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长江革命”思想探析
2019-06-09双立珍
【摘 要】 宋教仁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宪政之父。他的“长江革命”思想最早萌芽于漳江书院求学时期,后在总结同盟会早期革命失败经验的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在长江流域各省同时大举,然后大举者也;在总结葡萄牙革命经验基础上宋教仁又提出革命速胜三原则。中部同盟会的成立正是为推动这一革命方略实施而成立的。“长江革命”思想是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昌起义的成功是中部同盟会领导和“长江革命”思想指导下的杰作。
【关键词】 宋教仁;“长江革命”;中部同盟会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在宋教仁先生遇害105周年之际,央视《革命英烈谱》称宋教仁为“中国宪政之父,民主革命先行者”,为我们重新审视宋教仁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新视角。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们对中国革命倾注满腔热血,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革命思想,并积极联络会党及至新军开展武装起义,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灭亡的丧钟,最后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篇章。但是,在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对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方略并不一致,而且同盟会内部分歧也日益尖锐,一部分会员脱党另组他党,最后同盟会组织形同虚设,为此,宋教仁等在上海组建中部同盟会,以“长江革命”思想作为武装斗争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方略,并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宋教仁组建中部同盟会评价是否定的,认为它是一种分裂行为,对宋教仁主张的“长江革命”思想更是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对宋教仁“长江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与中部同盟会的作用进行探析。
一、宋教仁“长江革命”思想的萌芽
过去对宋教仁先生的“长江革命”思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研究者尤其本地学者对宋教仁的“长江革命”思想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关于宋教仁“长江革命”思想研究者表述略有不同,有称“长江革命论”者,也有称“长江流域革命”方略者,但内容皆源处于1910年宋教仁提出的“革命三策”。
在纪念宋教仁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有论者认为宋教仁的“长江革命”思想早在桃源漳江书院求学时就提出来了。[1]依据是宋教仁与同学登漳江阁时纵论天下:“中国苦满政久矣!有英雄起,雄據武昌,东扼九江,下江宁,北出武胜关,断黄河铁桥,西通蜀,南则取粮于湘,系鄂督之首于肘后,然后可以得志于天下。”[2]此论值得商榷。其一,宋教仁是1899年春入漳江书院学习的,此时湖南特别是地处湘西北的常德,革命思想影响廖廖,倒是维新思想比较活跃,当时省城长沙有时务学堂,南学会,常德府设立了明达学会,特别是明达学会,距宋氏乡里不过百里,风声所播,耳濡目染,宋教仁接受维新思想影响有可能。此外,唐才常自立军密谋起义,湘西一带组织者陈犹龙曾发展宋教仁为秘密会员,宋此时受维新思想影响较大。其二,宋教仁家学渊源对他的影响就是祖上传承的“反清复明”的民族主义思想,漳江书院对宋影响较大的两位老师黄寿彝、瞿方梅,一个精通宋学,富有民族思想,一个既通晓传统学问,又熟悉西学尤其是法律、政治,在这样的老师影响下,有助于宋教仁爱国思想的形成,有助于宋接触维新思想开阔视野。其三,据其同学回忆,宋在书院学习期间,不喜八股科举,“平日喜兵刑名法舆地诸籍”。[3]他的老师说他当时“专力地理、上下沿革,尤所注意,形势塞阨。”[4]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具有民族思想而又喜好军事地理的青年学生,纵论天下大势是情理之中的事,最多说明此时宋具有反满民族思想。因此,可以说在漳江书院求学期间,宋教仁的思想它为后来提出“雄据武昌”的“长江革命”思想奠定了基础,是“长江革命”思想的萌芽。
二、宋教仁的“长江革命”思想是在总结同盟会早期革命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03年宋教仁进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学习,这一年是他投身革命的标志。随后他和黄兴等在长沙创办华兴会,担任副会长。1904年华兴会组织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并创办了留学生中第一份不分地域的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1905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结识了孙中山,并支持孙中山筹建了中国同盟会,先后担任同盟会司法部检事长、代理庶务,成为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07年他还潜回国内创办了同盟会辽东支部,通过调查撰写了《间岛问题》一书寄往清驻日公使,“清政府得之,间岛交涉,得以不败”。[5]在日本,宋教仁一方面协助孙、黄主持同盟会会务、襄办《民报》,积极宣传革命;另一方面,他先后就读日本东京政法大学、早稻田大学,潜心研究西方宪政制度,成为当时系统了解西方宪政制度的第一人。
