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2019-06-11林少卿

速读·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结合意义微课

林少卿

◆摘  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所以,为了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也为了给枯燥的课堂注入生机,更为了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要有效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意义;结合

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和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活动的开展,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也反复尝试运用微课改变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对微课的教学运用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1教育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微课应用提供了便利

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近年来,县域内所有学校全部建有校园网,实现宽带接入县教育城域网,大部分学校完成了宽带网络“班班通”建设,三分之一的教室拥有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产品的大众化和网络资费的降低,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在家利用宽带上网的条件。加之各种在线录屏软件界面亲切、操作简易,使教师自己录制微课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微课的录制、传播和使用。

2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现状让微课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传统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很难兼顾班级的全体学生。另外,近几年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新建居民小区越来越多,导致学校班额、生额也在不断攀升,有的班级甚至接近70名学生,这也给课堂教学组织带来新的压力。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课堂的框框,打通了课内与课外学习的联系,其鲜明的可重复性、可选择性特点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灵活,给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让“教学活动顾及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成为可能。

3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让微课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数学以其思维的抽象性、理论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而区别于任意一门学科。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其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运用微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一项活动,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时,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微课也让数学教师的因材施教得到真正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然而,单靠课堂40分钟,面向数十名学生,教师要想开展好分层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了微课,就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数,使教师的授课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转化学困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微课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教学内容把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料与数学趣题等制作成微课,丰富课堂学习的素材,让优秀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

4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

4.1课前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解铃人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他们肯定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哪些是学习的重点。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例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不理解,他们会想: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減呢?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母相加减行不行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课前制作了一节“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预习时,就将错误的想法消灭于萌芽状态,并借助微课正确理解算法和算理。

4.2课中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路人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前自学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还要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材以及观看微课《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及画法》,基本掌握了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里的基本技能,也就是画三角形的高,仅仅局限于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和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而对于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学生还是不会画,甚至可能画错。因此,当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后,笔者让全班学生一起研究。在自己尝试解决、交流后,通过一个微课视频来印证大家的想法,达到教学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将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5结束语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框,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课程,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微课更多的是预设,师生无实际的互动,课堂上则应更加注重生成,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微课把部分教学活动由学校搬到了家庭,同时也把相关的巩固与拓展由校外移到了校内。这些都是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教师在进行课堂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参考文献

[1]梁培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0-52.

[2]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猜你喜欢

结合意义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有意义的一天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留学的意义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