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驱动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江西高校的调查
2019-06-09侯俊华
赵 玉,侯俊华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南昌 330013)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端人才的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但自2003年研究生扩招以来,招生规模的膨胀也导致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为了解决研究生培养质与量的矛盾,同时满足社会对高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研究生教育实施了“学术型”和“专业型”双轨制教育模式。相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突出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但通过与美、日、欧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国际一流高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等方面[1]。如何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校的调查,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角度探讨影响其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为导师指导研究生提供参考。
二、理论基础与待验证假说
(一)政策与创新
政策通过改变竞争水平或影响资源配置方式对创新起着重要作用[2]。高校通过出台对创新的奖励政策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高校科技创新[3]。政策变量既可以直接影响创新,也可以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个体的创新[4],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因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变量的作用[5]。参与知识创新的主体具有异质性导致了不同学生对创新支持政策的评价是不同的[6]。由于影响创新的变量不是政策本身而是主体对政策的感知,因此创新支持政策的效果会因主体感知而异,其管理学启示在于政策供给方要根据创新主体的异质性来调整创新驱动政策[7]。政策可以减少创新过程面临的不确定性。受到创新政策的激励,预期主体会有一个正向的行为响应。由此,提出如下假说:
H1:政策感知正向影响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社会支持与创新
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所能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无偿帮助的总和。研究生在创新过程中得到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同学、导师和外部专家[8]。研究生与导师、同学以及外部专家建立良好的学术网络,可以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9]。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0]。同学和导师提供的支持越多,越能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这种高主观体验支持感知的研究生会积极评价科研创新工作,自信能应对与解决各种困难,有毅力持续行动以达成期望目标[11]。当遇到创新障碍时,同学间的合作与互助有利于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突破创新瓶颈[12]。外部专家支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同一研究领域内隐性知识的共享[13]。研究生可以通过外部专家获取支持其创新行为的优质资源,从而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14]。由此,提出如下假说:
H2: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个人主动性与创新
个人主动性是指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不懈地克服障碍和挫折并追求新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15]。具有主动性人格的人在工作中会采取积极主动行为改变周围环境,可能更易于表现出创新行为[16]。学生的个人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呈正相关,而创新氛围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17]。个人主动性强的学生能有效地借助导师的帮助,积极去从事创新活动,而个人主动性弱的学生很难适应环境变化,在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更容易放弃[18]。在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中,学生的个人主动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19]。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个人主动性越强,其创新能力越强;
H4:个人主动性越强,政策感知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越强;
H5:个人主动性越强,社会支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越强。
三、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一)变量测量
创新能力的测量采用了Zhou和George开发的量表[20],并结合国内研究生教育现状做了适当调整。该量表包含“在思考问题时,我的头脑中经常涌现出新的想法”“遇到学术问题时,我能求新、求变、求异”等共8个题项。该量表由受访者自评。
社会支持参考了Chiu、Hsu和Wang开发的量表[21],并结合国内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现状做了适当调整。学术型研究生社会支持量表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导师指导和外部专家4个维度,包含22个题项。如“我周围的同学关心和帮助我”“我花很多时间和我的导师交流”“我的科研工作因为外部专家的帮助变得容易”等。该量表由受访者自评。
在政策感知测量方面,首先通过走访收集被调查单位现有的研究生创新支持政策,制作成5点式Likert自评量表,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然后在预调查时抽取部分研究生做出评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了“学校的研究生科研奖励制度让人满意”等7个题项。最后由学生自评来测度研究生对学校创新政策的感知。
个人主动性变量的测量采用Frese等人开发的量表[22],共7个题项。如“我会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当出现错误时,我会立即寻找一个解决方案”“我会超额完成导师安排的任务”等。该量表由受访者自评。
除以上变量外,本文将研究生的年龄、性别、专业、年级、是否有工作经验等作为控制变量。
(二)数据收集
江西省2016年共有16所研究生招生培养高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2016年江西省在校研究生人数为30 344人,其中女性研究生15 775人,略高于男性研究生人数;在职研究生人数为8 399人。课题组在2016—2017学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江西省排名前十的高校中抽取了5所高校,其中研究型大学抽取2所,教学研究型大学抽取3所,正式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6份,剔除漏答率高的问卷后共获得376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4.95%。其中女生193人,男生183人;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142人,无工作经验的研究生232人;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181人,理工类专业研究生195人;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研究生186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研究生190人。样本性别比例与总体的性别比例基本吻合。样本的平均年龄为24.27岁(标准差为1.32)。
四、实证分析
(一)可靠性检验
本研究采用SPSS 24.0分析数据。表1报告了各量表的取样适当性指标KMO值、相关矩阵的Bartlett球形检验值、量表稳定性和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值。统计指标显示量表信度很高,并且适合提取公因子,做进一步分析。
表1 量表的可靠性检验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对调研所得到的4组量表数据分别做因子分析,并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见表2)。采用最大方差法对指标做旋转,并观察公因子对各指标的支配情况。创新能力量表、政策感知量表和个人主动性量表各保留了1个公因子。社会支持量表保留了4个公因子,根据其支配的题项分别命名为外部专家因子、师生关系因子、导师指导因子和同学关系因子。
表2 因子分析结果
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因子作为因变量,将其他6个公因子作为解释变量。首先采用分层回归向模型中加入变量,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然后分别根据性别、专业和工作经历等变量分类回归并作对比分析。将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专业等作为控制变量。类别变量赋值规则为男性=1,女性=0;人文类专业=1,理工类专业=0;有工作经历=1,无工作经历=0;研究型高校=1,教研型高校=0。模型1为仅加入控制变量的基准模型,模型2加入了主效应因素,模型3加入了调节效应因素。表3报告了3个模型的回归结果。从控制变量来看,年龄大的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更高;理工类学生创新能力高于人文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人文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高于教研型大学人文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主效应分析来看,外部专家、政策感知和个人主动性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3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分别为个人主动性>外部专家>政策感知。从调节效应分析来看,对于个人主动性越高的学生来说,政策感知和同学关系对其创新能力提高的贡献越大。
