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9-06-11侯雪莲陈茹青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维持性尿毒症血液

侯雪莲 陈茹青

(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 江门 529100)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尿毒症[1]。对于尿毒症的治疗,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近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可帮助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疾病治疗时已经不再局限于治疗效果的好坏以及症状的改善,还包括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改善[2]。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已经向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改善的方向转移。本文将通过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研究,现将研究所得作如下阐述。

1 患者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患者资料

本组研究所涉及的样本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56例,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54.2±4.2)岁;病因划分为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其它2例。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4.2±4.4)岁;病因划分为糖尿病肾病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其它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未显现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可参与后续的研究对比。

1.2 护理方法

全部56例患者入组后均接受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每周透析次数、透析持续的时间以及原发病种等等。此外,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遵照医嘱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试验组患者则需要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之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1)认知干预:患者通常对于血液透析方面的认识不够,对于治疗容易抱有极端的心态,或极其乐观或极度悲观,进而会引发各类心理问题,此种情况下需要护理人员将详细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讲解,使患者明白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病情才能获得良好的控制,为其建立抗病的自信[3];(2)心理干预:一般而言,进入血液透析治疗后的治疗周期较长,且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并发症,同时血液透析的花费昂贵,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故此患者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4]。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干预措施需要维持一个月,分为4个阶段完成:一阶段主要任务为心理诊断;第二阶段需要帮助患者领悟;第三阶段为与护患实现沟通阶段,第四阶段是对患者进行再教育阶段。以上4个阶段共需2~2.5h,每周2~3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护理心理状态效果的总分为120分,得分在40分以下(不含)表示心理状态较差,40分~80分表示心理状态良好,高于80分(不含)则表示心理状态优。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其中包括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使用自制的焦虑抑郁评分表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表明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价

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与同组护理前比较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护理前,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结果 [n(%)]

时间组别优良差护理前试验组2(7.1)23(82.1)3(10.7)对照组2(7.1)23(82.1)3(10.7)护理后试验组25(89.2)3(10.7)0(0.0)对照组2(7.1)23(82.1)3(10.7)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别,但在接受护理后,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距(P<0.05),见表2。

组别时间SASSDS试验组(n=28)护理前27.84±10.4729.56±10.12护理后68.47±12.5868.83±12.60对照组(n=28)护理前28.46±10.2529.53±10.08护理后41.38±10.2929.59±12.52

3 讨论

疾病的患发对于每个患者而言存在心理应激的过程,患者为了从疾病中适应,均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尿毒症在当前医疗科技的指导下尚未有治愈的可能,患者需要通过血液透析的方法来维持生命。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治疗持续时间过长、家庭的经济负担重等因素而表现出不良的情绪,或焦虑或抑郁[6],不良的情绪会使患者的治疗进程以及效果受到影响。随着当前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患者不仅追求疗效的有效性,而且对心理层面的护理关怀也有所要求。本组研究将以近期收治的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心理护理的干预下,患者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情绪获得明显改善;不仅如此,由于心理护理的支持,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指数以及社会功能获得明显恢复。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可获得积极效果,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还可以帮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的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维持性尿毒症血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多彩血液大揭秘
人物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