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用真情捕捉童趣

2019-06-11英措

速读·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享受真情激励

英措

◆摘  要:当前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脱离学生实际拔高习作标准,忽视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忽视了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忽略了儿童对世界的个性体验,学生作文材料单纯、千人一面,这样的文章毫无童心童趣可言,更谈不上言其志抒真情了。因此,作为习作老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让学生生活走进课堂,让习作课堂鲜活灵动起来,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童真童趣和生命的灵性。语言需要实践,也更需要感悟。

◆关键词:习作;兴趣;真情;激励;享受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同时又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由此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对儿童文学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在小学阶段进行习作教学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所以,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表述不够准确和完整,但却充斥着童真、童稚和童趣,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去发现和思考孩子们语言中的闪光点并积极引导,激发他们表现欲望,从而去感受語言这门艺术。在指导孩子们阅读和写作中,朗读和欣赏是基础,感悟和发现是源泉,模仿和创作是途径。教师要让孩子努力的去探索美、感悟美、创造美。我特别注重引导孩子抓住以下几个“闪动的灵感”,进行阅读与创作。

一、运用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手段,提供观察现场,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一位作家曾说过:“你可能不会作诗,却是个诗人。你虽然不会写诗,可你一定有诗人的感觉,诗人的灵感;你虽然不用诗句表达,却能在内心赞颂、吟唱。”其实写作并不难。如果你能留住生活中令你感触深的每一个瞬间,并用美的语言和形式记录下来,那就是习作。教师要洞察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失时机地将他们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用文字描绘出来。在指导孩子们阅读与写作时,教师能有意地剪取生活中某一瞬间的情境,在情境中迸出情的火花。例如我在教学中用语言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汤圆,明明一家人也围坐在一起包汤圆。可是明明还不会包,于是他就学了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由说说。)然后我一边出示句子一边说:“有一位小作家这样写到:元宵节到了,我跟妈妈学包汤圆。第一个汤圆——又黑又扁样子怪怪的。第二个汤圆——又小又瘦,不过已经换上了白衣裳。第三个汤圆——又大又圆,我高兴地大叫:“汤圆长胖喽!汤圆长胖喽!”然后,我让孩子们大声朗读,他们很乐意读,脸上还洋溢着纯真的笑容,有的还在比划动作,已经达到了阅读与欣赏的目的。于是,我就延续情境,让孩子们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难忘的、有趣的经历,然后让他们按照这个格式写一写。其中一个孩子以《给泥娃娃洗澡》写到“泥娃娃,又脏又黑,我来给他洗个澡。他不听话,到了水里就逃跑,弄得我也又脏又黑,真难看。”一个泥娃娃在小作者的笔下就是一个跳动的精灵,让读者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天真与活泼。

二、感受心坎里每一份暖暖的真情

冰心曾经说过:“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群最善感的人群。”孩子需要呵护和关爱,就像花儿需要水份和阳光,而这种暖暖的情感一旦让孩子感动,便会根植于孩子心灵深处,并将这种体验和感受传递给他人,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去关爱别人。学写表达感情的句子,需要引导儿童感受情境,运用一些实物和情节间接地赞美、抒发心中美好的感情,让句子成为“爱”的结晶,闪烁着“爱”的光辉。在习作中,真挚的抒情,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让读者有着出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比如一位小作者以《我的名字》为题,这样写到“我有许多名字,早上起床,当我刚擦完一把脸,爸爸叫我‘小猫咪;等擦好脸,我吃了满满一碗饭,爷爷叫我‘小老虎;晚上,当我躺在床上‘呼呼呼地睡觉时,妈妈叫我‘小小猪。家里人爱这样叫我,是因为喜欢我,我听了这些名字还真高兴!”孩子们就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对亲情的真切感受。阅读这些句子是,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体验,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达到情与情的沟通和传递。

三、发挥评语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习作热情

指导评讲学生习作时充分尊重学生,要扬其所长恕其所短,尽可能地发掘其闪光点。例如,在《桃子》这篇习作中,有一名学生只写出了桃树的叶、花、果的颜色就收笔了,与习作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对此,我的评语是:“你通过观察,真切而生动地写出了桃树的叶、花、果的颜色,特别是在描写桃子时,能够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进行,这是很好的,如能再把桃子的形状、大小、味道等写出来,文章就显得更加生动具体了,试试看,我相信你能行。”该生看了我的评语后,时间不长,便主动将符合要求的习作交给了我。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赞许和期待,会养成从善的好习惯,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习作热情。

四、利用范例引路,调动习作热情,享受习作过程

习作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指导习作的基本功,还得有丰富的文学素养,更应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教师的素养和喜好客观上影响着学生的习作态度。指导习作除了要写好一篇下水文,还得准备好多篇不同形式的腹稿,更要把自己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和积极态度教给学生,让学生敢于说真话,真正达到口表我情、手写我心,让学生的习作充满真情实感,让习作课堂充满童真童趣,让习作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享受快乐的事物。

参考文献

[1]圣野,金波,张秋生等著.中华儿童散文诗画丛[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

[2]王晓玉主编.儿童文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102.

[3]中国儿童文学网(http:// www.61w.cn/).

猜你喜欢

享受真情激励
风雨真情
真情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情法共奏让写字插上隐形的翅膀
“享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