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2019-06-09何玉萍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融资困境中小企业对策

何玉萍

摘 要: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实现资源有效、高效配置的市场重要参与者。新形势下,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已然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新的手段。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已从传统的社会融资渠道、基金管理公司渠道、银行渠道逐步拓宽到了、发展到了互联网融资渠道,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途径和融资方式。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融资困境是企业与金融机构借贷双方间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企业囿于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的限制,财务信息不完整、不可靠现象突出,难以获得较好的信用评级机会、自身的脆弱性、投机性和盲目性,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政府应当推动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主轴的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构建法制化、规范化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市场、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差异化等措施来解决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快推进自身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借助互联网金融环境优势,采用多种融资模式和融资手段,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对策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实现资源有效、高效配置的市场重要参与者。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发展大型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同时,中小企业也逐渐从萌芽发展到壮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在GDP中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增加。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已然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新的手段。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结果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为45万,占市场经济总体企业的98%左右,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学者们的关注。社会各界和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中小企业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进行研究。不少学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作出了极有价值且富有意义的研究。杨楹源撰文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出现如此的困境,就其主要原因来说,在于中小企业本身财务制度不健全、诚信较低等一系列的原因。这一系列原因增加了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贷款的违约风险,从而减少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胡乃武等人认为,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体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信用风险和声誉风险所导致的道德违约风险较大,从而导致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小型金融机构较少,无法精准地向“中小企业提供授信”,金融体系的不完备、不健全是导致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王洋等人经过深入研究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不只是中国中小企业才具有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世界性、普遍性的问题;企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和融资手段的多样化。互联网金融是当前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愈来愈成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有效桥梁和枢纽,而三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是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这些技术下,可通过大数据审查中小企业借款的信用水平,并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评估企业的借款风险。人工智能能很好地解决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当前的互联网融资(金融)模式主要依据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具备效率高、速度快的优势,进而比较适合中小企业小范围和小规模的贷款,与此同时便捷的网上交易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失误风险和舞弊风险。正是互联网融资方式具有上述优势,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已从传统的社会融资渠道、基金管理公司渠道、银行渠道逐步拓宽到了、发展到了互联网融资渠道,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途径和融资方式。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越来越呈现出依托大数据环境背景的特征。虽然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在新形势下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和在吸纳社会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等方面作用的发挥。进行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的研究在当前显得极为急迫、尤为必要。

二、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困境分析

(一)融资现状

资金或者说现金流是企业发展所依赖的核心,没有资金(没有现金流),企业发展将会面临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从根本上来说,资金决定了中小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能否存活下去,因而企业融资活动是中小企业最根本、最基础、最主要的营运活动。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现状,可概括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有统计数据表明,90%以上的中小企业未能在银行贷到正常的款项,有90%的中小企业未和银行发生过“借贷关系”, “融资难”现象不时发生,“融资难”突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的垄断、挤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加上借贷市场高额的公关成本和业已普遍存在的“寻租”行为,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极大的劣势,导致很多中小企业不具备实力去和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进行贷款竞争,“贷款贵”是新形势下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压力。当前金融市场纷繁复杂,乱象丛生,金融机构、金融组织名目繁多,部分中小企业法人和股东利用“融资”名义,骗取借贷资金的事件时有发生, “跑路”现象频繁,法人经营出现困境、法人“跳楼”经常发生,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借贷市场的乱象,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二)困境分析

1、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借贷双方间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虽然当前中小企业占据了市场企业主体的98%左右,但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额仅占市场主体贷款总额的2%左右。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这两个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中小企业掌握了融资所需的所有信息,金融机构却对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有限,处于信息劣势,促使金融机构在贷款谈判的时候加大对企业的贷前审查。而不少中小企业出于提高贷款成功的概率,往往隐瞒企业财务、资产等真实信息,使得金融机构的调查成本上升、贷款风险增加,金融机构往往会拒绝贷款给中小企业。即便金融机构最终决定将款项贷给了中小企业,也会提高贷款的利率,采用保留中小企业银行账户最低存款额等貸款安全措施,确保贷款的安全性。金融机构利用贷款的高利率,虽降低了中小企业违约带来的风险,但却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大降低,增加了贷款风险。贷款风险的增加又增加了金融机构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难度,造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恶性循环,发展能力、发展后劲、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变得越来越不足,贷款难度越来越大。

2、本身原因导致融资更加困难

中小企业囿于自身发展和发展规模的限制,财务信息不完整和不可靠现象突出,难以获得较好的信用评级机会。中小企业在向金融机构申请不管是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时,都需要提供一套完整的经营情况、盈利情况资料等信息,需要相关机构对自身进行信用评级,需要满足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要求。只有满足相关条件,审查通过,金融机构才会发放贷款。很多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备完善、可靠的财务制度,金融机构很难对中小企业形成全面的评价。金融机构为了防范资金风险和尽可能的规避信贷本身的风险,就会有意识地限制和减少对中小企业的放贷,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

