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9-06-08辛斐斐

重庆高教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资本大学生研究

辛斐斐

(青岛大学 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 青岛 266071)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牵涉普通家庭的幸福与利益,也直接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究竟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其作用机理是什么?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同时剖析相关研究的局限及不足,探讨研究的未来趋势。

一、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检索“中国知网”发现,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以“大学生就业”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均以每年数百篇的增幅增加。为了聚焦研究,本文选取主题为“人力资本”并含“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资本”并含“大学生就业”,选择CSSCI来源期刊进行精确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8月4日,剔除重复文献及无关文献,筛选出文献共163条。

从已有研究的关键词看,“就业”是核心词汇,具体包括就业落实率、就业概率、就业结果、就业获得、就业质量、就业机会、就业绩效、职业选择、工资收入、工资溢价、起薪、初始工资、最低工资等,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大学生就业的内涵。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也成为高频关键词。

在本文选定的研究文献中,实证研究占了大半。实证研究的优越性在于通过科学的调查、大量的一手数据,严谨的计量模型,清晰地反映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因素及机制,研究结论客观,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也顺应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为全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图1来看,以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为视角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论文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2年,徐晓军发表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这是我国第一篇主题同时包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的学术论文[1]。该文从社会资本出发解析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视角独特,在当时的学术界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后来的大学生就业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004年,郑洁发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2],这是迄今为止相关主题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将近400次,下载次数多达6 000余次。该论文选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代表社会资本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这也是学术界较早使用量化方法探讨研究主题的学术论文,其研究方法也为随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1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发表文章的时间趋势图

2009年和2012年是截至目前发表该领域CSSCI论文数量最多的年份,均为21篇。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论文数量的增多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反映出学界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密切关注及回应。

在经历了2015年的低谷后,2016年又出现了一个研究的小高峰,相关CSSCI论文达到13篇。仔细分析发现,研究焦点从“就业率”转向了“就业质量”,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的内涵,研究更有深度。此外,研究更为细分,聚焦“女大学生就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等问题,这也折射出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方向发展的精细化。

从研究力量分布来看,发文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机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如图2)。可以说,上述机构是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研究的主力军。论文数量最多的4位作者亦是来自上述机构,其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黄敬宝发文12篇、北京师范大学的孟大虎、苏丽锋、乔志宏分别发文5篇、5篇和4篇。

图2 发文数量机构分布

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回顾

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角度出发,已有文献主要沿着以下3条思路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研究。

(一)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有效解释了人力资本对个人收益的积极作用,人力资本概念也由此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大学生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自然受到关注。围绕人力资本的不同方面,我国学者就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多数研究认为学业状况可以作为人力资本水平的测度指标。然而,选用何种学业状况变量来体现人力资本水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较为常见的变量包括以下几个:

1.学历层次

在研读国内学者的相关文献时,我们发现学历层次通常被视作人力资本最为核心的变量。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市场更加认可反映群体差异的学历因素,这也充分验证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即人力资本有助于增进个体的就业概率。

2.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学习成绩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在实证研究结果中并不一致。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对于求职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3],但学习成绩对起薪有显著影响[4]。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异,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用人单位在寻找合适员工时更为关注面试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业成绩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方面,现实中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成绩不能对就业起决定作用;二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成为教师们的普遍感受,为了让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一些教师采取了考前“放水”、降低试卷难度等做法,使得学业成绩的含金量降低。尽管如此,学业成绩仍然不失为人力资本观测的指标,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因此,在研究大学生人力资本水平时,政治面貌、社团及兼职经历等常常也被纳入指标范围,以更为全面地展现学生真实的人力资本水平。

3.学校特征

还有学者将学校特征当作人力资本因素,考察如学校性质、学校声誉、学校层次等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学校特征对求职及起薪的影响并不相同[5-7]。学校特征是否仅仅体现了学生的人力资本水平,这个问题目前还很有争议。事实上,学校层次既是学生个人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可以作为人力资本指标,同时通过学校所积累的校友资源等也是社会资本因素。正因如此,孟大虎指出,学校类型是一个双重因素,将学校特征视为人力资本变量的研究设计值得商榷[8]。

4.其他变量

此外,获过奖学金、英语四六级成绩、实习兼职经历等也可以作为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代表变量。需要注意的是,学历层次、专业成绩和上述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高度相关性,如果同时放入回归模型,可能产生多重共线性。为此,岳昌君在研究中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两个有关学业状况的因子,即专业学习成绩、知识面和实践能力[9],有效地克服了上述问题。

(二)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作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回应,社会学家Bourdier(1986)、Coleman J (1988)、Lin nan(1999)将人们的社会互动和关系纳入资本的范畴,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社会资本被视为个人拥有的、能够动员的关系网络,对社会资本的有效运用能提高个人预期收益,改善社会效率。在西方发达国家,半数以上的求职者会利用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寻找工作,以降低成本,提高学用匹配程度[10]。社会资本对收入的正向影响在其他的研究中也得到了有力的支持[11-15]。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有何影响?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充分。已有研究通常从以下3个维度展开讨论。

