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机会识别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2019-06-08甄月桥
甄月桥,沈 婷,钱 昆
(1.浙江理工大学 机关党委, 杭州 310018; 2.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上海 20003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到21世纪中叶,我国创业教育将逐步构建横向协作体系与纵向学校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驱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1]。“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新时代的最强音,正引领着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2017)》指出,65.14%的大学生对创业有兴趣或较有兴趣[2]。但相较于美国23%的大学生创业率,我国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3%[3]。事实上,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众多,创业机会识别在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而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较弱是造成大学生创业“高意愿、低行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虽在理念、机构、课程、平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部分高校尚未认识到新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应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没能很好地把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对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笔者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整理了2008年以来有关“创业机会识别”的近150篇论文,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机会识别的概念特征、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和中介作用等理论层面,鲜有与高校创业教育相关的实践案例。由于创业机会识别是现代大学生创业的核心能力,而当前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研究又对该能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希望通过介绍浙江理工大学的经验做法,为我国高校构建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思路与借鉴。
一、创业机会识别是现代大学生创业的核心能力
Shane和Venkatarmana在2000年首次提出了“创业机会识别”(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的概念,是指创业者感知、发现、评估和开发商业机会的过程[4],是一个持续调整和适应的动态过程,贯穿于创业活动始终。创业机会识别是连接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5]53-56,是创业过程的关键阶段,也是创业研究的中心[6]。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是创业者在“机会窗口期”所表现出的搜索信息、感知风险、组织策划、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
目前学界较为认可Timmons的机会评价框架,他将创业机会识别要素分为行业与市场、经济性、投资回报能力、团队合作、竞争、有无缺陷、战略性差异和创业者个人特质8类,共53项指标[7]。根据“特征分析模型”(Feature Analysis Models),创业机会识别特征可简化为赢利性和可行性两个维度。赢利性识别是指创业者对行业市场和经济因素等客观情况的感知,包括市场潜力、赢利性和持续性;可行性识别是指创业者对自身特质、资源和能力的主观判断,包括创业精神、关键能力和社会网络[5]35-36。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主要分为3个层面:一是个人特质,包括创业者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能力。其中,创业者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创业识别机会的类型,而自我效能感、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则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效率。研究表明,外向、宜人、严谨、责任心强等性格特征会显著提高创业机会识别的能力[8]。二是先验知识,包括知识结构和创业经验。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过往经验构成了创业者的知识长廊,而拥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人往往能够在市场分析、风险规避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形成一定优势,更快地发现机会,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三是社会网络,包括信息来源和资源利用。创业机会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9],社会网络则是创业者捕捉环境变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创业机会与创业行为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种因素都会通过创业警觉性这一变量影响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警觉性是一种发现潜在创业机会的持续关注能力,会影响创业者感知、发现、创造商业机会的能力和评估商业价值的水平,在创业者识别机会的赢利性和可行性方面均有完全中介作用[10]。
图1 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模型
二、创业机会识别是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短板
与一般创业者不同,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更倾向于能力锻炼,对创业机会的识别通常较为模糊[11]。由于长期处于单纯稳定的校园,以专业学习为主的大学生对商业信息的敏锐度较低,对商业情境缺乏深度思考,对商业机会的预见不准,加之缺少专项训练和实践锻炼,对分析工具的掌握不熟练,导致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不强,难以准确判断商机良莠。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虽在机构设置、课程设计、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行的“重知识轻能力”的人才培养导向和“重理论轻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双创”时代大学生积极创业的发展需求。多数高校尚未树立“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的创业人才培养新理念,没有很好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可以说,创业机会识别已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行为。