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路径优化

2019-06-07陈兢曲升刚王秋霞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路径优化价值链

陈兢 曲升刚 王秋霞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集聚区作为我国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防止企业间出现因合作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串谋”现象。商贸流通集聚区内各商业企业间一体化的竞合关系,促使商贸流通集聚区呈现出浪潮式发展。然而,随着现代化商业模式变革以及差异化消费需求的出现,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弊端也日益突显。基于此,本文阐释了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并从精准品牌定位、商贸产业多层次网络构建、参与方共赢价值链持续扩张等方面,对商贸流通集聚区的演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发展路径优化策略。

关键词:商贸流通集聚区   企业群   价值链   流通效率   商贸产业   路径优化

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定义与形成

(一)商贸流通集聚区的概念及优势

商贸流通集聚区是基于地理空间区域,对多种商贸流通企业的功能加以整合,形成的新型综合化商贸流通企业集群。该集群从传统商业价值链基本性活动中分离,随着资源整合效率的提升,逐渐具备价值创造主导作用。因此,商贸流通的集聚现象不受产业集聚包含的外部技术性因素所限制。并且,商贸流通集聚区采用专业化分区经营模式,促使企业合理布局,实现具体化、集中化发展。總体来看,通过充分利用连接生产者驱动和消费者驱动的双重优势,商贸流通集聚区能有效追踪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对区内企业进行调整和优化。

新零售背景下,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商业价值链不断演变,商贸流通集聚区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业态核心方面。与其他产业集聚区相比,商贸流通集聚区突破了传统商业集群的单一企业核心,是由多种不同业态所组成,需求更为集中。二是资源集约化方面。商贸流通集聚区可以促进共享性资源充分利用,资源集约化程度较强。三是功能配置方面。商贸流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非常全面,涵盖流通体系多个环节,提供多种消费终端选择,能够实现商业与支撑产业的功能高效整合。

(二)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

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始性集聚期。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转轨阶段,企业开始具备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商业领域逐渐繁荣发展,企业数量随之增加,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大规模集聚现象。在此阶段,商业企业为有效降低搜寻消费者成本而集聚。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性集聚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城市化进程推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需求随之提升。政府开始着手大力促进地区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对商贸流通集聚区进行指导规划,从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体系搭建等方面予以扶持。在这一阶段,初始性集聚效应已经吸引较多企业加入集聚区,集聚区规模显著扩大。第三个阶段是成熟性集聚阶段。在此阶段,商贸流通集聚区已逐步完成企业自身转型及优化,演变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商业流通集聚区。而大型商贸流通集聚区覆盖领域广泛,包含基础设施、终端流通、配套服务等。同时,大型商贸流通集聚区具有规模大、功能强、设备齐全等显著特点,在推动上下游联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探究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发现其是集聚经济效应、内部分工深化、信息传导效应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其一,在空间范围内,集聚经济效应显著,通过吸引潜在集聚主体的方式,使集聚经济效应呈现出外部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商贸流通企业可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降低宣传成本、物流运输和信息搜寻成本,进而优化商贸集聚企业经营方式,促使集聚体各方共享集聚经济利益。其二,在横向维度中,商贸流通企业内部分工深化,使商贸流通企业,从综合经济环境中进一步分工,独立出专业化的行业特色。在纵向维度的分工深化方面,商贸流通集聚区对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进行充分挖掘,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升级。其三,商贸流通集聚区通过内部结构组织化,可以让各方以信息共享方式,形成共生协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商贸流通集聚区消除了信息流动阻碍,降低企业信息获取成本,提升信息在各方的传导作用,有利于集聚区企业经营决策。

商贸流通集聚区的演变趋势

(一)精准品牌定位成为发展趋势

具体来看,经营者和消费者均以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若单以价格为逻辑起点,只会导致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总净效益减少。要解决这一矛盾,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品牌资产效应是根本解决路径。如图1所示,假设在商贸流通集聚区中,供给曲线及需求曲线分别是S0、D0,在供需均衡点L处,形成均衡供应量Q0、均衡价格P0。其中,消费者剩余即需求曲线和价格间的面积HPL,即消费者愿意购买某商品数量OHLQ0与实际购买数量OP0LQ0的差额。生产者剩余即生产者在提供商品方面,实际接受的总支付OQ0LP0和愿意接受的最少总支付OQ0LJ间的差额P0LJ,总剩余为HLJ。

