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博文化提高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2019-06-11丁玲

速读·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微博作为现代化社会人际交流的主要社交平台也得到了许多高校学生的认可。高校管理者也有必要积极利用微博文化来提升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本文将为您阐述微博文化效应,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巧用微博文化的必要性及实效性。

◆关键词:微博文化;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一、引言

一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言行举止和高校的管理内容是分不开的。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中的主要管理内容。在微博文化盛行的新时期,高校也应该将微博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来,在微博文化的作用下,这种创新式的管理模式既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会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从而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

二、微博文化效應

新浪微博是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09年推出的一个微型博客服务类的社交网站,经过这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3.3亿的用户,并且人数还在持续增长中,这说明微博已经真正的融入并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微博大力促进了政民沟通,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心国家政务,而微博也专门向民众开展了政务微博。目前政务微博的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并朝矩阵化、专业化、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微博还在无形之中推动了社会文化。许多媒体都通过微博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现在不少地区和单位重视加强微博的内容建设,通过微博宣传科学理论,倡导良好风尚,推动了网络文化繁荣和网络文明的发展。无论是个人的生活琐事还是体育运动的盛事,乃至全球性的灾难事件,全世界的网民们都可以从微博上获取,并可以表达出自己意愿,分享自己的心情,微博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天下大事。微博文化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将微博文化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结合到一起也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成效。

三、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巧用微博文化的必要性

(一)提升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在高校中,如果学校想向学生传达信息或发起活动投票只能通过两个途径。一种是在高校的官网上发出通告,另一种是由校级领导传达给院级领导,最后让每个班级的辅导员通知班长,再由班长在班级群中发出通知,这其中的过程漫长且冗杂。而微博作为一周有两千万下载量的应用软件,其本身也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同时微博也可以成为丰富信息资源的载体。倘若将微博文化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相结合的话,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可以弥补学校与学生之间传达信息过程漫长的缺点,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二)创新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方法

近年来,使用微博的用户一直在飞速增长,据有关调查显示其中大多数用户都是高校中的学生,这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又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高校可以在微博上建立起一个公众平台,并在校园内进行广泛传播,让本校师生都关注该公众平台,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宣传模式,加强学校和师生之间的微博互动。在平台上高校可以推出学校近期要开展的工作和即将要举办的活动等文章和公告,使学生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会依据学生的评论内容给予回应,既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自觉接受思政教育,又提高了学生参与主流文化探讨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思政学习注入了新活力。将微博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上是一种创新的想法,打破了之前传统的思政教育管理理念,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四、巧用微博文化提高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一)提升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力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博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三观尚没有完全成熟,既容易被社会舆论所误导,又可以被英雄事迹的正能量所感染,高校应抓住这一时机,巧妙利用微博文化来建立舆论阵地从而展开思政教育管理。高校应在每个学院都征集学生志愿者来建立微博工作室,由校级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展微博活动,并严格把关工作室推送的文章,这样可以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还能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力度。

(二)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微博的文化内涵

高校要是想通过微博文化来提高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挖掘微博文化的内涵。微博上并不是只有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还有伤风败俗,不堪入目的非法信息和社会的不良舆论,要想通过微博来弘扬社会发展主流价值观,则要帮助大学生学会浏览带有正能量的新闻。

五、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不能一直墨守成规,要敢于进行改革和创新。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巧妙利用微博文化提高实效性,不仅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微博的文化内涵,还要丰富思政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力度,从而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斯琦.微博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李世桐.关于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径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6,17:133+132.

作者简介

丁玲(1987.01—),性别:女;民族:回族;籍贯:宁夏;学历:本科;职称:助教;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