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
2019-06-10王莹王金广
王莹 王金广
子宫内膜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若患者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则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能够将子宫肌层与肿瘤的对比提高,其在肿瘤浸润肌层深度的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评估中的价值较高[1-2]。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对水分子扩散运动检测,且具有无创性的特点,应用价值较高[3]。为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3.0T 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其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本研究以2015年3月—2018年3月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常规MR检查、MR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总结3.0T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德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确诊存在子宫内膜癌,同时为其实施MR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50例患者年龄为35~71岁,平均年龄为(57.56±4.33)岁,其中绝经前患者12例,绝经后患者38例。患者的疾病表现主要为接触性出血、月经淋漓不尽、阴道分泌物增加、不规则阴道流血。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接受相关的临床检查、治疗干预,且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检查。扫描前,将节育器具等金属取出,术前1天,嘱咐患者保持半流质饮食,在实施检查前0.5天,指导其对缓泻药物使用,禁食时间为6 h,在检查前,实施灌肠处理,保证患者的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以3.0T磁共振扫描仪(GE SIGNA EXCITE)实施检查,T1WI、T2WI与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实施扩散加权成像时,以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EPI)序列,对矢状位扫描,并进行斜轴位的扫描,其扩散敏感系数为800 s/mm2,扩散加权成像与矢状位、斜轴位T2WI的各个断面位置,保持一致。完成扫描后,系统对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自动生成。动态增强扫描时,通过三维容积式内插法屏气检查序列(3D-VIBE),为患者实施矢状位扫描。由两名有经验MRI诊断医师,于未知病理结果条件下,独立分析检查的图像。
根据术前超声、诊刮、磁共振影像结果,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即为患者实施筋膜外子宫或广泛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若为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类型特殊,则需要联合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术治疗,若患者为Ⅲ期及以上的晚期患者,则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手术完成后,将切除的组织实施病理组织学检查。若为Ⅲ期以上的晚期患者,则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1.3 观察指标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其肌层浸润程度(≥50%,<50%)、术前分期、宫颈侵犯情况作观察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参考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2009年)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即,Ⅰ期:Ⅰa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无或<1/2肌层,Ⅰb期≥1/2肌层受累;Ⅱ期:肿瘤累及子宫颈间质,但未扩散至宫外;Ⅲ期:局部和区域扩散,Ⅲa期累及子宫体浆膜层和或附件,Ⅲb期累及阴道、宫旁受累,Ⅲc期累及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Ⅳ期:累及膀胱和或肠黏膜,或远处转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肌层浸润程度、宫颈侵犯检出情况
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查的肌层浸润程度诊断准确率、宫颈间质浸润检出率与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前分期检出情况
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查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与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在疾病发生后的早期即会出现相关的疾病症状[4],研究显示,80%以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确诊时,是处于疾病的Ⅰ期状态。临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治疗时,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可实施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并同时辅助实施放化疗干预,但是对于低危患者,则应避免为其实施过度的治疗[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与其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肌层浸润深度、年龄等有关[6],不同疾病分期的患者,其手术路径和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7]。因此,在实施治疗前,加强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侵犯、肌层浸润深度、术前分析的准确评估,十分必要。
MR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其可多序列、多方位的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应用,准确性较好。MR动态增强扫描,其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中应用,对于癌症病灶与正常肌层之间的信噪比较好,可直观对肌层浸润深度判断[8],但是其宫颈侵犯检出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恶性肿瘤细胞,其细胞核比较大,核异型性明显,核浆比增高,其肿瘤细胞紧密排列且数量增多,组织液压力升高,从而影响肿瘤内相关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因此,实施MR扩散加权成像检测,其在恶性肿瘤细胞上为高信号,与周围组织低信号之间的对比较为明显,从而更好对患者的宫颈侵犯等情况反映[9-10]。本研究显示,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查的肌层浸润程度诊断准确率、宫颈间质浸润检出率、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与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查,可较好评估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程度、宫颈侵犯情况以及其术前分期情况[11-12]。
综上所述,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和术前分期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较好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评估,从而为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表1 肌层浸润程度、宫颈侵犯检出情况 [例(%)]
表2 术前分期检出情况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