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输血护理的关键环节与过程控制

2019-06-11杜彩丽马乐卫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关键环节控制过程

杜彩丽 马乐卫

[摘要] 临床输血作为患者临床救治的一项重要手段,为避免在临床输血相关环节中出现差错,需要高度重视临床输血护理的关键环节与过程控制。在患者输血的过程中,输血过程同所有医护人员的存在紧密联系,前期关键环节控制对于科学用血和规范输血操作技术以及文书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临床输血护理;关键环节;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b)-0097-02

[Abstract] Clinical transfus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lin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In order to avoid errors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related links,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key links and process control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usion of patients, the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istence of all medical personnel. The control of key links in the early st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blood use and standard transfusion operation techniques and document records.

[Key words]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Key link; Process; Control

临床输血作为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常见操作技术,其能够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输血中,护理人员是输血成功的重要环节,输血护理的全过程包括采集标本、领取和保存血液、输注血液、观察记录、保存输血相关证据等,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掌控不严格的情况,均可能直接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产生影响,甚至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1  临床输血的关键环节

伴随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输血已经由之前的单一输血朝着成份输血发展,在输血过程中融入了诸多的新概念。由此可见,为保障输血的安全,需要临床人员掌握新知识,并且强化临床输血护理的关键环节及过程控制。临床输血作为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已经成为输血成功的一个关键部分。临床输血的护理过程关键环节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①采集血标本;②领取和保存血标本;③输注血标本;④观察记录输血情况;⑤保存输血证据等。

2  临床输血的过程控制

2.1  血标本采集控制

血标本采集的过程之中易出现错误的环节,进而导致了血标本采集的不安全,包括以下五点:①采血错误,护理人员在采血之前未对采血者的身份进行核实控制;②采标本的方法错误,从静脉留置管路中直接采血,混入封管液;③穿刺不顺利、反复抽吸和采血量較少导致的溶血情况;④试管标签粘贴错误、模糊、信息不齐全等;⑤由非医护人员送标本[1-2]。首先应该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以及输血患者的信息,如姓名、性别、床号以及年龄、血型等,其后将条码标签粘贴在试管侧面,并将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进行再次双人核对,当确认无误之后采集患者的血样[3]。提示,在血液采集的时候禁止同时采集两人及两人以上的标本,禁止直接从输液管路中直接抽血;穿刺采血不畅应及时更换采血针或者更换患者采血部位进行重新采集;由当班护士在采血单上签名、进行电子输血申请单的登记后,将血标本送到输血科。经双方核对确认之后登记签字,详细记录交接的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保障标本采集的准确性。

2.2  取血环节的控制

在取血的时候,护理人员以取血单作为取血的依据,同血库人员一同核对领血单,并做好三查、八对、一确认和八不接工作[4]。所谓三查,指的是检查血液质量、血液有效期限以及输血装置的完好情况;所谓八对,指的是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的剂量以及种类;所谓一确认,指的是确认患者的血型同发血单上的血型一致性;所谓八不接,指的是不接标签破损或者字迹不清的血袋、不接漏血血袋、不接有明显凝块血液、不接颜色灰暗的血浆、不接有絮状物血液、不接出现溶血血液、不接紫红色血液、不接超过保质期的血液。

2.3  输血过程的控制

在开始输血之前做好准备和核对工作。由两名护士核对发血单以及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检查血液的质量以及输血装置的完好情况。携用物到患者床边后,双人核对患者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双人签名确认,其中婴幼儿、意识不清及昏迷患者需要由患者家属确认信息,护理人员做好相关解释工作[5]。输血前,用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轻摇混匀血袋内的血液成分,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应加入任何其他的药物。连续输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当采用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冲洗或更换输血器,进行连续12 h以上的输血后需要对输血器进行更换。

2.4  输血速度的控制

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输血速度的调整,在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状[6]。全血或者是红细胞需要从冰箱取出后复温30 min开始输注,每袋血液均应该在4 h之内输注完成;血小板应在收到之后尽快输注;冷冻的血浆融化后需要尽快地输注,200 mL的血浆需要在20~40 min之内输注完成,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输注速度之内进行输注,可于10 min之内输注完冷沉淀。

2.5  血液的保存与加温控制

取回的血液应选择尽快地输注完成,不应选择自行贮藏血液;血液发出之后,按照原则不应返回血液;如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够及时输注的血液,离开冰箱的时间应该保证在30 min之内;存在某些征象表明血袋已经被打开或者存在溶血的现象之后应该采取报废处理。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不应该自行将血液进行加温,但是在输注血小板的时候需要重视保温,血小板最佳的温度范围是(22±2)℃。若出现某些原因未能够及时地输注,应将血小板放置在常温下,每间隔10 min轻摇血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出现血小板聚集的情况。若全血或红细胞暂时不使用则可放置在温度为4℃的冰箱之中,保存时长不能超过24 h。冷沉淀不能够在室温下长久地防止,不能放置在4℃的冰箱中、也不能够被冰冻,应该选择尽快地输入到患者体内。

2.6  输血患者的监测

为防止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开始输血之后的15 min内,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对患者输血情况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此外,护理人员在巡视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患者感受以及不适感的询问[7-8]。针对冷沉淀和输注冰冻血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床边守护观察,这是因为此类患者的输血速度较快,采取上述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循环负荷过重的情况。患者在输血过程中、输血结束的4 h之内,护理人员均需要每间隔1 h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进行监测。

2.7  输血记录、证据保存

伴随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强化自身法律意识,做好输血全过程的护理记录工作。其中时间方面的信息应当精确到分钟,采取双人双签名的政策,兩人一同记录输血情况。待输血完成之后,揭下血袋上面的代码标签,并将其粘贴在发血单上,将发血单放入医疗病历中保存,如实填写电子输血反应单,填写完毕之后提交保存。

3  结语

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无论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不仅可能对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造成影响,而且可能对医院的整体形象造成重要的影响。该文针对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其后阐述了临床输血护理的过程控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输血差错率,保障输血安全性。此外,临床输血护理的过程中,除可以制定严格且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和输血工作流程,还可以借助于业务能力培训、技能知识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输血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水平,进而达到整体提升医院护理质量的目的[9]。

[参考文献]

[1]  曹燕.基于岗位管理的护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12):36.

[2]  文信,冯先琼.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综述[J].华西医学,2017,41(2):123.

[3]  张莉,杨益,黄阿美,等.新疆地区护理人员工作控制感现状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2):46-47.

[4]  张亚静,李玉峰,崔楚云,等.护理人员心理授权、自尊与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1):98.

[5]  丁雪,仪伟,朱文静.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8,25(4下旬刊):1663.

[6]  罗曦,邹萍.天津市护理人员遭受职业暴力的现状调查[J].当代护士,2018(6上旬刊):256-257.

[7]  杨春梅,陈建,徐道韫.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25(6):39.

[8]  马晓娜,范凤燕,施莉莉,等.户外锻炼对肾脏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疲乏程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111-112.

[9]  程峰,周脉飞.核对程序在输血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134-136.

(收稿日期:2018-10-18)

猜你喜欢

关键环节控制过程
攀西地区大春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关键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探讨制造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环节(2)
探讨制造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