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06-11李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妇产科生活质量

李丹

[摘要] 目的 研究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观察记录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要少,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模式;妇产科;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008-03

妇产科是医疗机构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针对女性生殖器疾病实施诊断及治疗,从而对其健康提供保障。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提升和转换,建立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不能准确对患者健康提供保障,而以人为本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具有全面、细致、体贴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院就40例妇产科收治的患者采用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干预开展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后被妇产科收入;②明确该研究开展主题及核心;③自主配合研究内容开展;④研究方案拟定后送往医院伦理委员会,经审核后准许实施;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功能障碍、认识能力丧失、精神分裂;②抵触或抗拒研究开展者;③合并心、肾、肺等器官衰竭疾病者;④参与其他研究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2组患者均为女性,试验组年龄18~65岁,平均(41.5±1.2)岁;参照组年龄19~65岁,平均(41.4±1.3)岁。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实施护理之前需要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进行观察,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内容。树立正确以人为本的精细化护理核心理念,以患者自身需求为出发点,侧重于观察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设身处地地对患者着想;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尽可能为其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严格控制室内环境及空气质量,定期开展消毒工作,有助于患者治疗;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向妇产科患者而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尽可能简化就诊流程,结合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治疗时间,对于部分危重症患者需要立即开启绿色通道,以对抢救及治疗效果提供保障。由于妇产科在临床中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故而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提供心理及生活护理外,还需要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将疾病、治疗、预防、护理等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协助其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促使其自身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得到提升,进而确保护理质量及效果。

1.3  研究指标

观察记录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护理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使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患者状态进行评定。

护理质量评分以该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定,包括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等,每项20分,总分8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焦虑、抑郁评分采用HAMA、HAMD量表作为判定标准,其中HAMA总分29分,分值越低表明焦虑状态越轻;HAMD总分24分,分值越低表明抑郁状态越轻[1]。

睡眠质量评分参照PSQI评分标准进行判定,项目包括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主观睡眠等,总分21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好[2]。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作为判定标准,项目包括生理机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每个项目评分均为100,分值越高该维度生活质量越高[3]。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2/40),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5.00%(6/40),其中试验组配药差错0例、院内感染0例、坠床0例,参照组配药差错2例、院内感染2例、坠床2例,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34)。

2.2  护理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1。

2.3  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比

试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主要针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治疗及护理,对其健康提供保障。据临床资料[4]记载,妇产科患者均有复杂性、高风险、繁琐性等特点,对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而言,由于护理人员均为女性,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下,极易造成工作质量下降。而以往临床针对妇产科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虽然能够及时了解患者自身状态制定治疗及护理方案,但整体干预效果不佳,护理过程中存在不良事件等情况,从而对护理效果造成影响。以人为本的精细化护理是临床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妇产科能够通过该对护理人员实施医疗安全教育,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并以患者自身为出发点制定护理内容,同时加强对患者及患儿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5]。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对自身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并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充分结合[6]。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能够直接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且外加合理排班能够对护理人员休息时间提供保障,并以正确思想和态度对患者实施护理,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该研究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5.00%),且患者负性心理、疼痛感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临床护理质量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证实临床采用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对患者自身状态提供保证,并促使其进一步恢复正常生活[7-8]。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在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龙艳丽,龙顺兰,饶文珍.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2017,23(9):140-141.

[2]  田志莲.探讨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206-207.

[3]  江月波.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6,29(31):57-58.

[4]  周敏,王戈.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21(5):00282.

[5]  刘静.“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4):84-85.

[6]  黄元秀,张汉萍.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4(26):101,102.

[7]  贺娟,陈静.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254-255.

[8]  巫玲.人性化管理在促进护理服务质量中的观察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63,165.

(收稿日期:2018-11-05)

猜你喜欢

妇产科生活质量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观察微课和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