在现实的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的法人代表和股东往往未能做到重视个人信用。而个人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却代表的是企业的信用。中小企业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金融机构需要获取法人信用评价报告。而不少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法人代表和股东自身信用也往往存在不良记录(甚至有恶意的透支行为),金融机构出于贷款安全的谨慎考虑,往往会对中小企业提出的贷款申请做出很多限制性规定,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难度。

3、囿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其面临融资困境

在向金融机构贷款时,中小企业受其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的规制,可质押、可抵押的资产和物种有限,导致其贷款的额度很低、贷款审批流程很复杂、贷款成功率很低。在当前新形势,经济呈下行状态下,金融机构会实施更加严格的贷款审查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审查贷款发放政策,对中小企业贷款提出更高的抵押物要求。对从事实业生产的企业,金融机构不仅要其日常运营所需的机器、厂房和设备等大型资产作为抵押资产,还要提出其他抵押物要求和诸多贷款申请限制和用款限制;其他非实业生产的企业也受到诸多贷款要求和条件的限制。而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能力和资源的限制,无法满足金融机构要求提供的抵押条件、抵押物、标准资产和其他贷款条件,从而被金融机构拒之于门外,不能获取贷款。

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设备和资产、其他抵押物资产,根本无法从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因而在贷款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通常选择担保公司出面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在选择担保公司向银行贷款时,中小企业不仅要除去银行方面的贷款利息和贷款手续费,还要向作为中介的担保公司支付中介费用,往往这部分中介费费用是很高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

4、企业的脆弱性、投机性和盲目性

从整体宏观环境来说,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信程度低、规模小、技术落后,日常运营风险大、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自身存在着市场和环境的不适应性劣势。中小企业在管理体制、业务拓展、创新等方面都难以与大企业进行竞争,这是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尴尬局面和本身不可避免的脆弱性。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在金融监管和指导当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增加了许多中小企业的投机性和盲目性。

政府的监管缺位虽不是导致当前中小企业融资乱象的唯一原因,但却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无论是从金融机构角度还是从中小企业角度,这两者都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寻租的可能性,极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金融机构在审查中小企业、决定对其是否发放贷款时,都会对其财务报告和经营业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出相应的严格要求。而现实当中,很多中小企业都会在取得第一轮融资后,在本身不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和实力水平的基础上,盲目地扩张,导致资本无法回流、经营陷入困境,甚至走向破产。中小企业的脆弱性、投机性和盲目性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中面临的一个极大的困境。

5、在极不规范的民间金融(融资)市场环境下进行融资

民间借贷在当前不仅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的青睐。很多自身不具备从银行融资但又急需现金流来应对日常经营的中小企业,当日常生产经营遇到困难时,在向金融机构无法得到贷款的情况下,不得不借助于民间借贷获取急需的资金。而民间借贷往往缺乏必要的规范和规章制度,导致中小企业借贷市场的纠纷不断。为什么目前中小企业有很多正规的融资渠道和政府支持,还会出现如此多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和不文明、野蛮的催讨手段?原因就在于当前的正规融资渠道和支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融资难,不得不需求于不正规的民间融资。这也就不难想象出,当不少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根本不具备偿还民间高额贷款利息的能力时,民间金融机构便催生出了很多不文明甚至是野蛮的讨债手段。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各种惨烈的讨债新闻层出不穷也就见怪不怪了。社会、政府、企业自身必须需求对策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对策

(一)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是解决融资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感”和融资约束的重要途经。现代公司的信息公开透明运作也为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加快构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是改善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应当加快构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建立中小企业法人、股东信用评级制度、信息库,规范中小企业法人、股东信用评级制度;构建中小企业法人、股东信用联动机制,全面客观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大力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分解、细化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各指标,减少人为失误和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中小企业征信水平,使其信用评价规范化。充分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互联网技术和手段,构建大数据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和评价体系,进一步防范、规避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和信用舞弊。

加快新形勢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制度建设,强化融资机构、融资中介、中小企业融资征信管理;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三方融资信用沟通机制、约束机制、平衡机制,推动中小企业征信体制的建设。加强融资机构、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的了解,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和共享平台。

(二)强力推进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市场参与主体作用,强力推进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减少、消除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担忧,建立科学、完整的、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现代财务治理制度,形成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性、透明性;重建新形势下科学、完整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机制,设置简便、实用的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提升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水平和管理水平,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完整地反映在会计记录上。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治理机构和“诚信”为核心的文化制度建设。建立中小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立中小企业董事(或董事会)、监事(或监事会)制度,实时引进中小企业第三方董事、监事制度,形成一个具备现代企业要素、能够维持企业运作规范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层制度建设,规范中小企业管理层任职资格和任职条件,建立新形势下下中小企业治理制度。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市场,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市场体系

