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值贸易测算下中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2019-06-11刘源金继红

今日财富 2019年2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增加值中俄

刘源 金继红

[摘要]使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中俄两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RCA,并分析影响中俄两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研究发现:海关统计在不同程度上高估中俄两国制造业的规模,但是偏差值逐渐降低;科技研发投入、劳动力就业率、外商直接投资、税收对中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积极的影响,汇率对有反向影响作用。

1 引言

为了反映真实的贸易规模和结构,消除海关统计重复计算问题,学者们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Koopman、Powers、Wang和Wei(2010)提出KPWW方法。国内的大多数研究方向集中在增加值贸易的具体应用分析,最先出现的是重新测算分析贸易增加值和贸易依存度。邓军(2014)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增加值贸易数据证实了“统计幻象”的存在。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用于具体的衡量一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优势。Timmer(2013)在增加值测算方法和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全球价值链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2 增加值贸易模型和数据来源

将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42个国家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整合成为中国-俄罗斯-他国的投入产出表。假设G个国家N个部门,表示国家C的总出口,可以推导得到多国情形下的出口分解情况[1]:

增加值出口规模通过KPWW方法计算整理,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科技研发投入等要素均取自世界银行数据库。根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方法,分别计算增加值出口的顯示性比较优势指数ARCA和传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TRCA。

3实证分析

3.1基于增加值出口整体和行业的竞争力指数

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竞争力指数维持在1.1-1.3区间,波动较小。海关统计口径计算的RCA指数偏低,即存在低估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情况。俄罗斯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竞争力指数增长较明显。海关统计口径下的竞争力指数同样偏低;且两种方法计算的差额不断缩小,2005年偏差27.9%,2014年偏差降低到8.7%。

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分布较为平衡,整体较为具有竞争优势,仅有石油、医药制品、汽车这3个产业尚处于不利地位。

3.2回归分析

RCA=β0+β1*FDI+β2*RD+β3*TAX+β4*ER+β5* LAB +μ

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大于0.561,最高相关系数为0.909,满足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条件。中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90,表明大部分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是显著。

通过中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回归估计,分析可知:FDI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制造业部门对外资的利用程度越高,其国际竞争力越强;RD对中俄两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上有很强的作用;TAX有正向影响作用;ER对竞争力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汇率升值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造成了负面影响且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LAB对竞争力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4 结论及建议

虽然中国在一些国际竞争力排名上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但是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可知,形势并不乐观:中国制造业总出口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出口的增加值在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却不高,净出口的增长率低于总出口以及GDP的增长率。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要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量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出口企业的获利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近年中国制造业及各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下滑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不足的真实体现。

因此,要扼制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滑趋势,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技术、产品和品牌创新战略以及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加快技术进步,推进“中国智造”,中国科技进步非常显著,但与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注重人力资本优化,提升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转化成为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增加值中俄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俄罗斯快递与中俄国际快递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浅谈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投入产出分析教学改革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