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空观念的初中历史课堂主题教学策略研究

2019-06-11李婉姬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初中历史

摘   要: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主题教学有利于保持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文章以时空观念素养作为立足点,以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程序作为维度,探讨初中历史课堂主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时空观念素养;初中历史;主题教学

作者简介:李婉姬,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象达中学教师。(广东  广州  51148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历史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主题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2615644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2-0034-02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主题教学,就是以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制定鲜明的历史教学主题来统领教学内容,以一种或多种核心素养为逻辑维度进行主题分解,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串联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将核心素养与主题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保持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中学阶段对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了解历史进程的时间顺序和分期方式,能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知道重要史实发生的地理状况,能够识别和运用各种地图;能够将史实置于历史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评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有利于克服对历史现象认识的盲目性和局限性,避免偏见与狭隘。初中历史课堂主题教学的步骤为:确定主题——梳理教学结构——搜集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情景与活动——升华主题——作业评价。下文从主题教学的步骤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以时空“定位”历史事件,确立教学主题

教师应研读课标和教材内容,了解本课的历史事件,并将该历史事件放在一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中定位。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从属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二课,课标要求是“了解武昌起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从时间观念定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发生在辛亥革命,它是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从空间观念定位,革命历程经历了从南方的屡败屡战到在华中武汉的胜利,因此可以确定教学主题是“前仆后继的帝制掘墓人”。通过定位历史事件来确立教学主题,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教材,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建立时空逻辑,构建教学结构

主题教学中,将主题分解构建的教学结构应当符合时空逻辑。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根据课标和教材解读,教师确定教学主题是“当外侵者来敲门”(“门”指市场大门和近代史大门),教学结构为:掩门背后的暗斗与明抗(掩门的原因、敲门的原因、鸦片走私、林则徐禁烟)——门内外的较量(鸦片战争过程、清失败原因)——被安装的门吸(被动打开大门、《南京条约》)。从时空逻辑上来看,暗含着这样的过程:掩门(鸦片战争前,虚掩的国门外英商走私)——门内外(鸦片战争时,国门内外资本主义英国与封建清朝较量)——开门后:被安装的门吸(大门被外侵者强迫开放,《南京条约》签订)。在基于时空观念的主题教学课上,构建具有时空逻辑的教学结构,可以将零散的学科知识置放于立体的时空逻辑中,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三、基于时空观念,搜集教学素材

在立足于时空观念素养的主题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依据教学结构的需要,搜集教学素材。教师在收集教学素材时需注意:文字史料需注明出处(适当透露史料的时间、空间信息),如果是比较难理解的文字史料,需特别标识时间、空间信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关注史料的时空信息,理解史实;要用历史的眼光鉴别并使用“影像素材”,即这些素材需要符合历史事件所在的时空框架,避免事件在时间、空间上张冠李戴;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选用地图、时间轴等形象直观的教学素材来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应选用一些能够帮助学生产生共情的史料,以便帮助学生“神入”到特定的时空框架内去观察、分析、理解历史事件。

四、神入时空,设计教学情景与活动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画历史时间轴,梳理历史发展线索,要求学生关注和使用时空表达方式。以时间的表达方式为例,如果是基本表达,则有年、年号、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如果是分期表达,则有史前、古代、近代、现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等。关于空间的表达方式,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中原地区等,要注意重要历史地名的古今对照。教师可以设计“神入”历史教学环节,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场景中,去理解当时人的所思所想。历史照片、第一手资料、历史细节的补充、课堂历史剧的扮演、换位思考问题等,都能起到“神入”效果。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处于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作垂直比较,以地域为基础把同一时段的不同历史现象做水平比较,从中寻求历史现象共通点。如在中国近代史中,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通商口岸地理位置变化作对比,分析出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五、打开心灵时空,升华教学主题

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不断挖掘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打开心灵时空,需要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去理解特定时代人们的精神伦理状况。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运动浪潮看似激进,但其实是在当时国内北洋军阀卖国、国外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背景下,民众不得已而为之的救国爱国呼声。进入21世纪,五四运动即将进入100周年纪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当如何传承其爱国精神?从过去走向现实,审视历史,启迪现在,理解了“历史”的内在价值,就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立德树人职能。

六、锻就时空观念,设计作业评价

围绕教学主题,教师可在纸笔测试、开放性作业、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作业评价设计。在纸笔测试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寻找材料中的时间、空间信息,得到题目的隐性条件,即题目所指向的历史事件,帮助解题。在开放性作业方面,可指导学生制作时间轴或知识思维导图,完成历史填图册,以便建立历史知识时空线索。在课外活动方面,可设置家庭博物馆、历史剧编演、历史辩论赛、历史纪录片观看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浸润时空观念素养。

谭其骧先生说过:“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时空观念是历史诸素养的本质体现,对于认识历史、重构历史和解释历史有着关键作用。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初中历史主题教学策略,既能让时空观念与教学主题握手,又能落实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马维林.历史课程目标中“时空观念”的理解维度[J].教學与管理,2017,(25).

[4] 董青.高中历史课堂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 彭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学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4,(14).

责任编辑   俞 莹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初中历史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服装专业“主题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