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访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冉进红

2019-06-10

劳动保护 2019年6期
关键词:重庆市应急生产

文/本刊记者 韩 颖

冉进红组织召开綦江区“10·15”事故调查处理会议,安排部署下阶段事故调查处理事宜

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一头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全面履职的第一年。他们取得了哪些成绩?当前还存在什么问题?未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冉进红。

2018年重点推动五方面工作

回顾2018年,冉进红说:“2018年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元年’。我们按照当好‘守夜人’和‘安全卫士’的要求,坚持‘边组建、边应急’,自挂牌以来,有序推动改革相关工作,实现了人员转隶到位、‘三定’方案即将出台、应急机制初步建立的预期目标。”

在此期间,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源头治理、基础保障、“三基”建设、监管创新和责任落实五个关键,突出强化责任、严格执法两个抓手,细化措施,创新方法,狠抓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重点推动了五方面工作的落实。

一是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责任意识。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个必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构建完善。

二是进一步提升安委会的统筹力。重庆市政府坚持每年以1号文件安排部署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生产专项考核、奖励,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紧紧围绕责任落实、严格执法,对区县分行业领域“执法清零”情况和检查执法强度、问题查找强度、执法处罚强度等“三个强度”的情况每月通报排名;对区县党政领导履职、部门执法情况、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开展印证式、解剖式深度督察。

三是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推进重庆“百部”安全生产地标建设;在危化、非煤矿山、工贸行业探索推进标准化评审与执法检查“一体化”工作方式,防止标准化创建走形式;推行企业“总工程师”制度、检查执法“三部曲”等。做实企业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突出企业主要责任人关键作用,深入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深化落实班组日排查、部门周排查、经理月排查的“日周月”工作制度。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延伸监管触角;出台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广泛发动群众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隐患;严格企业诚信管理,强化失信惩戒。

四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四小”企业依法关闭、危化生产企业搬迁入园等重点工作。夯实基础保障。新安装“生命工程”防撞护栏1 000 km,累计安装防护栏2.5万km,改造危桥75座、危楼8座,渡改桥9座;强弱项、补短板,大力实施安全民生工程,改造主城区1 635栋老九居住建筑消防设施;加强长江船舶改造,拆解老旧船舶1 240艘。推进科技兴安。推进信息化在各行业领域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推动应用危化自动连锁、建设施工在线视频监控、道路运输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等科技装备和手段。

冉进红在武隆区调研地质灾害防治点、防汛抗旱等情况

五是进一步提升专项整治效果。安全生产执法“清零”行动效果良好,对区县各部门执法情况月排名、月评比、月通报,区县一些部门安全监管长期“零处罚”问题基本解决。执法检查“查不出问题、下不了狠手”问题逐步好转,探索实施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的“三部曲”;坚持“首查必罚”“依法从重”,严格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全面加强日常执法检查和事故查处,对违法行为和隐患实行“零容忍”,执法水平不断提升。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效果明显,针对突出违法行为,以集中执法行动为抓手,持续推动各类专项整治,促进了一大批问题、隐患的消除。

风险与机遇并存

冉进红告诉记者,回顾2018年,重庆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形势总体向好。安全生产再次成功杜绝了重大及以上事故;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19起、死亡893人,同比分别下降9.1%、7.7%,实现连续16年下降;较大事故16起,同比减少2起。自然灾害,损失总体偏轻,未发生重大以上灾害;启动市Ⅳ级救灾应急响应4次,成功应对造成较大损失的自然灾害39起;地质灾害成功预警和处置灾险情200起;防汛抗旱实现人员“零死亡”,经济损失为近10年来最低;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受害率仅万分之0.09。

谈到过去的成绩,冉进红却说:“一年来,虽然总体形势向好,但‘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在波澜不惊中,也曾暗流涌动。”他告诉记者,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如何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领域重大风险,仍然是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的头等大事。

扎实推进重点任务

冉进红告诉记者,在2019年初,重庆市政府就发布了《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这是重庆市今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总纲和行动指南。其中将从体制机制、主体责任、依法治理、创新治理、专项整治、基础保障6个方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理顺体制机制,推动齐抓共管。强化党政领导责任,理顺部门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部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管控。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应急管理部门与行业部门主动协同、综合救援队伍与专业救援队伍高效联动、专业救援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坚持依法治理,严格监管执法。强化部门执法主体地位,提升监管执法水平,规范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科学编制监督检查方案。要改善监管执法方式,严格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工作要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共建共治。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筑牢基层安全第一防线。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专家库建设。

抓住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整治。对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工贸、旅游等薄弱环节和突出违法行为,务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实施重点工程,夯实基础保障。改善安全保障基本面、推广安全科技运用,加快推进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方面的运用。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按照专群结合、政府与企业共建原则,加强综合性消防救援以及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重庆市应急生产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用旧的生产新的!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