由图1可知,商贸流通集聚区品牌资产效应,使商贸流通集聚区市场需求曲线右移到D,供给曲线下移到S,在新的均衡点M聚合,从而形成均衡供应量Q和新的均衡价格P,消费者剩余增加为PMI,生产者剩余为PMK,形成新的总剩余IMK>原总剩余HLJ。由此可见,商贸流通集聚区品牌资产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增加各参与方福利。

在基础设施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降低消费者在消费决策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企业去消费。并且,精准品牌定位在节约采购成本、宣传成本、交易成本和扩张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为商贸流通集聚区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商贸流通集聚区内所有经济主体,均可以共享精准品牌定位带来的经济价值。此外,政府对于商贸流通集聚区精准品牌定位予以重视,加强对集聚区品牌精准定位的扶持力度。所以,建立精准品牌定位成为商贸流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商贸产业多层次网络构建成为发展主流

《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多层次的商贸流通网络,实现企业集约化经营,提升组织化管理效率。可见,商贸流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多层次商贸产业网络构建将成为发展主流。将形成以产品批发和零售、餐饮等商业企业为主体,以建设新兴专业市场、城市综合体等新兴业态为核心,有形和无形交易相结合的商贸流通聚集区。

现阶段,商贸流通集聚区主要包括三层商贸流通产业网络,即核心产业层、协同发展产业层、拓展延伸产业层。各层面相互联动、支撑,进而实现商贸流通集聚区产业联动、協同发展。其中,核心产业层将区域内特色商业区、商业综合体作为载体,发展具有时尚消费、特色零售等商贸服务功能的现代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产业层将金融网点、办公区、交通枢纽、政务服务等作为载体,发展具有协同支撑作用的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交通服务业以及政务服务业。拓展延伸产业层是将创意园区、科技园区、博物馆、艺术中心、休闲教育等作为载体,发展具有特色文化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及保健养生产业等。总体来看,商贸流通集聚区通过多层次网络构建,集美食城、美食广场休闲特色餐饮、大型品牌生活超市等现代服务型综合商贸业态于一体,未来将凭借强大的规模效应和便捷的购物体验优势迅猛发展。同时,商贸产业多层次网络构建表明商贸流通集聚区正逐步从低层次步入高层次,向深度与广度发展。

(三)参与方共赢价值链持续扩张成为最终目标

在商贸流通集聚区内,企业、消费者、房地产商等参与主体共同组成共赢价值链,各主体合力完成产品生产、服务产出以及价值创造这一过程。各参与主体通过反复博弈,实现利益均衡,进而分割价值链全部收益,最终达成共赢利益格局,促使商贸流通集聚区共赢价值链可以持续扩张。

整体价值链收益分割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供货商与企业间的价值链收益分割;其二,企业与消费者间的价值链收益分割。在供货商与企业间的价值链收益分割方面,若商贸流通集聚区内企业A出价过低,供货商B从此次合作中获得的净利润,低于从商贸流通集聚区外企业获得的预期净利润,则供货商B将会终止与商贸流通集聚区内企业A合作,而转向与其他企业合作。另一方面,若供货商B出价过高,商贸流通集聚区内企业A从合作中获得的利润,低于从其他供货商处获得的预期利润,则商贸流通集聚区内企业A便会终止与供货商B的合作关系,与其他供货商合作。通过此类的反复博弈行为,供货商与企业间会找到一个均衡点,能够使各自从合作中得到的利益,高于从新合作伙伴处获得的预期利润。当满足这个条件时,供货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可以继续维持,价值链收益也能够实现合理分割。

在企业与消费者间的价值链收益分割方面,由于存在外部零售商竞争以及消费者“退出”的情况,商贸流通集聚区内通常会采取“低价策略”,以此获得竞争优势。在服务质量同等的情况下,商贸流通集聚区内企业采取低于市价的思路来定价,本集聚区内消费者到店铺购买所获得的收益为:市价收益与空间便利性收益的总和。所以,商贸流通集聚区内店铺竞争力,高于同一区域内以市价销售商品的店铺。此外,商贸流通集聚区外商圈消费者,在本商圈内店铺消费的收益为:低价收益与空间搜寻费用的差额。如果净收益是正,且高于在商圈外店铺购买获得的净收益,则会加强消费者对于本商圈店铺的购物粘性。可见,商贸流通集聚区内企业采取低价策略,可以吸引商圈内及商圈外的消费者,如此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价值链收益公平分割。总而言之,参与方共赢价值链持续扩张成为发展最终目标。

