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研究

2019-06-09鲍宇轩

大经贸 2019年4期
关键词:共青团毕业生素质

鲍宇轩

【摘 要】 现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 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新的任务和内容就是要服务好当下在学生的就业问题,加强共青团工作就业服务的研究, 可以使这两项工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健词】 大学生就业 高校共青团 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迈入大众教育阶段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在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就业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并把“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要面临和解决的一项战略任务,高校共青团应从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帮助大学生实际就业,这是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凝聚青年的有效形式,也是高校共青团的根本责任和义务.

一、高校学生就业存在的的问题和困难

1.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着政府、社会、高等教育和毕业生四方面的一个系统工程。自高校扩招以来,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长,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出现不容乐观的态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毕业生大幅度增加就业率相对偏低,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社会问题。

2.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旱”“涝”不均。毕业生大都喜欢留在发达地区和在中城市 ,选择到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外企等薪资待遇好的岗位就业,不愿到乡镇、农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去,大量毕业生拥挤在“好”地区、“好”单位,形成了“涝 ”,而大量基层单位、欠发达地区却急需毕业生却求之不得,开成了“旱”。

3.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学生虽然在学校经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知识,但其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还有所欠缺 ,主要表现在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难以很快胜任在工作岗位。

4.高校缺乏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的平台措施。虽然绝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工作职能仅仅限于联系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安排讲授就业指导课和毕业生派遣等,而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竟争力缺乏有效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和优势

高校共青团有着完备的组织休系,从学校到院系和班级,都建立了团组织,团组织结构清晰,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大学生,高校共青团拥有一支年纪经、素质高、干劲足的工作队伍,他们知识丰富 ,善于创新,责任心强,大平時的工作中能贴近学生,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重,高校共青团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工作载体。

三、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1.整合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资源。全国共青团组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开放式系统,遍及社会的各行各业, 有着固有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校共青团可以与校外各级各类单位团组织加强联系,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定期向毕业生进行发布,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数据库,提高 信息的利用效率, 促进毕业生和就业岗位的合理匹配,加强与校友、企业的联络,充分挖掘各行业校友和社会资源,发挥他们的宣传和推介作用,为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能力,建立一批实践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提供预备就业岗位,尽最大可能地将实践实习基地转变成为实际就业渠道。

2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平台。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探索自身品牌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结合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协调、组织管理、创新创业意识、自我调节等方面能力素质的协调、组织管理、创新创业意识、自我调节等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在校其期间就能初尗具备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尽快适应工作。

大力开展校园学术科技和文华艺术活动,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大软硬 件的投入,设计和开展一大批内容新、质量高、参与广、效果好的活动项目,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从而使学术科技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达到正常化,经常化、广泛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工作中用创新不断一拓新的局面。

积极扶持大学一创业项目,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引导、鼓励创业文化的建立和创业观念的传播,为大学生创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场地、创业项目、财务管理、等问题,让创业活动能正常的动转起来,让他们逐步掌握创业过程一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业实践能力。

认真指导各级学生组织开展工作,加强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培养,高校共青团可以合理设置学生组织的部门和岗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 ,放手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磨练、成长、从而使大到学生会、社联主席,小到班级、社团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3.帮助大学生开展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人生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高校共青组织应充分发挥身身优势 ,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企业帮扶、团日活动、实习见习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在活动中能正确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之前的关系 ,让他们在活动中端正就来态度 ,调整就业预期,通过邀请企业单位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为他们传授就为创业的知识和理念 ,让他们了解职场的需要,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设计比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 帮助大学生掌握与职业发展、职业选择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解决个体在职业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加强与地方的协调,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 ,使他们对今后的就业早认识、早准备、早规划,从而珍惜学习时光,从多方面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工作[J]. 杨立杰.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0(03)

猜你喜欢

共青团毕业生素质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