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式教学法在慢性肾衰竭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2019-06-10
《内科护理学》本身的知识难点较多,新旧知识错综复杂,容易混淆。应用关联式教学法可促使学生将医学知识连贯起来,实现学生各项思维与能力的提升,在护理程序引导下,有目的的开展医学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临床护理思维[1],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慢性肾衰竭护理措施,更好的满足岗位专业需求。关联式教学法的应用还可实现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期的就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将其应用在慢性肾衰竭护理教学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笔者为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慢性肾衰竭护理教学中应用关联式教学法,最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护理大专班学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慢性肾衰竭护理教学中实施关联式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将关联理论作为认知基础,护理程序作为主旨,侧重分析护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共纳入的100名学生中,男学生12名,女学生88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为(20.13±0.94)岁。
1.2 研究方法
转变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引入关联式教学法,实施流程主要包括:(1)建设学习小组,选取小组组长。(2)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以邮寄的形式,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3)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与教师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找出可关联的知识点。(4)预习成果,组长收集预习成果,构建知识点。(5)教学讲授,教师讲学,总结可关联的知识点。(6)总结经验,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扩展学生学习视野,为后期工作奠定基础。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文献查阅、资料查阅、小组分工合作、小组发言由教师通过《学生日常课堂表现》予以评定,共计100分,每项均为25分,分数与学生实际水平呈正态分布。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框架构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知识总结能力由教师通过《护理专业能力培养细则》评价,满分100分,每项20分,分数越高表明学生能力越强。知识点掌握程度、理论水平的提升、沟通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合作能力培养由学生通过《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质量调查表》实施评价,满分100分,分数与教师教学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后文献查阅、资料查阅、小组分工合作、小组发言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
表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分对比(分,±s)
表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分对比(分,±s)
项目/内容 文献查阅 小组分工合作 小组发言 资料查阅实施前 10.21±0.32 9.54±0.89 11.21±0.31 11.32±0.55实施后 14.42±0.54 13.80±0.33 15.10±0.39 15.41±0.54 t值 67.070 8 44.879 4 78.081 6 53.063 2 P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表2 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分,±s)
表2 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分,±s)
实施前 11.22±0.59 10.21±0.54 10.32±0.99 11.59±1.11 10.65±1.32实施后 17.10±0.99 16.37±1.55 16.20±1.35 17.22±1.33 16.10±1.99 t值 51.020 6 37.346 8 35.123 4 32.499 4 22.822 5 P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表3 学生对关联式教学法的评价(分,±s)
表3 学生对关联式教学法的评价(分,±s)
实施前 9.21±0.99 12.21±0.99 11.98±1.32 11.02±1.32 10.39±1.64实施后 13.97±0.89 17.50±0.79 17.00±1.14 17.35±1.24 17.65±1.39 t值 35.756 1 41.766 3 28.782 2 34.951 5 33.770 3 P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实施后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框架构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知识总结能力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2.3 学生对关联式教学法的评价
实施后知识点掌握程度、理论水平的提升、沟通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合作能力培养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所示。
3 讨论
关联式教学法本身具有认知与交际两项角色,关联式教学法理论也有两条原则,第一,认知原则,基于人类认知倾向,追求最大的关联效果。第二,关联原则,在任何交际行为中,均意味着本次交际行为传递的假设,与明示性交际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性[2]。关联式教学法严格遵循了关联性最大化的基本原则,通过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在教与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最大程度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3-4]。在本文研究中,关联式教学法在慢性肾衰竭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医学素养,在后期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关联式教学法的评价较高。
丁冉、姚巧玲,邱淑丽等[5-8]人认为关联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情的培养与提升,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相比,关联式教学法的实施可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该学科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从厌恶学习到欢乐学习。关联式教学法的核心价值就是能够将散乱的知识关联起来,构建成完善的知识点,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就学习中缺失的知识点通过查阅医学书籍、文献资料能够充实知识,不断补充学生的知识结构。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在关联式教学法实施前,大部分学生上课全部是无准备状态,针对各类新的知识点很难理解,更别说掌握,这也是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实施关联式教学法,可促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连贯起来,学生会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学生会主动去查阅资料与文献,长此以往,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兴趣。
有研究[9-11]显示关联式教学法可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由于医学专业涉及范围较广,学习任务较多,知识难度较大,各类复杂的病情会导致学生混淆知识点,导致学生无法有序开展学习。通过实施关联式教学法,可最大化知识点的关联,在学生联想与逻辑推理基础上,经过加工、组合找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慢性肾衰竭护理本身针对的不同类型肾病的护理,各个病种间存在着很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只有精准区分各类病症,掌握不同疾病的特点,才可找寻护理关键点。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将各类知识点关联起来,组建适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图,如此才可学习好基础医学知识。
不仅如此,关联式教学法的应用还可实现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期的就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2]。
综上所述,关联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实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开展各类反思活动,在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关联式教学法的应用,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量、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是因为在教学前,教师与学生需要开展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也是阻碍关联式教学法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关学者与专家应当开展深入研究与探索,采取各类有效措施,促使关联式教学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出关联式教学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