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内部控制优化探索

2019-06-09王丽华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优化

王丽华

摘 要:在社会市场经济推动下,事业单位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重要程度日渐提升,急需要全方位优化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精准,深化财务管理环节,稳步提高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实现长效发展。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内部控制  优化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和旧准则相比,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内容有了新的变化,事业单位会计以及核算目标明确化,能够对事业单位财务实现高效管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内容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密切相关,对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细化了新时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定,为事业单位营造了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利于其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确保作用到实际中的内部控制体系、目标等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作用下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便于事业单位随时了解内部资金运转、分配、应用等情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科学处理出现的问题,实时防控各类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以及资金利用率。此外,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强调事业单位实行精细化与信息化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利于事业单位深化财务人才培养与引进环节,不断发展壮大内部财务队伍,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借助有效内部控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能在无形中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落到实处,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内部控制优化路径

(一)提升重视程度,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站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准确把握内部控制内涵、要点、重要意义等,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实时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增强内部控制意识,高度重视各阶段开展的内部控制工作。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借助多样化可行的路径大力宣传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营造和谐内部控制氛围,引导岗位工作人员学习内部控制知识,深层次认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内部控制,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树立现代化内部控制理念,增强内部控制意识,主动参与到各层次内部控制建设中,降低内部控制难度系数,推动各项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开展,具备较高的成效。

(二)深化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业务流程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事业单位需要客观剖析内部控制不足之处,优化调整内部控制制度内容,适当删减并补充相关内容,解决制度漏洞问题,深化内部控制制度,使其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能够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明确方向。事业单位要构建合理化的授权审批制度,多角度对各阶段开展的经济活动以及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管理,规范成本支出与收入各环节,深化内部资金链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内部资金,充分展现内部控制制度作用。事业单位要针对内部重要岗位,制定可行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深化业务经办和会计记录、稽核检查等环节,分离财务“决策、执行、监督”,确保重大财务决策更加可行。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从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入手,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中心,科学设置内部控制部门岗位,明确岗位人员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具体权责,进行规范化分工协作,顺利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效果。此外,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各方面实际情况,优化内部控制方法、业务流程等,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事业单位要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具体内容,结合各个科目细化规定,全面、深入分析各方面业务。

三、强调会计核算,注重内部控制审计与监督

(一)强度会计核算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必须将会计核算放在重要位置,要深化会计核算环节,加大对会计基础的管理力度,及时对业务活动开展中的收入进行合理化入账,规范非税收管理,防止出现账外账现象。同时,事业单位需要合理分离财务支出审批、核算等权限,明确各方面财务支出具体化标准、范围等,深化内部资金管理。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要借助新会计准则要求,科学分离基于资产采购的相关岗位,避免出现“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现象,确保资产采购审批、保管等更加规范化,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二)注重内部控制审计与监督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必须落实内部控制审计与监督工作,根据新时期审计具体要求,定期从内部控制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全方位仔细检查内部资金分配、使用等情况,明确资金流向,防止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事业单位要注重内部控制监督,全方位动态监督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资金管理等各环节,促使资金专款专用,有效防止经济活动开展中出现资金大量外流现象。事业单位要注重对相关合同的监督管理,比如,借贷合同、投资合同,加大对经济业务监督力度,确保各层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开展中都有重要的资金保障。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强调外部监督,有效延伸内部监督,在内外监督相互作用下,随时了解内部财务管理各环节,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控制,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发生率,高层次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三)做好风险评估防范工作,构建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全面、深入研究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尤其是新增加的条例,做好风险评估防范工作,对内部各类资产、收支等进行系统化规定。事业单位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客观分析内部控制方面风险评估防范问题,优化构建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以及防范体系,规范日常开展的风险评估与防范工作,高效控制各类风险,确保开展的经济业务活动具有较高的合法性,资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会计信息也更加完整、客观、准确,为提升自身利润空间埋下伏笔。此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事业单位需要从新会计准则角度入手,立足自身内部控制实际情况,围绕经济业务范围、技术能力等,灵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科学构建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实现全过程内部控制管理,进一步深化业务流程,明确内部控制处理细则、关键点、方法等,将内部控制各方面有机融合,动态化收集、分析、处理、整合海量内部控制信息数据,加大内部控制力度,提高内部控制以及现代化管理层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正确解读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此为视角,客观审视内部控制不足之处,多层面优化内部控制各环节,实现高效内部控制,确保各阶段、各层次开展的经济活动更加合法合规,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此,促使事业单位实时优化内部资金流,拥有较大的利润空間,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更好地展现社会价值,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家琪.关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

[2]韩小丽.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建设[J].时代金融,2017.

[3]褚志伟.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探讨——新会计准则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