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给中小学生写好地域文化普及读本

2019-06-10苏海洋

儿童大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

苏海洋

(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多样性的标志。近年来,地域文化普及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一些地方开始着手编写面向普通读者的地域文化读本。但当下的地域文化普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有一些学者虽然严肃认真,但仍然写的都是专业语言,普通读者看不懂,可读性差;二是一些学者为了迎合读者,不在内容上多功夫,却插科打浑,将读物庸俗化,[1]牺牲了科学性和规范性。本文以笔者写作关陇文化普及读本的实践为例,谈一谈如何将趣味性、通俗性和科学性有效结合问题。

一、突出特点与亮点: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先生认为,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民间信仰最能反映地域文化的特点,地理环境和大规模的移民在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不可否认,地域文化丛书在挖掘、传承地域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大多采用文化志的编写体例,从背景(自然、经济、政治)、发展历程、古代哲学、古代文学、史学、科技、艺术、城市、建筑、宗教、学校教育和民俗等方面介绍地域文化,忽视了方言、饮食、传统民居、传统服饰和民间信仰等最能反映地域文化特点的因素,有主次不分的嫌疑。有些成果虽然抓住了地域文化的基本要素,但写作面面俱到,唯恐遗漏,未能将最能反映人地关系特征的关键因子提炼出来,因而亮点不突出。

为克服以上问题,笔者在写作关陇文化普及读本《关陇文化汉唐盛世的见证》时,从关陇地区的地理环境、独特饮食、地方艺术、传统民居、历史服饰、方言、民间信仰、根脉文化入手,引导读者由近及远、从今溯古,认识关陇文化的特色、全国意义乃至世界价值。在内容选择上,力求突出亮点,把最能反映地域文化特点的因子提炼出来。如第一章“黄土赐予的骄傲”,不是就环境而谈环境,而是把陕甘黄土高原地理环境与关陇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结合起来,探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第二章“舌尖上的关陇”,选择了体现周代礼乐文化的祁山臊子面和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或地方精神相结合的锅盔、牛肉面和土豆;第三章“看得见和听得见的艺术”着重突出彩陶、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麦积山和敦煌石窟艺术、秦腔与社火等艺术形式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中西交融特征;第四章“屋檐下感知历史”选取了黄土窑洞、四合院、竹木房、石头房、吊脚楼、篱笆楼、马康等最能突出关陇地区人地关系特点的传统民居;第五章“罗衣飘汉韵,轻裾随唐风”着重介绍周秦、汉唐经吐蕃至西夏时期本区服饰文化胡汉交替、华戎交汇的历史风貌;第六章“活蹦乱跳的历史”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审视了肃北蒙古、裕固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说兰银官话的汉族和说中原官话的汉族等特定文化群体身上的环境烙印;第七章“寻找文化的基因”以时间为顺序,追溯伏羲女娲和炎黄时代、大禹史迹、周秦文明与汉唐盛世,并把其形成、演变的历程放置在人地互动的视野下加以考察。[3]把反映地域特点地方文化资源选择出来,再从这些资源中提炼出最能突出地域文化特点的要素,再以准确、简明、生动和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即抓住特点,突出亮点,是地域文化普及读本成功的关键。

二、以小见大:简洁性与生动性兼得

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先生在谈中学历史教材编写原则时说,优秀的中学教材应做到四点:一是准确;二是简要明了;三是生动感人;四是寓论断于序事。[4]地域文化普及读本面向的是普通读者,也应该借鉴以上原则,做到史实准确,证据确凿,含义明确,语言简洁通俗,叙述生动感人,寓观点于具体人物和史事当中。事实上,“简要”和“生动感人”是相互矛盾的,好多作品因为追求简要而显得干枯无味,面目可憎。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写作《关陇文化汉唐盛世的见证》时放弃了面面俱到,百科全书式的写作思路,采用以小见大的思路。如第六章第一节“肃北蒙古:祁连雪山里的牧民”,可写的内容很多,包括饮食、服饰、语言、宗教、民歌、音乐、舞蹈、传统习俗、酒文化等等,笔者最终选择了僧俗合一这一独特的宗教习俗,原因是这一现象最能反映地广人稀的环境对人的生存的制约和人为了适应地环境而主动改变宗教习俗的人地互动关系;第二节“裕固族:留在祁连山里的回鹘人”同样可写的内容也很多,笔者最终选取了裕固人忌讳吃“尖嘴圆蹄”动物的习俗和雪妖的故事,它们分别折射了裕固族祖先回鹘人在蒙古草原逐水草而放牧的历史和迁入祁连山后面对雪灾的恐惧和勇敢应对的心理过程;第七节“说中原官话的汉族:汉化的氐与羌”穿插了北魏胡太后暗恋氐人杨白华与苻坚七岁时让他爷爷为他请家庭教师的故事,[3](P113-121;136-138)目的是为了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与融合这一宏大主题。本书每一节平均只有2000余字,最短的1300多字,最长的3000多字,在如此短的篇幅内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说清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选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把它们写充实、写生动、写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简明性和生动性之间的矛盾,做到既简洁又生动。

三、深入浅出:科学性与趣味性相映

现在学术界普遍有一种误解,认为社会科学类普及读物普及的是浅显的常识,在科学研究上没有多少含金量,因而嗤之以鼻。我们都知道,霍金的代表作《时间简史》就是一部科普著作,它凭借丰富的想象,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引导普通读者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这一深奥的知识领域。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达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所以,浅显和浅薄并不能划等号。