表3 模型分层回归结果
注:*表示10%的显著水平,**表示5%的显著水平,***表示1%的显著水平
表3的结果部分支持了前文提到的假说。在模型3的基础上,表4报告了不同特征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将有利于研究生培养单位设计个性化和针对性更强的培养方案。从表3和表4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来看,尽管拟合方程的R2较小,但是F检验表明方程拟合是显著的。
性别的分类回归表明,年龄大的男性研究生创新能力更高,人文类专业男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显著低于理工类专业男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教研型大学男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显著低于研究型大学男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高校和专业的交互变量来看,研究型大学的人文类专业男性研究生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另外,导师指导和政策感知对男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正向影响。对于女性而言,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高校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异并不显著。同学关系、外部专家和政策感知对女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正向影响。对于个人主动性越高的女性研究生来说,政策感知和导师指导对其创新能力的提高贡献越大。
表4 模型分类回归结果
注:*表示10%的显著水平,**表示5%的显著水平,***表示1%的显著水平
专业的分类回归表明,研究型大学人文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高于教研型大学人文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研究型大学理工类专业研究生与教研型大学理工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差异不显著。人文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受到政策感知和个人主动性影响,而理工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受到导师指导和外部专家的影响。在调节效应方面,对于人文类专业研究生而言,个人主动性越高,政策感知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越大;而对于理工类专业研究生来说,个人主动性越高,同学关系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越大。
有无工作经历的回归表明,对有工作经历的学术型研究生,外部专家、政策感知和个人主动性对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贡献。而对于无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外部专家和政策感知的影响不显著。这部分人的个人主动性越高,政策感知、同学关系和导师指导对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就越大。
高校是否研究型大学的回归表明,在研究型大学中,同学关系、政策感知和个人主动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贡献,并且个人主动性越高,导师指导对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就越大。在教研型大学中,人文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低于理工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这可能与教研型大学的学科发展导向和资源在学科间的不平衡配置有关。在这类大学中,导师指导、外部专家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贡献。研究生的个人主动性越高,政策感知和同学关系对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也越大。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层和分类回归,本研究探讨了社会支持、政策感知和个人主动性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个人主动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
1.社会支持因素正向影响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同学和外部专家的支持都可以显著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研究发现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人而异。导师指导对提升男性研究生、理工类专业研究生和教研型大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直接的效果。而对于女性研究生、无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以及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群体来说,个人主动性越强,越能从导师指导中获益。
2.感知度高的创新政策有助于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政策感知正向影响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但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其影响的力度不同。创新政策因素对男性、人文类专业研究生、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以及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影响显著。这可能与其他研究生群体对政策感知度偏低有关,也可能是政策对其他群体的激励效果不显著。
3.个人主动性越高,创新能力越能得到更好提升
个人主动性是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贡献最大的因素。除了直接作用于创新能力之外,个人主动性还可以提升政策感知、同学关系和导师指导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但个人主动性的作用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男性研究生、理工类专业研究生以及教研型大学的研究生而言,个人主动性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这些群体的组内个人主动性差异较小所致。
综上所述,同学关系、导师指导、外部专家、政策感知和个人主动性等因素会影响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这些影响的强弱与学术型研究生的个人特征、专业以及高校类型有关。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政策制定者和导师而言,因人施教并制定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一)提升研究生在科研中的个人主动性
导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支持研究生定期举办小型学术沙龙,积极与学生讨论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研究兴趣做自由的学术探索。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设置可供研究生自由申报的课题,以独立申请和承担创新项目的形式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主动性。同时,相关奖励政策应向个人主动性高的研究生倾斜。
(二)发挥社会支持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发挥导师指导、同学合作和外部专家支持在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导师应在科研团队中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强调团队协同创新的重要性。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支持研究生访学,鼓励研究生与校内不同课题组的互动和合作。研究生培养单位应鼓励研究生跨专业组队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大赛;督促导师做好研究生指导工作,提高导师指导的积极性;设置导师个人指导和导师组共同指导相结合的制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定期邀请校外专家为研究生授课、举办讲座并参与研究生开题和答辩;建立校际研究生互换、互访和互修学分制度,为学生接受外部专家的指导提供更多的平台。
(三)提高研究生对创新政策的感知度
建立“鼓励创新、支持探索、包容失败”的研究生创新保障政策体系。政策应以服务创新为导向来增强研究生的满意度。除了对创新成果的奖励政策外,政策体系还应包括对研究生创新的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政策,以及后续成果转化与应用的保障政策。研究生管理部门还应完善沟通渠道,做好宣传工作。建议邀请研究生代表参与相关创新政策的论证和修订,并在新生入学时加强对创新政策的宣讲。
(四)因人施教,制定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性别、专业、经历识别研究生对教育的有效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专业特色向其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和指导。对于人文类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一方面,应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指导,做好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进度的跟踪管理以及定期检查;另一方面,应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访学和参加学术交流。对于理工类专业研究生来说,应更加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科研主动性,在培养计划中布置团队型任务,要求其至少独立申请一项研究生创新项目,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在科研中做出自由的学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