商贸流通集聚区优化发展路径

(一)完善集聚区商业网点布局,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当前,商贸流通集聚区应从区位布局着手,整合各区位地域优势,发布新一轮商业网点规划。并且,政府部门应该将商业网点数据信息更新相关工作制度化,为企业理性投资提供基础。此外,商贸流通集聚区应充分结合商业网点布局地域范围内,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多元化联系,扩大区域经济活动内聚力。将商业网点布局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作为集聚原则,调动区位经济资源优势。并对网点区域进行错位经营,吸收不同定位、类型和风格的商贸流通企业,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商业网点布局的集聚经济效应,对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合理共享,实现相关联企业的一体化宣传和运输,形成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区位价格优势。

(二)推进高质量商业品牌建设,提升集聚区产品质量

政府方面应该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加强商业品牌建设,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合作,实现商业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提高企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商贸流通集聚区方面,应该借鉴国际发展成熟的品牌建设经验,将具备市场优势的高质量品牌系列,在终端消费领域进行推广。同时,整合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宣传资源,以成功品牌主导市场消费趋势,再衍生集聚区内的相关品牌,构成主副品牌相依托的品牌建设模式。此外,充分发挥本土化品牌优势,以经济价值的空间预期和消费体验为核心,围绕人性化市场经营理念,逐步扩大产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实现商贸流通集聚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三)健全集聚区内部协调机制,推动商业集群长远发展

商贸流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健全集聚区内部协调机制,需结合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发挥相关主体的协同作用,进而推动商业集群长远发展。其一,积极组建商贸流通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以优化商贸流通企业经营战略为目的,推动内部协调中的沟通交流。其二,构建企业信用体系,将以人为本的诚信道德意识为原则,规范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在尊重各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共同构建集聚区内部信用体系,明确企业信用奖惩规定,由各企业共同协商并签字。其三,发挥内部协调机制引导作用。以商贸流通集聚区的现有商业模式为基础,制定相应规划,营造鼓励创新的集聚区氛围,避免集聚区内部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四)加大产业分工开放度,增强集聚区发展动力

商贸流通集聚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与演进的过程。产业分工深化程度取决于市场范围大小,商贸流通集聚区由于地理空间上的区位固定,内部企业在产业分工深化过程中,需要吸收外在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战略,才能避免商贸流通集聚区内部产业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基于经济演化角度,商贸流通集聚区深化专业分工体系,需通过政策、环境和措施的引导,加大产业分工的开放力度,将市场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打破集聚区内部企业的垄断功能,促进商贸流通集聚区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此外,政府应该予以引导,以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让商贸流通集聚区能够充分发挥本土化区位优势,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来培育产业优势。

结论

商贸流通集聚区的传统发展模式在消费需求复杂化的冲击下,不能支撑其未来发展。新经济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商贸流通集聚区不断演变,即精准品牌定位成为发展趋势,商贸产业多层次网络构建成为发展主流,参与方共赢价值链持续扩张成为最终目标。因此,对于商贸流通集聚区而言,主动进行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商贸产业网络,是其顺应新时代经济发展潮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商贸流通集聚区的演变趋势来看,商贸流通集聚区可通过完善集聚区商业网点布局、推进高质量商业品牌建设、健全集聚区内部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发展与创新变革。

参考文献:

1.范丽丽.大型商贸流通集聚区形成机理探讨—基于微观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8(13)

2.陈曦,吕斌.中小城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4)

3.易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2)

4.孟小欣,高伟,盛小丰.我国省域商贸流通空间布局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ESDA)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8)

5.翁欣月.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业空间溢出及收敛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6.袁永友,龙伟,陈继元.中部城市商贸流通及服务业品牌塑造与差异化发展探讨—以服务外包园区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路径优化价值链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中国制造”:助力“一带一路”价值链的提升
山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路径优化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