笔者在写作《关陇文化汉唐盛世的见证》时,碰到好多处于学术前沿的十分深奥的科学问题。如第一章“引子:黄土赐予的骄傲”触及旱作农业起源的地点和起源方式这一科学难题。对于这一个问题,笔者虽有专门研究,[3]但不能将自己写的学术文章搬到科普作品里来。为了将这一抽象的科学道理讲明白,笔者用通俗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描述了性复原了这一重大过程:“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结束后,地球气候逐渐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由于雨水增加,在冰期期间曾为荒漠的黄土高原西北部又重新被草原覆盖,东南部的石质山地、黄土沟谷中长满了树,到处郁郁葱葱。……日益变得优越的生态环境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免于长途奔跑的辛劳,树上、草丛间、河边、水里,食物垂手可得。人们用简陋、粗糙的石器在河边干燥的平坦的台地上挖个浅浅的圆坑,搭个窝棚住下来。就近寻找食物,第一次有了温暖、稳定的家。在冬季到来之前,他们忙着人们把采集来的一种狗尾草的草籽储藏起来,因为在所有的野草中,只有这种草结的籽粒最多、最大、最饱满,在食物极度匮乏的季节可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后来惊奇地发现,遗失在房子周围灰坑中的种子第二年又重新萌发了,结的籽粒比野生的更多、更大、更饱满。他们怀着好奇和忐忑的心情,试着在灰坑中点播更多的种子,以期有更多的收获……于是世界上第一批由人工栽培的黍在距今8000年前的渭河上游的天水秦安大地湾培养出来了。”[3](P3-4)这段文字大约四五百字,将农业起源于全新世早期黄土高原东南石质山地和黄土丘陵交错地带,由定居的采集和狩猎人群发明这一观点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想象和描写是以扎实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并不是为了博得读者的眼球而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

四、寓论断于序事:切忌将观点强加于人

寓论断于序事,就是在事实叙述当中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或者是将研究结论隐藏在对史实的叙述当中,而不是把个人观点强加给读者。《关陇文化汉唐盛世的见证》第一次印刷后,因市场反映良好,截至目前,先后重印五次。根据个人反思、读者意见及市场需求,笔者对原书内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写,对篇章结构也做了大幅度调整,使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6]新版本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将作者或其他学者最新的研究观点隐藏在叙事当中。如第二章“文明的记忆”第三节“黄帝兵甲王天下”有一段叙述:“轩辕时代,黄河由太行山东麓北流,在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因为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失去约束的黄河分为好多股河道,任性北流,在流经区形成大片沼泽。为了躲避洪水,人们集中居住在太行山东麓的河流冲积扇上。当时,洪水到处泛滥,生活在这里的九黎族向北逃窜,企图溯今天河北省、山西境内的桑干河,进入陕北黄土高原轩辕部族的领地。轩辕率领军队东渡黄河,顺桑干河东进,在涿鹿大败蚩尤。”以上文字中包含了环境考古、聚落考古和古史研究中一些最新结论。这些结论的得出过程十分复杂,不可能,没有必要,也不适合强行塞给10岁多中小学生。

又如第五章“美味里的关陇文化”第一节“岐山臊子面里的家国温暖”,与原版相比,新版增加了一段故事:“传说周文王年幼父母双亡,由嫂子抚养成人。在一次出征途中遇到瓢泼大雨,内感风寒,多日卧床不起,服药也不见好转。嫂子听见了,亲自为文王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文王吃了之后大汗淋漓,身体明显好转,人们亲切地称此面为‘嫂子面'。”[7]关于臊子面来源的说法很多,有犒劳说、除害说、感恩说[8]和“嫂子”说等。之所以选择“嫂子”说,笔者认为相亲相爱的优良传统是周礼形成的社会基础,但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人,于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给读者时间,让他们去慢慢去体会、领悟。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因为篇幅原因,在这里就不便于一一列举了。

五、巧妙设疑:抓住读者好奇心理

小学生和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想象力特别丰富,他们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和家长如果能正确引导,对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力是非常有好处的。笔者在《黄土赐予的骄傲关陇文化》第一章“无字天书里隐藏的文明密码”中,首先告诉读者黄土高原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212万年前的蓝田人,众多的新石器遗址,传说中的中华始祖伏羲、女娲、神帝和黄帝,家喻户晓的古代圣名君主尧、舜、禹,周秦汉唐文明都发端于此。然后先后提出三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为什么远古人类喜欢选择黄土高原呢?”“为什么传说中的中华先祖三皇五帝中最重要的人物伏羲、女娲、神农、黄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黄土高原呢?”层层设问,引导读者探索作为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鲜为人知的秘密。又如第二章“文明的记忆”第四节“大禹治水定九州”,开篇讲述大禹在积石峡治理洪水的传说,接着用“大禹开始治水的积石峡在哪里呢”这一问题,引出相继在地震和洪水中湮灭的素有东方“庞贝古城”之称的喇家文化遗址。用“洪水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一问题,引出科学家在积石峡发现的古代滑坡体、堰塞湖遗迹和由此可能引发的黄河流域巨大的洪水问题。再如第四章“美味里的关陇文化”第二节“从胡饼到锅盔”,讲完东汉灵帝喜好胡饼,京城洛阳的皇亲国戚就争先恐后地仿效的故事后,接着问了两个问题:一是“胡饼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二是“难道中国人以前不会做饼子吃,直到汉代才学会这道美食吗?”引出对饼食历史的考述和汉代胡饼独特风味的描述。在恰当的地方巧妙设疑,有利于抓住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顺着作者引导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究。

以上五点是笔者在写作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希望对面向中小学的地域文化普及读本的写作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