在同盟会成立后,孙、黄主要精力放在海外宣传革命集聚革命力量,筹集资金,购买枪械,先后在我国南方及两广边陲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孙中山的进攻策略是“先夺取广东,次取广西、云南,然后就可以占领南部七省。长江流域和华北平原各省也会纷起响应,进而实现夺取全中国的革命目标。”[6]1906年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从1907年至1911年领导革命党人在南方先后发动了八次武装起义。其中前六次起义主力是会党,由于缺乏严密组织和训练,战斗力不强,均以失败告终。1910年2月以新军为主力的广州新军起义又因“准备不足、计划不周”,[7]最后因孤立无援而失败。此后孙、黄又策划了1911年广州起义即著名的黄花冈之役,宋教仁应黄兴之邀参与了此次起义的组织工作并在斗争中负伤,为革命抛洒鲜血。
孙、黄领导的南方起义的失败,尤其是广州新军起义失败,死难被捕人员达三百多人,[8]革命精英死伤惨重,这一切促使宋教仁对孙、黄领导军事斗争的策略进行深刻反思。宋教仁、谭仁凤与当时来日本的另一重要革命党人赵声商议把革命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并酝酿成立中部同盟会。1910年5月,宋 、谭召集在日本的11省区同盟会分会负责人会议,在会上,宋教仁提出了著名的“革命三策”即上策为中央革命,中策为长江革命,下策为边陲革命。经与会同志讨论:“上策稍难,下策已行之而败,中策者在长江流域各省同时大举,然后大举者也。卒决议实行中策”。[9]“长江革命”思想正式确立并付诸实践。9月,在总结葡萄牙革命经验基础上宋教仁又提出革命速胜三原则:“一、革命之时宜神速而短(不可久事战争);二、革命之地宜集中而狭(宜于中央);三、革命之力宜借用旧政府之所恃者(用政府军队)使为己用,而得事半功倍之效。”[10]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长江革命”思想。因此,宋教仁的“长江革命”思想是在总结同盟会早期革命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长江革命”思想的历史地位
从宋教仁提出的“长江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既源于宋教仁早年对中国历史地理尤其是军事地理深入学习思考,也是对孙中山、黄兴南方革命策略及实践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事实证明,后来中部同盟会正是按照这一思想在两湖特别是武昌开展革命的组织发动工作,并取得武昌起义的胜利,为中华民国建立,推翻清王朝奠定了基础。因此,有学者说武昌首义取得胜利是宋教仁“雄踞武昌”的长江革命思想初步实现,[11]“长江革命”思想是推动武昌起义成功的指导思想。长江革命思想虽然与孙中山民主革命方略的某些具体做法有差异,但他们坚持民族民主革命的目的是一致的,在中国民主革命没有现成经验仿效借鉴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实际,提出不同的斗争策略尤其是在孙中山、黄兴南方边陲斗争策略失败的情况下提出“长江革命”思想,不仅没有分散革命力量导致革命党的分裂,相反促成了武昌起义的成功,因此应当把“长江革命”思想看作是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把它和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对立起来。
四、中部同盟会与“长江革命”的关系
1910年5月,宋教仁、谭人凤等人在检讨孙、黄南方武装起义失败的过程中就着手酝酿成立中部同盟会。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宋、谭在两湖革命形势发展的鼓舞下,联合陈其美、居正等人于同年7月31日在上海四川路湖北小学召开中部同盟会成立大会,正式宣告中部总同盟会成立。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在宋教仁研究中把宋教仁等组织成立中部同盟会看作是“分裂”行为,认为它削弱了革命力量,是一种分裂行为和宗派主义的表现。如前所述,宋教仁“长江革命”思想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地时利的优势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宋、谭等人领导的中部同盟会的组织策划和推动;其次,中部同盟会的成立本身是中国同盟会国内建立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要求,同时它奉同盟会为宗,接受孙、黄的领导。虽然中部同盟会与中国同盟会在组织架构上不同(一个是总理制,一个是议长制),主要体现了孙、宋在民主宪政思想的差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对革命实现的途径策略等有不同认识和主张是必然的,正如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人主张学习苏联的中心城市革命,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探索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等,究竟哪种主张更适合中国革命,必须经过中国革命实践来检验,不可能有先知先觉者,只能是谁的主张更适合中国实际。有一个时期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正确主张被当作右倾逃跑主义加以批判,实践证明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唯一正确道路。因此,武昌起义的成功是中部同盟会领导和“长江革命”思想指导下的杰作,也是宋教仁在辛亥革命整个革命活动中除为民主宪政献身外最突出的一次革命活动。
【参考文獻】
[1] 韩隆福.略论宋教仁”长江革命”的思想:宋教仁研究论文集[C].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41-51.
[2][9] 宋教仁日记[M].中华书局,2014.10.354.355.355.
[3] 我之历史前序.宋渔父遗著[M].(中国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
[4] 瞿方梅.哭宋先生之哀声[N].民立报,1913.4.25.
[5] 徐血儿编.宋渔父[M].上海书店,1991.
[6][7][8] 尚明轩.孙中山传[M].北京出版社,1981.第二版:124.131.131.
[10] 宋教仁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7. 252.
[11] 韩隆福.蒋翊武与长江革命[J].武陵学刊,2014(1)12-15.
【作者简介】
双立珍(1965—)男,湖南汉寿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宋教仁研究和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