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衡量社会资本的最常用指标,已有文献多选取家庭收入、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工作单位类型、父母的职业类型等变量进行分析。作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其社会关系网络十分简单,家庭背景无疑是其拥有的重要社会资本。此外,家庭会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职业期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社会资本水平越高,毕业生初次就业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强大的家庭经济后盾增强了毕业生的求职信心,因此大学生更有可能推迟就业,更愿意选择企业单位就业,对月薪起点的期望值更高[2]。此外,父母的政治资本也被视作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变量,显著影响着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如胡咏梅的研究发现,“官二代”大学生进入公有制单位的机会是“非官二代”学生的1.417倍,党员父母对子女进入公有制单位有积极影响[16]。陆学艺更是提出了“干部子女更易当干部”的命题,这也充分显示了干部家庭社会资本的强大作用。同时,父母越是接近政治、文化和经济权力核心,“家庭”这种社会资本的作用越强、越持久[17]。

因此,家庭社会地位对于多数大学生就业显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趣的是,对北京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收入水平、职位等级不存在显著性影响,大学期间积累的社会资本与上述职业发展成就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18]。研究形成这一结论的原因,我们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先赋型社会资本和自致型社会资本。所谓先赋型社会资本,主要指经由父母、亲戚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形成的资源;自致型社会资本则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通过投资或交换的方式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及新的社会资源。在先赋型社会资本较为缺乏的情况下,自致型社会资本作用力上升[19]。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其所拥有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师生关系,都是十分重要的自致性社会资本,其对毕业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家庭背景这一先赋型社会资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难理解有关家庭背景的变量解释力较弱的原因了。

大量文献在分析社会资本时,将家庭背景视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但应用上述指标必须注意3个问题:一是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并不代表其在择业时就会动用这些资本。为了更为确切地了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实际使用的社会资本状况,陈宏军在研究中设置了包括“与关键帮助人的熟悉程度”“与关键帮助人的联系频率”“关键帮助人的数量”等指标,很好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控制[20]。二是良好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也会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教育条件,相应地,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也会提高。这一作用机制在谭远发的研究中得以明确阐释:父母的政治资本会促进子女人力资本的积累,而“官二代”则将这一教育优势转化成了职场优势[21]。三是家庭背景是否仅作为社会资本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就充分说明了基因遗传的核心作用,换言之,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基因的特性,比如“聪明”“勤奋”等特质,而这些特质对于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会产生深远影响。

2.生源地

除了家庭背景这一个体性特征,从群体角度考察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也十分必要。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讲,对比由于生源地不同所导致的大学生就业差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谢宝国以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的毕业生为样本分析发现,38.46%的城市籍大学生通过家庭帮助而进入党政机关,而农村籍大学生只有7.69%通过熟人帮助进入党政机关[22]。城市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以动用的社会资本特别是先赋社会资本优势明显,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本通常集中在农村和城市非正规部门,其社会资本无助于其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显然,由于生源地不同所导致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明显差异,这一差异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学生在就业获得方面的鸿沟[23]。

3.关系强度

还有学者就社会资本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在西方国家,弱关系更加有助于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工作。但苏丽锋则得出了与西方国家完全相反的结论,在工作机会获得以及能否进入国有单位方面,强关系作用更为明显[24]。而这一结论完全可以从我国的文化、习俗方面找到合理的解释。我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人情”“关系”对于就业机会至关重要,因此“萝卜招聘”现象时有耳闻。人情、关系的存在使得那些来自落后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大学生沦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在就业时处于劣势。这也警示我们需要进一步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建立公平、透明的招聘制度,为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可见,利用社会资本的“关系网络”,无论是父母、亲朋等先赋型社会资本,还是师生、同学等自致型社会资本,都能有效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途径,提高就业成功的可能性。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实践实习活动,主动拓展交往范围,有意识地积累个人的社会资本,从而提升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地位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孰轻孰重?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性因素。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初入社会,其原始社会资本十分贫乏,人力资本是其唯一可以调动的资本类型[25]。相关学者对下岗职工再就业进行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对下岗职工而言,“关系”这类社会资本仅仅是再就业的敲门砖,而人力资本不仅是入职的敲门砖,决定下岗职工能否实现再就业,甚至还关系到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26]。另一方面,伴随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个人能力将成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唯一标准,而社会资本这种非正式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将逐步缩小。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常态,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这是由于高校规模扩张后,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27],使得关系对工作找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学者还提出了“超社会资本”概念。但“超社会资本”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资本,而是在政务信息不公开以及监督机制缺位的情况下,能对社会资源任意占有和支配的一种资本。超社会资本带有浓厚的行政权力色彩,能量巨大。在超社会资本面前,人力资本完全“失灵”,只有在超社会资本不存在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因素方可发挥作用[6]。显然,如果无视社会关系、“超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公平的就业环境将难以形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势必受到削弱,“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点将再度兴起。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尤其是在人力资本较低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可以对人力资本起到适度的补充作用。也就是说,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1,6,28]。相关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论点,即社会资本对大专生和本科生就业落实率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但是对硕士和博士的就业落实率没有显著影响[1]。还有学者将本科视为学历的临界点,认为在本科以下,社会资本的就业贡献率大于人力资本,而在本科以上则刚好相反;同时,伴随整个社会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就业中的人力资本临界值也将由中专、大专提高到本科,在不久的将来临界值甚至会提高到研究生水平[29]。

