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的影响

2019-06-11郭芳辛在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晚期胃癌生存质量疼痛

郭芳 辛在芳

[摘要]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110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基于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接受保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视觉模拟法(VAS)、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QLQ-C30)评测护理前后患者疼痛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QLQ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整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胃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缓解躯体疼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晚期胃癌;疼痛;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021-03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基于较高发病率和病亡率。疼痛是临床胃癌最为常见的症状,50%~80%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疼痛,尤其是晚期患者,超过30%在临终前严重疼痛不得有效缓解[1]。癌痛不仅限制患者行为活动,降低食欲,影响休息和睡眠,还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疼痛,使患者生存质量大幅降低。实践表明[2],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积极、优质、规范的护理干预,90%以上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缓解。该文主要对11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患者癌性疼痛中的作用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1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症状、病理学、组织学等检查确诊,符合《实用肿瘤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病症、意识障碍、转移性肿瘤、不配合等患者。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基于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5例;年龄在4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4±2.7)岁;病理分型:腺癌22例,腺鳞癌7例,鳞癌26例。研究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27例;年龄在50~73岁直接,平均年龄为(61.6±2.5)岁;病理分型:腺癌27例,腺鳞癌6例,鳞癌22例。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病理分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肿瘤保守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遵医嘱用镇痛药等;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由责任护士负责进行,主要开展常规访视、床头宣教、体征监测、饮食护理、体位摆放、用药护理等。研究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如下。

(1)组间护理小组:建立由肿瘤内科医生、科室护士长、护士组成的优质护理小组,其中科室医生主要负责癌性疼痛的治疗、护理干预指导等工作;同时,和科室护士长一同负责制定癌性疼痛规范护理方案和措施,并指导并监督责任护士执行。

(2)制定相关制度:一方面,优化癌性疼痛的护理流程,包括疼痛评估、健康宣教、随访、护理等方面。另一方面,建立科室护士培训机制,每月组织一次癌性痛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此外,建立胃癌患者疼痛临床宣教机制,每周定期开展癌性疼痛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识,让其更好配合护理。

(3)优质护理内容:①疼痛评估,基于“常规、动态、全面”原则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身体状态进行评估,以患者感受主诉为金标准,重点评估患者的病情、疼痛史、即时疼痛度、患者疼痛描述、疼痛时所伴症状、既往止痛药应用等内容,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等采取合适评估方法,再依照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疼痛干预措施。②非药物镇痛,对疼痛较轻患者可采取非药物镇痛为主。一方面,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卧床休息;同时,指导患者掌握呼吸方法,调整呼吸节奏,放松身心[4]。③健康宣教,由护理小组成员通过一对一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告知患者疼痛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感受,通过正确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和控制,持续止痛需一定时间,止痛药应正确应用才可达到目的,不得擅自更改用药方法[5]。④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更换床单;同时,调节室内适宜温度(24~26℃)和湿度(55%~65%),保持整洁,可在室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装饰画等,以提高患者舒适性。

1.3  观察指标

应用VAS评测护理前后患者癌性疼痛改善效果,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同时,用QLQ-C30量表评测患者生存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等维度[6],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质量越好。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针对护理操作、护理质量、工作态度、人文关怀等方面,共100分,评分90分以上很满意,80分以上满意,70分以上一般,70分以下不满意,总满意为很满意、满意之和。

1.4  效果标准

依照患者主诉疼痛评定护理后疼痛度[7]:①I级,无疼痛感;②II级,轻微疼痛;③III级,轻度疼痛,但对日常生活无影响;④IV级,中度疼痛,可耐受,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⑤V级,重度疼痛,难以耐受,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需卧床休息。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VAS、QLQ-30评分无明显改善,护理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度对比

护理后评估,研究组患者疼痛度整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基于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其目的就是讓患者得到全面、人性、系统的护理服务,从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让患者身心处在稳定、舒适状态,进而最大限度减轻诊疗中的痛苦,促进疾病转归实现良好预后。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护理小组提供全方位护理,首先对患者开展全面、动态的疼痛评估,以便护士早期发现患者疼痛变化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处理,以便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手册、集中讲座等方式,让患者充分认识疼痛,了解止痛药及其用法、效果及安全性。同时,解除患者隐瞒疼痛、惧怕用药成瘾、担心不良反应等顾虑,鼓励患者参与疼痛评估和治疗,提高患者疼痛护理依从性。从结果看,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QLQ-C30评分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且护理后疼痛度更低(P<0.05)。与黄宁宁[8]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晚期胃癌癌痛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和质量,缓解患者癌性疼痛,改善生存质量,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汝桂,陈美芬.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2):79-80.

[2]  王荣.整体护理干预在预防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0):45-47.

[3]  卢红梅,刘东英,王绍霞.优质护理服务在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243-245.

[4]  阮淑芳.晚期胃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疼痛的干预价值初评[J].当代医学,2017,23(33):146-147.

[5]  耿田军.优质护理应用于胃癌晚期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7):109-110.

[6]  王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癌症晚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6,18(4):383-384.

[7]  刘珍珍.探讨优质护理在胃癌患者中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1):36-38.

[8]  黄宁宁.优质护理措施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5):187-189.

(收稿日期:2018-11-06)

猜你喜欢

晚期胃癌生存质量疼痛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影响晚期胃癌患者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