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欧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

2019-06-09黑学双

大经贸 2019年4期

黑学双

【摘 要】 农业一直受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关注与重视,美国和欧盟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两大阵营,一直以来,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本文搜集了2000-2015年美欧之间农产品贸易总额以及HS01-HS24分类农产品贸易额,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以及G-L指数对美欧之间农产品贸易总额及分类农产品贸易额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得到美欧之间贸易不均衡,美国处于逆差地位;两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均具有比较优势,欧盟的相对更强;美欧两国在一些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着较强的互补关系,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兼具。

【关键词】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 G-L指数

一、引言

农业是各个国家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领域。美国和欧盟一直是世界上两个农产品贸易大国,在两个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农产品的贸易摩擦一直不断。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技术以及完备的法律使得两个国家一直争执不断。对于美国而言,《农业调整法》、《农业协定》、《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等一系列法律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表明美国的农业保护体系,是不断加强和完善的。欧盟依靠共同农业政策使其一直在世界农产品贸易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法律体系的完善的确使得两个国家的农业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目前世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之间的贸易也越来越紧密,美欧两个农产品贸易大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却一直保持着缓慢的上升速度。

国内众多学者对美国以及欧洲的农产品贸易进行研究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美欧农产品的贸易摩擦来看,张世兵[1](1993)、张润森[2](1999)等分析了美歐的政治环境,从而进一步分析政治对于贸易的影响。熊良福[3](1997)认为美欧农产品贸易不平衡,因此会造成贸易摩擦。有些学者研究了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朱海霞、顾海英[4](2008);杨春艳,基建红[5](2006) 和文熙安[6](2011)都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中美农产品之间贸易潜力巨大。有些学者分析了中欧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王春妹[7](2006);李艳君[8](2017)指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欧农产品贸易额正在逐渐增大。

国内很多学者针对美欧之间农产品的贸易摩擦进行分析研究,为美欧未来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历史借鉴;同时部分学者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对中美之间以及中欧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为其他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参考。但是,很少有学者针对美欧之间的贸易进行研究,对美欧之间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研究的更少,因此本文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美国与欧盟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特点

(一)美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现状

美国和欧盟在农产品贸易中,扮演着彼此重要的伙伴国的身份,对于两国来说,农产品贸易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美国一直是欧盟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从美国出口到欧盟的农产品数额中可以看出,2000-2006年,美国出口到欧盟的农产品数额相对较为平稳,2004年有小幅度上升,达到了105.04亿美元,但2005年又回到83.476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额;但是2007年有了突然地增加,由2006年的96.3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额增长到了2007年的133.433亿美元,增长了近40亿美元,并且2007年以后,美国对于欧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相对比较稳定,并且2000年到2015年,美国对于欧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长了接近一倍。通过分析美国出口到欧盟的农产品贸易额,欧盟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基本保持着平稳的增长态势,2000年欧盟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数额为93.846亿美元,2009年欧盟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贸易额由2008年的177.863亿美元下降为155.32亿美元,但2010年又回到171.163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额,2015年欧盟出口到美国的出口贸易额为238.58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两倍。

从美国对于欧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率来看,2001年、2005年、2009年、2012年、2014年、2015年出口贸易增长率为负值,2004年美国遭遇特大洪灾农产品减产,使得2004年的出口贸易额下降了20.5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下降了30.14%;其他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7年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最高,达到了38.56%。从欧盟对于美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率来看,2000年-2015年间基本保持着正向的增长率,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增长率下降了12.67%,总体来看,欧盟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率基本比较稳定,并没有过大的波动。

(二)美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特点

美国与欧盟的农产品贸易中,从2000年到2015年,美国一直保持着贸易逆差的状况,这也是美欧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2000年-2006年逆差额逐年增加,2007年与2008年有所回落,2009年-2015年贸易逆差额继续保持着上涨的趋势,2000年美欧之间农产品贸易逆差额为6.309亿美元,2015年美欧之间农产品贸易逆差额达到了88.374亿美元,增长了近12倍。

从两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两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来看,美国出口到欧盟的农产品贸易额占美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左右,欧盟出口到美国农产品贸易额占欧盟出口美国的贸易总额的比例也一直保持在5%左右,相对比较稳定。综合上述几个指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美欧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中,美国和欧盟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在双方的交易中,欧盟处于优势地位,美国处于劣势位置。

