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运行水平

2019-06-09黄胜

大经贸 2019年4期

黄胜

【摘 要】 经济整体环境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相关的财政部门与财政局需要转变以往的理财方式及理财观念,从根本上达到解决财政改革的问题,从而达到对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财政局应该对相关征收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调整支出结构,以适应经济的总体发展。通过加强对基础工作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财政任务,以达到经济的快速、稳健的增长,从而达到支持社会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改革预算管理 改革支出管理 改革综合财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对相关财政部门的财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想要适应经济发展总态势,就必须针对财政工作进行改革,从而促进经济实力的增长。主要从预算改革、支出改革、综合财政改革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对财政局财政改革有所助益。

一、改革预算管理

1、财政局首先将预算工作和编制工作分离,尽早地、细致地进行预算编制,使两者相互制约,对财政局内部的预算、编制工作的职责重新划分,建立健全更新的专门管理预算的机制,并监督其正常的运行。

2、把预算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将每年的预算无论大小详细地记录,从而达到提高预算工作科学性的目的,特定时间对次年的整体财政的预算展开编制工作。再次,采用新型的预算方式,全面地在各个部门实施起来,加大财政的统筹力度。取消相关单位在银行的财政收支账户,将分散的支付制度向集中的支付制度改进,不再采用由财政向相关单位进行预算资金的拨付方式,而是由国家通过唯一的账户做出财政性的支出、支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施银行化的工资发放模式,进一步实施“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要求。

3、将财政资金透明公开,对于没有进行预算的项目就不分拨资金,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尽早地进行预算工作,杜绝以往财政资金到账之后在“找项目”的状况,提高预算的执行进程。财政局内部以及有关的单位都参与了财政的预算工作,各个参与方互相监督,保证了预算工作的公正和透明公开,集思广益,提高决策和科学、合理性。

二、改革支出管理

1、财政局首先要重新界定财政支出的总体范围,结合财政的总体改革和单位的财政改革,对不必要的改革事业的经费进行缩减控制,尽可能地降低财政的运行总成本。

2、对科教方面的财政支出进行严格的监控,对其不合理、不必要的支出进行缩减或者取消,加强其他经费的预算,争取能节省就节省。除了少部分的贴息资金之外,不对企业进行直接的各种投资。

3、财务部在进行采購的时候,要充分结合财政预算的新型管理模式,对采购的预算进行重新编制,要在财政的总体预算之外单独地进行采购的预算,并详细记录。改变范围较广、种类繁多的各种补助,虽现有的补助类型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压缩,将财政支出的重心转移到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的发展项目上。

4、财政局要对下发的转款、补助等财政资金进行严格的核算,采用科学、规范的方式进行分配。

三、改革综合财政

1、提高收入质量。财政的收入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的弄虚作假。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而盲目地扩大总体收入的规模,就只能通过不断抬高收入的基准数值来满足高收入,这样就造成可用财力的增加十分困难。这不但损害了财政的增长,破坏了财政收入的真实性,也提高了财政管理工作的难度,不利于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只有不含水分的、可用财力能得以增长的收入才是最优收入。财政局在提高收入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以保证财政最终收入的准确、真实性。加大对收入质量的排查,杜绝虚收现象,违反规定的,一经发现要严厉地做出处理并且扣除违规制造的虚假收入。

2、提高支出效益。财政局的所有财政支出必须以效益为重心,坚持有效、合法的支出。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事业的总体发展的布局进行一定的调整,集中财政力量对影响经济发展的事项投资,尽可能地提高财政资金在相关项目上的使用效率。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资金拨款工作,除了必须进行清理压缩的项目之外,对于支农、基建、科技、教育等各项预算都要及时、快速地支出,使其能够尽早地发挥在各经济项目中的巨大作用,促进经济的总体发展。

3、规避财政风险。财政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除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财政赤字、外账、周转等风险,还有国债、补贴、亏损、资产流失等也是影响财政的巨大风险。首先,面对这些风险,就要求财政局必须预先做出各种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科学、规范地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防范,阻止风险现实化。其次,对各种可能引起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风险判断,从而制定相关的防范策略,以便于风险出现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范风险也可以通过增加风险周转资金来实现,加大对资金的回收,确保拥有足够的预算资金,降低资金调度难度,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对财政经济带来的危害。在此,新项目必须以偿还外债的能力来确定,对于无法按时偿还外债,有拖欠外债前科的相关单位所提出的新项目应不予通过。财政局要对外在外债进行重新划分,采取分层次、分类型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涉及公益性的偿还项目则是要纳入总的财政预算的管理工作中,严格地进行预算相关工作的管理,并设立专门的公益性项目偿还准备金,以确保能够及时偿还外债。最后,加强对金融性企业的财务方面的监管和对财政局内部的所有财政资金的监管,加强管理力度,维持资金的科学、规范性的运作,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财政经济的损失,全方面地降低财政资金的风险。

结 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财政的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财政发展的机遇。财政局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管理、支出、综合财政等方面进行改革,针对资金在运行中可能遭遇的种种风险进行预测,并且做出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以解决财政资金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达到确保财政顺利发展的目的。通过对传统的制度进行改革,确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财政运行水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中元.财政信息公开机制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赵兰英.深化财政改革 提高财政运行水平[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