建立以银行为主导、五大行(工行、农行、建行、中国银行和交行)为行业龙头的中小企业金融市场融资体系,大力发挥大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制度层面的国有大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体系建设,推出中小企业融资专项服务计划,加强政府对大型国有银行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监督,保障中小企业融资权利;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产业政策,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金融市场中小企业贷款补助或贴息力度,推动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

推动地方性中小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形成大型国有银行为主导、地方城镇中小银行为先锋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事实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银行为轴、整个金融市场配合的中小企业融资局面;地方政府要强化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地方性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职能;尽快建立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多主轴的融资模式和金融市场。

(四)完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构建法制化、规范化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市场

建立健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金融法律制度,尽快出台新形势下中小企业民间借贷法律法规,推动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法制化,使 “中小企业的民间借贷”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快组建专业化、标准化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监管部门,构建规范、有序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市场。明确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市场双方的法律地位,做好债权人、债务人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保障、经济保障、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中小企业融资融券和资源配置中的约束作用和关键作用;加快建立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法律保障制度、经济保障制度、政策保障制度,保障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在中小企业发生民间借贷纠纷时,要给予借贷双方一个良好的法律诉讼途径和公正公平的解决。

加强对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市场担保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在中小企业借贷市场中的桥梁作用,构建中介机构在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市场中的融资担保机制。

(五)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的差异化

要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融资体系;加快推进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差异化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融资体系、融资政策、担保体系,拓展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充分发挥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对初创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處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解决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急需融资、极需资金发展壮大的融资诉求。

建立专门帮助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化运作的政府风险基金,让政府和企业共同管理基金,提高政府风险基金的运作效率;充分发挥私募基金、天使基金等“民间风投资本”在中小企业“各个发展阶段中的支持作用、融资作用”,加快建立“民间风投资本”对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的管理细则,积极发挥民间风投机构、风投资本对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和融资作用;尽早出台国家层面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差异化政策,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六)建立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金融环境,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创新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和融资手段

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金融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很大程度改变传统金融支付方式、融资方式的优势,推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金融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 “P2P”、“众筹”、“互联网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等融资模式和融资手段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创新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和融资手段,鼓励社会各界创新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和融资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更高、人工智能技术更能有效抑制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危害、融资成本更低等优势,建立高效、有序、规范、法制、政府政策指导、政府监管为主导的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金融环境。

(七)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融资的立法工作

严格中小型企业融资立法,提高中小企业的违约成本,降低银行等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推动中小企业财务与公检法信用系统的进一步贯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新形势下融资的立法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制化体系;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诚信法制体系有效、有序、高效建设,让诚信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和融资服务,让不诚信的中小企业不能获取融资,生存下去,采用法制化手段淘汰不诚信的中小企业;创新中小企业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和编制手段,建立以会计法、公司法、税法为核心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体系,使得融资机构在考察中小企业的同时,能够较好地发现企业的经营动态和经营现状,更好地控制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出台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资金使用法规和使用细则,约束、规范、提升中小企业对融资资金的高效、规范、安全使用,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资金使用的高效性、规范性、安全性,提高中小企业对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楹源等.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研究[J]. 改革,2000(3):29-32.

[2]胡乃武,罗丹阳.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新解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41-47.

[3]董裕平.金融结构缺陷与小企业融资困境[J].武汉金融,2009(04):19-22.

[4]王洋,李俊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逻辑分析与破解路径[J].西藏科技,2018(10):20-23.

[5]郭欢.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8(36):215.

[6]张榕锋,黄军成.互联网金融视角下股权众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8(12):43-45.

[7]本报记者 李彦水. 用实打实的措施破解企业融资难[N]. 石家庄日报,2018-12-17(002).

[8]黄辉灿.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困难与风险化解——兼评《中小企业融资实务》[J].企业管理,2018(12):116-117.

[9]周子琦. 洞察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下的中小企业发展[N]. 中国政府采购报,2018-12-14(004).

[10]杨芮童.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发展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1):104-105.

[11]张紫娇,钟蔚.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J].现代营销,2018(12):230-231.

[12]唐彩霞,杨毅,刘叶.关联方交易、金融生态环境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J].财会月刊,2018(24):160-171.

[13]张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资产池的构建——從风险角度出发[J].河北企业,2018(12):120-121.

[14]卜振兴.从融资角度解析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困境[J/OL].当代经济管理:1-10.

[15]王洋,李俊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逻辑分析与破解路径[J].西藏科技,2018(10):20-23.

[16]董裕平.金融结构缺陷与小企业融资困境[J].武汉金融,2009(04):19-22.

[17]胡乃武,罗丹阳.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新解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41-47.

猜你喜欢

融资困境中小企业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河南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