首诗中曾说“琉璃厂肆成年见,满地云烟有二萧”,其中一“萧”即为萧谦中,可见其山水作品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显然,大家对他的山水并没有瞠目结舌,反而推崇有加,显示出山水面貌尚在大众审美范畴之内,未脱常态。总览萧谦中所有题材的山水作品,无论是现在常说的仿龚贤式“黑萧”,还是法倪瓒的“白萧”,还是源自黄公望的“赭萧”、源自赵孟頫的“彩萧”,其山石结体虽然超越“四王”造山模式,而流露出宗法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的笔意和皴法,但总体来说作品仍保存有浓厚的传统笔墨构成,尚未能达到如黄宾虹、张大干、刘海粟等那样,在以古人为师的同时,仍可以博取鲜明的现代山水风貌。
良好的市场润例使萧谦中在一定时间段内过着较为富足的生活,但是伴随时代动荡和西方美术思潮的进一步渗透,国画的改良运动持续推进,萧谦中的境况每况愈下。1944年,当时疾病缠身、其命不久的萧谦中以极其细致的“彩萧”笔法作了一幅题为《春水船如天上坐》的山水作品。作品勾描精细,小青绿笔法与王蒙的牛毛皴法相得益彰,富贵典雅,可谓以己之力诠释出先师王翚“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的艺术追求。“春水船如天上坐”出自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这创作于杜甫去世前半年的诗,表达出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这恰如萧谦中此时的状况,画坛的风云变幻使之不安又无能为力。《蜀道难行图》与《春水船如天上坐》两作,创作时间仅差10年,但传递出的藝术情感截然不同,不禁令人慨叹与深思。
注释
①姜筠(1847-1919),字颖生,别号大雄山民,安徽怀宁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官礼部主事。姜筠能作书画,山水专学王翚。萧谦中早年曾与姜筠学画,甚至一度为其代笔。
②陈衍庶( 1851-1915),一作衍鹿,安徽怀宁人,字昔凡,又名庶,晚号石门渔隐、石门湖叟,室名四石师斋(因书画以邓石如、刘石庵、王石谷、沈石田四家为师而名)。陈衍庶善画,更喜收藏,晚清日寸期收藏有大量“四王”作品。同时,他也是陈独秀的叔父,后嗣为子。因此,陈独秀对“四王”作品有广泛的涉猎,并租比后提出“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七十五年来的国画[N].申报,1947-9-21
[2]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王洪伟,田建恩巨擘传世:近现代中国画大家:萧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丛涛.民国北京画坛“石涛热”及其画学动向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