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储液囊给药联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成功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3例并文献复习
2019-06-08崔阳杨建军王丹妹
崔阳 杨建军 王丹妹
【摘要】目的 探讨经储液囊给药联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发生的3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病例,采用经脑室-腹腔分流管储液囊内给药联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给药,分析该方法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致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3例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5日内均出现高热症状,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异常,一般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应用该方法治疗后均治愈并保留了脑室-腹腔分流管。结论 确定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后,早期行经储液囊给药联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联合全身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对颅内感染的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拔管风险。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颅内感染;储液囊;腰椎穿刺;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积水最常用、简单及有效的方法,但据国内报道,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高达6.5%~23.5%,感染相关病死率更是高达20%,已成为影响手术疗效及患者康复程度的一项重要因素。
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科采用了经储液囊给药联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并联合全身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3例VPS后颅内感染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并保留了脑室-腹腔分流管,避免了再次手术,现将治疗方法并选取1例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典型病历报告
患者男,63岁,主因颅脑外伤术后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4个月入院。患者2017年11月24日因车祸后意识障碍于当地医院行左额颞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于2018年4月行左额颞颅骨修补术。近4个月以来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抽搐,于当地医院复查头部CT示:手术后脑积水;现为求进一步治疗转来我院。
1.2 發病及治疗过程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三日出现高热,体温39℃,颈抗(+),并出现小便失禁,血常规大致正常,血培养结果阴性,行腰椎穿刺后脑脊液常规示:颜色:淡黄色;透明度:轻度浑浊;蛋白:弱阳性;白细胞总数:400 mm^3;分类:单核19%,多核81%;脑脊液生化:氯:117 mmol/L,葡萄糖:2.6 mmol/L,脑脊液蛋白:1.31 g/L;一般细菌培养为阴性。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稳可信)1.0 g静滴,2/日抗感染治疗。发病一周内每日行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取注射用万古霉素(稳可信)0.5 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抽取15 ml进行鞘注,同时从储液囊内缓慢抽出脑脊液20 ml后,注入相同浓度万古霉素溶液10 ml,该过程执行严格消毒无菌操作,1/日,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脑膜刺激征症状减轻后改为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后鞘注1/3日、储液囊抽液后注药1/日。治愈标准:(1)患者感染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至少1周;(2)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大致正常;(3)连续3次脑脊液培养结果为阴性。
2 结 果
确定术后连续5日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高热,体温最高达39.3℃,最低37.2℃,呈下降趋势,无腹痛及腹膜刺激征等腹部症状,第6日患者体温降至36.8℃,并未再出现高热。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果见表1,脑脊液压力从220 cmH2O恢复至110 cmH2O,常规、生化均正常,症状好转后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无感染复发。
3 讨 论
颅内感染作为VPS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治疗不当,往往会造成感染的迁延不愈或患者死亡[1]。VPS后确定颅内感染通常需要拔出分流管,同时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治愈后行二次手术。此方法后感染往往能得到有效控制,分析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脑室腹腔分流管的内部结构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场所,并大大降低了细胞免疫功能[2];(2)有文献报道,VPS后感染时致病菌能在分流管上形成连续的生物膜,这种生物膜能保护细菌免受抗体、白细胞及抗生素影响,因此拔除引流管后能大大提高感染的治愈率。我们通过经储液囊给药联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的方法,使脑脊液通路得到充分的抗感染治疗,再联合全身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减少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的经济负担,为该类病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3]。
参考文献
[1] 郑 虎,张红波,袁辉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16例保守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13(8):495-496.
[2] 周加华,张 伟,秦怀洲,等.经分流管储液囊脑室给药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8(4):336-339.
[3] 吴分浪,关则俭,陈盛勇,等.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20例诊治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9(7):615-617.
本文编辑: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