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冷链物流信息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2019-06-07宁鹏飞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宁鹏飞

内容摘要:生鲜商品流通是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链物流技术与信息平台的建立推进了城乡之间的商贸流通一体化进程。本文从冷链物流一体化和信息流一体化两个测量维度出发,选定八个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别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比例。以2008-2017年L省的生鲜商品流通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指标体系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冷链运输技术和冷链物流信息的引入,无论是物流一体化指数、信息流一体化指数还是总指数,都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完善城乡生鲜商品流通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冷链物流信息   商贸流通一体化   主成分分析法

城乡生鲜商品流通一体化与冷链物流运输

(一)基于冷链物流的生鲜商品一体化流通

鉴于生鲜商品的种类与生产周期都与其他农产品存在明显区别,因此该类商品需求与供给都缺乏弹性,替代品较少,当一个地区的商品出现短缺时,只能采用冷链物流方式大范围、跨地区调货。生鲜商品的保鲜期和保质期都较短,低温冷链运输方式能够适度延长商品保质期、保鲜期,且不会影响商品质量,为商品跨地区调运赢得了宝贵时间。冷链物流特指生鲜商品生产制造、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中,商品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条件下,特别是在运输环节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冷链运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保证生鲜商品质量。生鲜商品流通渠道一般要经过农户、产地收购、集散、低温冷链运输、销售地集散和零售等环节,生鲜商品对运输中的贮藏条件与温度有着较高要求。由于商品在城乡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只有组织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工作,才能够保证生鲜商品在城乡之间的顺畅流通,推进城乡生鲜商贸流通一体化进程。

(二)冷链物流运输的信息化与风险分析

生鲜商品在城乡之间的快速、高质量流通,取决于冷链技术的发展及冷链物流信息的共享。冷链物流技术以冷加工工艺和制冷技术为基础,包括低温加工、低温配送、低温存储等,确保消费者买到的是优质生鲜商品。信息化水平决定商贸流通产业的发达程度,冷链商品的物流运输与配送也需要商品信息化的支撑。生鲜商品物流运输的信息化主要指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将冷链商品运输过程中的货物状态信息、检验检疫信息及运输车辆的位置信息,都在该平台上实时显示,这样就能够准确地跟踪生鲜商品状态,并基于运输时间和途中的检验结果判断商品是否存在腐化变质风险。

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基于共享平台的信息整合及冷链物流信息体系的构建等。目前我国生鲜商品物流信息采集还是以人工采集为主,效率较低、更新不及时、存在大量不准确信息,再加上信息传递不畅,给生鲜商品经营者带来一定损失。随着我国城乡物流网络总体布局的逐步完善,冷链物流信息的采集也朝着电子化、平台化方向发展。例如每一批次的冷链商品都进行编码入库运输,中间流转环节通过读取二维码的方式,就能提取和录入商品在途信息、质量状态信息等,并实时将生鲜商品相关信息上传至共享平台,以此控制生鲜商品质量。平台化系统还能够将零散的冷链物流运输信息进行深度整合,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能够分析出一些冷链商品的运输规律,并总结出宝贵的冷链运输经验。

而完善的冷链物流信息体系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因此,冷链物流信息的完善程度也成为评价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冷链物流信息构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评价体系,识别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我国商品流通尤其是生鲜制品流通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与应对措施。

基于冷链物流信息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测量维度选择

本文基于冷链物流信息和冷链技术选取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测量维度,包括冷链物流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现代商贸流通过程是资金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通的一体化过程,对于农产品和生鲜制品而言,冷链物流及信息流指標体系更为重要。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出城市和农村各自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一)冷链物流一体化

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自发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商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在两个市场之间建立了一种优势互补的联系,并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紧密联系的一体化网络。对于城乡之间的生鲜制品流通而言,冷链物流运输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推进城乡之间冷链物流一体化,有助于城乡之间总体商贸流通一体化进程。由于城乡之间居民居住状态的差异,城镇居民的生鲜商品需求更为集中,而农户分布较为分散,在生鲜商品流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对接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就是发挥冷链物流优势,解决供给与需求在时空上的矛盾。

(二)信息流一体化

当前互联网和通信信息系统较为发达,但针对基于冷链物流信息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系统而言,缺乏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城乡内部信息平台系统。通过进入该平台系统,商品供应者、运输者和需求者都能够实时掌握商品运输信息和质量状态。为持续推进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进程,还需要强化生鲜商品流通领域的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各个层级的冷链物流信息传播和共享网络系统。对于生鲜商品供应者而言,通过信息系统能够掌握消费市场的大致需求情况,以便调整生鲜商品供应量;对于运输企业和销售地批发商而言,冷链物流运输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商品在途损耗,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失;而对于销地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而言,既能够得到质优价廉的生鲜商品,又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总之,基于冷链物流信息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和流通信息一体化进程,将更有助于总体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评价指标选取与评价体系构建

城乡之间的商贸流通一体化仍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而针对城乡之间的生鲜商品流通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冷链物流的一体化及信息传输的一体化。其中物流环节是生鲜商品运输的关键环节,首先,在时间控制上要严格按照商品低温存储时间标准,将商品运输到销货方市场;其次,在运输途中要不间断地监控冷链设备的工作状态、车厢的温度和在途商品的状态。而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对于生鲜商品运输而言更为重要,由于信息的延误和不准确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商品信息传递也指导着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下的资源配置,畅通的物流信息会促使城乡之间商贸流通更为均衡。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