具体表现为:(1)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且呈现同质化倾向,创业课程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对创业机会识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缺少整体规划。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创业课程“创业机会”模块一般由创业机会的概况、识别及评价、开发机会、市场调研、项目选择、风险防范、创业环境分析等构成,课程内容较为固化,对专业领域的技术、市场和政策等的关注不够,且以理论教学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2)创业实践平台较为分散,平台之间或平台与产业、社会、市场的关联度不高,未形成合力[12]。专业学科竞赛的参与度不高、受益面较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缺少系统有效的创业锻炼,实践经验不足。传统的创业教育强调培养创业家精神和创业意愿,对创业机会识别、市场调研、营销运作、项目管理、商业计划等创业实践教学和训练较为薄弱。(3)我国高校长期关注智力发展,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未利用好校地、校企合作等创业渠道和资源。相对有限的社会网络和尚未整合的支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大学生创业警觉性的形成。
三、创业机会识别需贯穿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始终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秉承120余年来“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办学传统,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将其视为一种主动型、超越式、健人格的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树立“5C”创业教育理念(如图2),即育人为本(Cultivation)、创新驱动(Creation)、深度融合(Cross)、文化引领(Culture)和多维协同(Collaboration),并将创业机会识别为引子贯穿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立足学科专业、面向产业行业,注重专创、科创和产创融合,从教育、实践和服务3个维度构建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探索,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称号,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学生自主创业率位居全国第54位,地方高校第28位。
图2 浙江理工大学“5C”创业教育理念
(一)突出机会认知的创业教育体系
浙江理工大学强调学科专业特色,通过“三创三改一保障”,探索出一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新路径,为大学生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提供知识保障。
1.“三创”选人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
“三创”是指3项举措:(1)在全国率先将创业机会识别作为创新创业特长潜质类别纳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高考招生选拔体系;(2)建立贯穿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对有成熟创业项目的学生,经选拔可免试攻读专业硕士学位;(3)开设专创融合的“创业致远班”和“创业精英班”,依托专业学院学科特色,建立分层分类的“3+1”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选才机制的创新,鼓励更多大学生更早、更积极、更全面地了解创业所需的个人特质和能力要素,充分挖掘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2.“三改”育人才,提升创业机会识别的可行性
“三改”是指3项改革:(1)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一方面,实施弹性学制,设置创业学分,推行学分转换、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改革,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设立专项创业奖学金,对有创业成果的学生在评先评优、免试保研等工作中给予加分,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可在学业有保障的情况下主动寻找创业机会,大胆开展创业活动。另一方面,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专创育人”,将创业机会识别纳入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并细化各专业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2)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构建以创业机会识别为统领,由创业通识课程、创业专业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组成的立体式专创融合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4个学分的必修课程(包括“创业基础”和“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开发”两门课程),每年受益学生4 000余人;设置6个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和5个学分的第二课堂模式,开设各类创新创业课程80余门,形成模块化课程与进阶化课程相辅相成的创业机会识别课程群。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有“创业者特质”“企业家精神”“企业组建与运营”“创业战略与结构”等理论课程,也有“创业政策解读”“大学生创业实务”“互联网背景下捕捉创业机会”“如何玩转孵化器”“创业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撰写”等政策性、时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内容,为大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创业信息。另一方面,强化创业教材和网络资源建设。出版9部创业类教材,其中《创业管理:理论、流程与实践》入选“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创业基础”慕课成为国内首批入驻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创业类课程。(3)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扩大分层分类教学,提高小班教学比例,注重对学生创业素质进行考评。目前,全校分层分类教学课程占比近50%,30人以下教学班占比近35%。其中,“艺术设计类课程E-CO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及其学习模式改革”成果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创业专业课程作为切入点,借助“专业学习+素质拓展”“课堂+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维复合模式,拓展学生关于营销、财务、法律、税收等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行业报纸杂志、创业类网站、专业技术前沿讲座、科技和产业政策报告会等途径,储备创业知识,捕捉潜在商机,进行专业创业和技术创业。
