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统失调,别怕!

2019-06-11

时尚育儿 2019年2期
关键词:前庭拍球育儿

她们是一群充满活力、时刻保持耐心应对家长们问题的一线医生;她们是装着一肚子知识、业余时间想要科普给更多家长的最值得信赖的专家——她们是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的医生们。

儿保医生面对面

信息爆炸的时代,从积极的方面看,信息的快速传播及多元化给了家长们更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可以通过育儿书籍、网络接触到很多的育儿知识;但消极的方面是,有些信息真伪难辨,会给家长们造成困惑,影响育儿的科学性。因此,儿保科的医护人员愿意做靠谱育儿信息的传播者,希望帮助家长们在育儿路上走得更轻松、更笃定。

编辑 李华 美编 劳秋勤

“感觉统合”“感统失调”这些词汇变得越来越耳熟能详,身边形形色色的感觉统合训练也层出不穷。上一期我们已经对感觉统合及其常见疑问进行了阐述,简单来说,“感统”就是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本体觉等,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再指挥身体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那么,怎样判断宝宝为感统失调?感统失调,又可以采取怎样的锻炼方式?就是我们这一期将要讲述的重点。

“感统”的重要性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前庭觉这七大感觉系统中,触觉是人最基本、影响力最大的感觉系统。触觉的发展可以增强宝宝的区分和辨别能力,帮助宝宝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和重量等特质,是日后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前庭感觉是最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就像大脑的过滤器,只让有用的信息进入大脑,从而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前庭系统还是我们身体的方向盘或者指南针,掌管着人体的平衡和空间方位感。如果发挥不佳就会出现身体失衡或者迷失方向感。除此以外,前庭系统还和我们的眼球追踪能力、语言能力和专注力密切相关。本体感觉相对发展最晚,但是也非常重要,从简单的吃饭、穿衣到运动、工作等都需要本体感觉。它能向大脑反馈身体所在的位置、方向,所用的力量等信息,让人们不用一直盯着楼梯就能自如地上下,甚至在崎岖的山路上也能健步如飞。

如果大脑无法对于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即“感统失调”,就会出现机体不能和谐运作的现象。较为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宝宝的成长和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影响宝宝的智能发展及长大以后的学习,还会导致宝宝不能顺利参与到一些集体社交活动中,影响人际关系和自信心、人格的养成。

捕捉宝宝感统失调的信号

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宝宝有没有“感统失调”?首先要明确感统失调往往不是单一感觉的失调,而是多种感觉系统的失调。另外宝宝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表现多种多样。以下我们所能列举的是一些较普遍的感统失调表现,仅供家长作为参考,但是不能盲目下决断,还是要找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感统评估。

蛛丝马迹之前庭觉失调可能的表现:

·小动作多不容易安坐,爬上爬下,不听劝阻

·逃避或害怕运动

·动作莽撞,常磕碰桌角或者撞倒东西

·特别喜欢玩旋转的游乐设施而不会晕,或者完全相反,害怕旋轉和畏高

·注意力不集中,运动协调能力差

·惯用手不确定

·房间很乱,条理性差

·语言发展障碍

蛛丝马迹之本体觉失调可能的表现:

·动作协调性差,闭上眼睛容易摔倒

·速度控制能力较差,运动虽然能完成但是质量差

·过分怕黑,站无站姿、坐无坐相

·做事情条理性不强,语言容易出现障碍

·力量控制差,动作没轻没重

·空间知觉能力不足,方向感差,容易迷路

·挑食或者偏食

·喜欢黏着家人,喜欢搂抱,对陌生环境适应慢

蛛丝马迹之触觉失调可能的表现:

·胆小怕事,黏人,不合群,消极退缩,人际关系冷漠

·讨厌别人触摸,害怕洗头、洗澡、剃头发

·偏食、挑食或暴饮暴食

·脾气暴躁,吃手,咬指甲等

·动作不灵活,做事情拖沓,自理能力发展慢

·大一些的宝宝对书写以及手工感到困难,学习积极性低下

我们身边的感统游戏

提升宝宝的感统能力不一定非得到感统训练室才能进行,有很多家庭小游戏或者运动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就来推荐几种随处可做的小游戏!

球类活动

简单的皮球能变化出各种各样的玩法,通过球类运动可以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性,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如果父母双方都能参与进来,不仅能提升宝宝的感统能力,还能促进亲子关系和宝宝的社交规则、社交互动能力。

·趴地推球:把软垫放在距墙约半米的位置。让宝宝趴在软垫上,只有肚子着地,头、上肢、小腿及脚都抬起来。然后把球推向墙壁,待弹回后,再连续推,速度由慢到快。

·平躺踢球:把球用绳子悬吊起来,让宝宝躺在床上拾高脚去踢上方的球,球的高度刚好在宝宝伸脚能碰到的地方。

·扔球接球:和宝宝面对面,举过头顶扔球,距离逐渐变远。

·跳起拍球:将球悬挂在较高的地方,让宝宝尽可能地跳起来反复击打皮球。

·踢皮球:踢入球门或墙面反弹或与人对踢均可,锻炼宝宝对于肢体动作和力量的控制能力。

·花式拍皮球:除了常规的拍球,也可以让宝宝换另一只手来拍或左右手交替着拍球,也可以做花样动作或放音乐随着音乐节奏来拍球等,爸爸妈妈可以尽情动脑筋开发新的有趣项目,也可以和宝宝来一场拍球比赛哦!

走直线/走S形线

家长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常玩的游戏都有哪些?其实那些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如跳皮筋、跳格子、滚铁环、玩沙子泥巴、丢沙包、扔飞盘、抓羊拐骨等都是很好的感觉统合训练手段呢。不妨把这些童年的快乐和自己的宝宝分享,既能找回自己丢失的童年乐趣,还能促进宝宝的感统能力,增加亲子感情,增加运动量,强身健体,一举多得!

·画线走:用粉笔在地上画一条直线或者S形的线段。引导宝宝从线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还可以增加S形线的曲度,引导宝宝和你一起挑战。为了增加宝宝的兴趣,还可以让宝宝推着手推玩具沿着曲线来回走。

·走边沿:其实不用家长强迫,细心的家长们想必也发现了宝宝天生就爱挑战,他们喜欢探险,比如明明有平坦的马路他们不走,偏要走歪歪扭扭的马路沿或花池的边沿,所以你要做的是,千万不要去强迫他们走你认为更安全的道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陪着他们一起探险吧。鼓励宝宝在马路沿、花池边、平衡木等窄窄的地方走路,根据宝宝的能力循序渐进,可以从宽的马路沿练习到窄的马路沿,尽量脚跟对着脚尖一步步走。在确保宝宝能够走得平稳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一些难度,让宝宝手提着物品走。

主任的贴心话

现在宝宝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加上手机等电子产品过多过早地暴露,使得宝宝有效的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这无疑增大了感觉统合失调的风险。希望家长们能提升对感觉统合的认知和识别能力,促进宝宝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觉失调的问题,但如果不影响学习、认知和社交功能,家长们也不用过于紧张。医务人员更应把握好感觉统合训练的“度”,不能盲目夸大感统训练的作用,更不能把感统训练变成“包治百病”。

猜你喜欢

前庭拍球育儿
被忽视的“前庭觉”
乐乐缘何总摔倒
前庭神经炎 不可忽视的眩晕病
我们成了好朋友
拍球真好玩
拍球接龙
大班健康活动:快乐拍球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