三、美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特征

(一)美国与欧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作为测度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的含义为:某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总额在该国出口总额中占得比例与世界上这种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的比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了该国该种商品的出口竞争力程度,竞争力越强,则该数值越大。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j表示j国的i类商品的出口额,Xj表示j国的出口总额,Xiw表示世界上i类商品的出口总额,Xw表示世界出口总额。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本文通过计算美欧两国2000年-2015年的农产品出口数据,计算得到两国总体的RCA指数。2000-2015年,美国与欧盟的RCA指数均大于1,表明在农产品贸易生产上,美国和欧盟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农产品生产的最大的国家,欧盟作为一个在国际上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都具有极大地位的组织,二者在世界农产品的贸易中占据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011-2015年,美國的农产品RCA指数均大于2.5,表示在这几年间,美国在农产品上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但是欧盟农业的RCA指数普遍大于美国农业的RCA指数,因此,欧盟与美国在农业的生产中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欧盟的比较优势更高于美国。

根据世界海关组织的HS编码制度可知,农业的HS编码为01-24,其中01-05表示活动物、动物产品,06-14表示植物产品,15表示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腊,16-24表示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将HS编码分类下个美国与欧盟的各章农产品进行比较分类,可以得到,美国在HS10、HS12的产品RCA指数均大于2.5,表示美国在这三章农产品上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HS10章的农产品上,美国的RCA指数在2013和2014年有所滑落,2013年为1.91,2014年为1.86,但是2015年有上升为2.51;HS12的RCA指数较为平稳,均为3左右。

美国在HS02、HS08、HS21和HS23章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HS05、HS13、HS20章的产品上具有中度竞争力;在HS01、HS03、HS04、HS06、HS07、HS09、HS11、HS15、HS16、HS17、HS18、HS24等章的产品上RCA指数均小于0.8,说明美国在这些章的农产品上的竞争力较弱;但其中HS03、HS04、HS07等章的农产品RCA指数正在不断上升,表示在这些产品上美国正在不断提高其竞争力。

从欧盟的RCA指数来看,欧盟在HS05上的竞争力极强,既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HS08、HS09、HS11、HS14、HS20、HS23等章的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RCA指数均大于1.25;欧盟仅在HS12和HS17上的RCA指数较低,表示欧盟在HS12和HS17上的竞争力较弱,从整体来看,欧盟的RCA指数整体偏大,基本都大于1。

综上可知,从整体来看,在农产品的生产上,美国和欧盟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欧盟的比较优势更强于美国;从HS编码下各章农产品来看,美国在一些农产品的贸易上的比较优势较强,而对于另外一些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较差,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而欧盟整体比较稳定,其大部分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只有少数产品不具备比较优势。

(二)美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会充分利用其国内的资源,生产并且出口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对于该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往往采用进口的方式。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都会采取出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都会采用出口。如果两个国家的产品贸易结构比较类似,那这两个国家之间会存在较大的贸易潜力。在模型中,我们往往会使用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的相关程度,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RXSiK表示i国在k类商品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所反映的是一国某个产品出口是否具有比较优势问题;RMSjk的结构与RXSik相同,所反映的是某一个国家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强度,也就是针对于相关产品,进口国的比较劣势程度。当一个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个国家的主要进口产品类别互补时,两个国家之间的互补性指数就比较大,相反如果一国的进口产品类别和另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类别不相吻合,那么这两个国家的互补性指数就比较小。如果两国在农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较强,那么互补性指数就会越大,反之就越小。

分别以美国和欧盟作为出口国,以2013年为例,根据美欧两个国家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互补性指数。 2013年美国与欧盟的在HS编码下贸易互补性指数,根据贸易互补性指数的性质可知,贸易互补性指数越高,表示该国在该类产品上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中,在HS09、HS12、HS15、HS16、HS17章的农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也即具有比较优势,则美国在这些商品上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较高,说明欧盟在这些产品上具有相对的劣势,两个国家的贸易互补性较高。当以欧盟作为出口国时,欧盟在HS02、HS03、HS05、HS07、HS10、HS11、HS16、HS17、HS19等章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与美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较高,美国与欧盟在这些产品上的贸易往来也较为频繁。

综上可以看出,针对于上述农产品而言,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互补性较弱,贸易互补性指数较小,但是相比之下,HS12、HS13、HS17等章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较大,农产品的贸易具有较大互补性,美国出口到欧盟的HS12章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达到了11.66,表明两个国家在HS12章产品的贸易往来相对更加频繁,贸易数额更大。

(三)美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产业内贸易分析

在对美国与欧盟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时,运用Grubel和Lloyd的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该指数作为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一种方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GLi代表i产业或者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Mi分别表示第i类产业或者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G-L指数变动的范围为0-1,当G-L指数为0时,代表的是完全产业间贸易,当指数为1时,代表完全产业内贸易。如果G-L指数在0.5以上,产业内贸易占优势,反之则代表产业间贸易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