3.以专业创业教师保障学生精准识别创业机会
一方面,实施创业教育师资培养工程。把创业教育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在“青年教师导师制”和“青年教师助教制”中明确创业教育方面的考核标准,每年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和研修,提升创业教师自身识别创业机会赢利性和可行性的能力以及创业教育的授课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师创业教育导向机制。对全校创业类课程进行认定,对承担指导“挑战杯”竞赛、“互联网+”大赛等重要学科竞赛和指导创业孵化园团队任务的教师,给予额外工作量,鼓励教师将创业机会带进课堂。
(二)注重机会开发的创业实践体系
浙江理工大学主张“实践先行,理论支撑”的创业教育理念,倡导“以行动为导向,以经验引导体验”,整合校内外资源,协同打造融培育、训练和孵化为一体的创业实践孵化生态链,为大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提供实践平台。
1.以地方研究院为纽带,精心构建科创融合的产学研用共同体
以地方研究院为纽带,精心构建科创融合的产学研用共同体,形成“一个目标引领、双导师指导、三套机制保障、四位一体协同”的“1234科创协同育人新模式”。其中,一个目标引领是指以帮助大学生识别、评估、开发创业机会为主要目的,引领大学生增强创业警觉性,提升创业能力。双导师指导是指由学校导师和外聘的企业导师共同培养创业人才,双方合作开设课程,共同确定研究课题、指导工作并考核。三套机制保障是指完善人才培养、教师激励和学生激励机制。四位一体协同是指科研团队主导、科研项目承载、创新平台支撑和龙头企业助推的科创融合协同育人体系。该模式将人才培养、企业运作和科技创新融为一体,把学生放到企业一线,充分沉浸在真实的商业情境中,培养其对创业机会的预见、判断和重构能力。该模式运行以来成效显著,以新昌研究院为例,近3年进入该院的学生与企业联合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合作企业工作或在当地创业。
2.以产业行业为依托,在产创融合中孵化创业项目
一方面,建设校内苗圃式众创空间。学校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创业孵化园,目前已实现实验室时间、空间和资源“三开放”,学生可自由进入校内外300余个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平台进行实训实战。各学院则依托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建立院级“创客空间”,培育优秀创业项目。另一方面,打造垂直型众创孵化平台。依托学校特色,汇聚多方力量,与企业、政府合作共建众创孵化平台,推进创业教育与社会接轨,其中“汇梦空间”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通过纵横交织的产创平台,大学生在项目孵化过程中不断获取创业信息,积累社会资源和经验,评判市场潜力、赢利性和持续性,逐步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3.以专业学科竞赛为抓手,开展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构筑院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四层次、进阶式”的创业机会培育与开发平台
为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发现和挖掘商机,学校大力倡导科技创业,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场所,跟着导师进团队、做课题。以拓展学生的社会网络为出发点,积极对接社会资源,成立校友“双创”导师联盟,设立“双创”基地和基金,每年培育经费200余万元,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自由贸易市场、大学生创意集市等“创业实验田”。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及各类专业学科竞赛,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第三次成为“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发起单位,成绩位列全国第27名;近3年学生获省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奖项共1 032个。
(三)强调机会利用的创业服务体系
根据大学生在创业机会识别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学校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从组织、平台和文化3个层面为大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提供专业指导和优质服务。
1.建立由学校、学院、学生组织组成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学校将创业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各学院都设置了专岗来负责大学生创业工作。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KAB(Know About Business)俱乐部、企业家协会等10余个创新创业学生社团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2.搭建创业信息平台和“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
学校通过就业创业网、“掌上就业创业办事大厅”、手机APP平台、就业创业工作QQ群、手机短信和微信平台等及时发布创业信息,定期组织高质量的创业讲座,有效帮助大学生识别创业机会的赢利性,更好地感知和把握行业市场和经济因素的变化。依托学校孵化园,在创业项目论证、融资咨询、财务管理、公司注册、运行管理、项目对接、产权交易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以提升其创业机会的可行性识别能力。
3.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追溯办学历史,挖掘精神气质,学校形成了以“创新浙理”为引领的发展理念,积极倡导创业文化进课堂、进实践、进项目,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抢抓创业机会,勇当创业先锋”的创新创业氛围。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团队“麦仆文创”就是利用学校在红色文化领域的研究优势进行创业,开发的手绘红色景点地图、红色景区旅游语音导航系统,目前估值已超2亿元。
诚然,浙江理工大学将提高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视作创业教育的首要工作,多措并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构建全程化、立体式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一体化、开放式的创业实践孵化体系,以及便捷化、一站式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校双创模式和经验(如图3),但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上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切实加强创业教育内涵建设,结合地方资源、学校文化、学科优势、专业特色等帮助学生感知、发现、评估和开发创业机会,不断提升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图3 浙江理工大学基于创业机会识别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四、基于创业机会识别构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它不是局限于少数学生的创业行为,而是一种更全面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把创业精神融入大学生的血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因此,高校要牢牢抓住创业机会识别这一“牛鼻子”,完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储备创业先验知识