综上所述,在目前我国地区分割、行业分割和城乡分割的背景下,绝大多数研究均证实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需要个人、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对大学生来讲,学习是大学生的分内事,努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主动构建个人的社会资本是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其次,从制度层面规范招聘程序,需要消除 “内部人”特权[30],建立并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再次,需要正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本引致的就业不公平,营造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和谐氛围。

三、反思与展望

(一)对现有研究的反思

已有研究在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提升以及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

首先,社会资本的定义过于狭隘。社会资本可以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国内研究更关注大学生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对其就业的影响,鲜见宏观层面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群体就业影响的研究。而西方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尝试。如Arnorsson选取社会信任、家庭信念、参与志愿活动等变量代表社会资本,研究欧洲国家青年的失业现象,发现社会信任、共同的价值理念与较低的青年失业率之间是正相关关系[31]。Mary考察了日本学校的制度性社会资本对青年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制度性社会资本也给日本学校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32]。显然,如果仅从社会资本的微观层面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忽视宏观社会资本的作用,就会得出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政策结论。

其次,调查数据的时间节点需要调整。大量实证研究在确定大学生就业与否时,调查时间往往设定为6月份毕业生离校前。显然,这一时间节点对于调查研究、获取数据来说更为便利。但实际上,在这一时间节点未能就业的相当多的学生并非不能就业,而是抱着“等等看”的态度,试图寻求更为满意的就业机会。事实上,毕业生离校后的七八月份是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旺季,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高峰时间段,相当多的大学生会在离校后的这段时间内相继找到工作,如果过早得出结论认为部分大学生失业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将6月份设定为毕业生就业与否的时间,只能说明社会资本或人力资本有助于学生较早落实工作或者较早找到满意工作。但如果将调查时间延至9月份,或者开展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再次,研究结果的可比性不强。如前所述,已有研究在指标选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差异。同时,即使是相同的指标,由于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不同,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风笑天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研究者未能系统梳理前人的成果,不同研究之间缺少借鉴与参考[33]。没有继承就没有批判,不同的研究之间相互隔离,自说自话,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发展。众所周知,学术交流有助于学术思维和视野的开拓,是迸发思想火花、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全面回顾已有研究成果,借鉴、吸纳已有成果的价值界定、研究思路及方法,以使未来研究与既有研究具有可比性,也能保持与已有研究对话的可能性。

(二)未来研究展望

必须肯定的是,近20年来国内有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部分研究具有新颖的研究视角,其结论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颇有启发。在对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后,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深化。

首先,在研究数据的获取方面,利用大数据进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追踪调查,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已有研究多是以课题、项目为平台,通过向国内部分院校毕业生发放问卷获取信息并加以整理,得到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但是,上述数据是否能够全面反映我国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其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显然,大数据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另外,就业内涵有待丰富,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数据亦有待调查。具体来说,就业相关指标不应局限在就业概率、起薪水平上,还应扩展到就业的幸福感、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数据包括信任度、价值信念、志愿者经历等方面。基于大数据理念,设计科学的就业指标、完善大学生就业统计制度、建立大学毕业生信息追踪制度是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其次,在研究的层次上,热门课题的研究深度亟待加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寒门难出贵子”等社会热点问题常常掀起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新高潮,然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和宏观研究层面,对于相关主题细致、深入的研究较为鲜见。以大学生创业为例,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创业政策回顾、国外高校大学生创业经验借鉴等方面,一般性分析居多,而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研究的较少。什么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成功?创业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社交媒体对于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及就业、创业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切实影响我国创新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关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实性问题。再以“寒门难出贵子”社会现象为例,如何通过政策、制度机制的变革减少“寒门”,弥补寒门子弟的社会资本?如何利用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使大学生在就业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同时减弱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影响?显然,增加相关主题的分析深度,是该领域研究需要继续加强的地方。

再次,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急需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目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多采用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尚未从根本上突破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事实上,就业研究不应是封闭的研究话题,它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推动大学生就业研究朝着交叉学科的方向纵深拓展。

猜你喜欢

资本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资本策局变
大学生之歌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