1.在课程设置中构建多元的创业知识结构
高校要根据“开发创业机会—联系个人发展—计划实现目标—通过行动实现创业”的路径来组织教学[13]。既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政策解读、营销网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又要着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统摄想象、概括综合及辩证分析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横向知识、娴熟的工具知识和高效的方法知识,进而快速识别市场机会并转化为创业行为。具体而言:第一,以“创业机会识别”课程为纽带,把创业基础课程、进阶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支持课程等模块串联起来,借鉴MBA模式,加强“机会识别”课程群建设。第二,以创业活动不同阶段、不同业态的创业机会识别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突出体系化的课程设计、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和重实践的课程教学[14]。第三,引入“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15],建立涵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和课程模块。在多学科、多专业的交流碰撞中,帮助学生重构学科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发现创业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培养创业警觉性
管理学专家Peter Drucker认为创业者就是能“寻找变化,积极反应,并把它当作机会充分利用起来的人”[16]。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重点关注经济、社会、技术、市场、政策等变化,从先前的创业经验、政府鼓励发展的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环节、较混乱或不协调的市场、目标客户的需求、产品演化的趋势、技术瓶颈或创新、现有项目的内部扩张、开拓分销渠道等领域挖掘潜在的创业机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警觉性,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机会的赢利性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倡导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适当增加案例教学,模拟创业情境,将理论性较强的创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准先验知识”,从而获得创业体验;采用焦点小组法、头脑风暴法、问题清单分析法组织课堂教学,并通过实验模拟、项目运营、调查研究、会议组织、商业游戏、社会实践、工作坊、实地参观等手段拓展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更好地进行机会可行性识别教育。此外,由于团队协作的主动性对机会识别的潜在利润和附加值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知识共享水平又能有效提升创业决策过程的稳定性[17],因而教师可以通过项目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开展集体研讨和共同学习,在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的同时,锻炼其团队协作能力。
(二)完善创业实践体系,提升机会识别能力
高校要遵循创业教育的规律,立足学科专业,面向产业行业,注重将专创、科创、产创融合,引导大学生在成果交流、情景模拟、项目孵化、社会实践等平台上进行有效创业实践,提升大学生对创业机会的赢利性和可行性识别的水平。一是成果交流平台。该平台旨在展示教师和学生的专利、科技成果、创业项目,发布创业动态和人才需求信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和互动合作机会。二是情景模拟平台。学生可通过搭建沙盘、计算机程序、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等,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感受创业项目的运行,促进“知识转移”,积累机会识别、市场分析、风险规避等方面的经验。三是项目孵化平台。依托科技园、众创空间、创业小镇、科技公司、人力资源产业园等社会资源,借鉴孵化器、加速器模式,帮助创业学生注册公司,将相对成熟的项目对接孵化平台,在真实的企业和项目运作中提升学生对创业机会的把控能力。四是社会实践平台。整合校内资源,建立联动的校内分层分类的大学生创业网络,借助地方、研究院、企业、行业、校友、家庭等力量,将现有的产学研基地建成创业实践基地,搭建开放式的创业实践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专业学科竞赛、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创业讲座等“第二课堂”的作用,动员更多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参与“双创”活动,增强自我效能,释放创业能量。
(三)完善创业支撑体系,拓展创业社会网络
大学生有想法、有激情、有冲劲,但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创业与学业难以兼顾。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可通过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对创业意愿与成效发挥正向影响,其规模、结构和强度分别会影响创业机会的数量、创新程度和可利用度[18]。当代大学生要主动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关系网,经营、提升和盘活自身的社会资本。在规模上,利用好政府网络,依托好学校网络,维系好家庭网络,发展好商业网络,促进资源的积累和增值,提高发现创业机会的概率;在结构上,依据自身所处的创业阶段,汲取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本领,拓展项目空间,构建实时动态的社会网络,保证机会识别的绩效;在强度上,自觉融入“师徒创业圈”和“校友创业帮”,利用好“互联网+”这一门槛较低的弱关系,在创业实践中提高对创业机会和市场风险的认知。作为大学生的强社会网络,高校要直面问题,敢于担当,为大学生提供便捷完备的创业支撑体系,成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创业专兼职导师,提供专项场地和资金,对接政府职能部门、风险投资和创业辅导咨询机构,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项目评估论证,提供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建立信息发布和维权平台,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警觉性和风险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基于此,高校必须紧扣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目标,从教育教学、实践孵化、指导服务等层面构建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积累先验知识和创业经验,拓展社会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培养创业警觉性,挖掘创业机会,并顺利开展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