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6-07陈淑珍

教师·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幼儿园问题

陈淑珍

摘 要:自主性游戏是整个幼儿教育当中的重点内容,幼儿能在自主性游戏中学到经验,并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但当前幼儿园所开展的自主性游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无法达到自主性游戏开展的应有效果。文章就当前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存在的诸如“自主性游戏中未能尊重幼儿的自主意愿”等问题,展开了相关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相应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性游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0-0123-02

在游戏中,每一位幼儿都积极参与,为了让游戏变得更为有趣好玩,幼儿各抒己见,主动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这样的游戏是自由自主、属于幼儿的,更加符合幼儿行为需求,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游戏效果。但在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实践中,不少幼儿和教师还不能够真正让游戏的自主性获得发展空间。为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结合当前幼儿游戏开展的实际情况,就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的问题做出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当前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未能尊重幼儿意愿

情景一:在一次区域游戏中,角色区里的花花小朋友和洋洋小朋友都想要扮演妈妈的角色,两人都不愿意退让。这时教师看到了,走过去对她们说:“来,乖!不要争吵,今天让花花当妈妈,洋洋当奶奶。”只见洋洋嘟着嘴不情愿地走开了。

在以上情景当中,教师完全忽视了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自己的意愿,而是直接给他们安排游戏内容,并指定幼儿在游戏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即便在游戏中幼儿表现出了自己的意愿,教师也同样给予忽视。这样一来,教师所开展的自主性游戏就完全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长此以往,幼儿将会对游戏失去兴趣,不愿积极参与游戏,游戏开展的意义自然也就无法达到。

(二)教师对自主性游戏的理解存在偏差

情景二:区域游戏开始了,教师简单地对幼儿提出游戏的要求,幼儿开心地跑到区域里游戏。只见语言区里,有的幼儿在播报新闻,有的幼儿在玩“苹果蹲”的游戏,有的幼儿带起头饰玩角色表演,场面热闹异常。角落里还有一两个幼儿在看书,时不时抬头看看播报的小朋友,再瞧瞧玩角色表演的小朋友。

在上述情景当中,教师完全曲解了自主性游戏中所要求的“自主”,认为开展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幼儿自己玩,不需要教师的观察和引导。但事实上,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是需要教师通过观察游戏所开展的情况并适时进行引导的。幼儿的年龄小,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少问题,教师若是不对其错误加以正确引导,幼儿的成长方向便可能出现偏差。

(三)教师给予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评价过于单一

情景三:区域游戏结束时,教师组织全体幼儿进行分享交流。教师提问:“谁来说说自己今天玩了什么?”一幼儿:“我今天在美工区,画了一张画,画了小狗和小猫。”教师:“你表现得真好!”另一幼儿:“老师,我在娃娃家里当妈妈,煮菜给宝宝吃。”教师:“真不错。”之后,教师给予了在游戏当中表现好的幼儿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

在上述情景当中,教师只是像以往一样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了单一的评价,评价内容像以往一样,只是简单的“你表现得真好”“真不错”。对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采取的奖励方式也十分单一。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也未相互进行评价,主体性自然无法得到体现。

二、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的对策

(一)组织引导,自主发现游戏主题

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所想要玩的游戏也是不一样的。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要组织引导,让幼儿能够自己去设计游戏主题。幼儿虽然想象力丰富,但对事物的发展容易缺乏思考,看到什么就想什么,看到什么就玩什么,以这样的状态去开展自主性游戏会让游戏显得漫无边际。因此教师要通过组织引导,增强游戏的针对性,缩小游戏的范畴,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从两点展开组织引导:一是材料启发式。所谓材料启发,便是在游戏之前,教师先将准备好的材料呈现到幼儿面前,幼儿看到材料便会在大脑中进行联想,一步步丰富自己的思维。如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医院的材料”,有针筒、白大褂、听诊器等游戏材料。看到这些材料,幼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玩一玩,此时教师应该先让幼儿思考:这些材料是什么?不同的材料是做什么用的?除了展示的材料,还缺少什么材料?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幼儿发掘游戏主题。有的幼儿拿着听诊器说:“我和妈妈去医院的时候,医院的爷爷就用听诊器放在我的胸前。”教师再提问:“还缺少什么吗?”幼儿很快說出:“口罩、棉签。”以此发掘角色主题,激发对角色游戏的欲望。有了教师的材料引导,幼儿很快就确立了主题,展开了以“医院”为主题的角色游戏。二是小组协商法。在大多数的自主性游戏中,有一些角色是幼儿想要争抢的,如在“医院”角色游戏中的“医生”,“家庭”角色中的“爸爸”“妈妈”,当所有的幼儿都想要扮演这些角色时,就会造成角色分配的困扰,因此教师在游戏开始前可以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合作。小组协商法可以针对幼儿园中的大班幼儿,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商讨出自己想要玩的主题,分配好每一位幼儿所要扮演的角色。教师在小组协商时,可以引导小组成员去思考问题:你们打算玩什么游戏?在哪个场地玩这些游戏?需要什么材料?每一位幼儿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确保自主性游戏的顺利开展。

(二)观察开展,维护幼儿游戏体验

让幼儿自主确立好游戏主题后,游戏的过程也是教师观察的关键,并非确立了主题就让幼儿自由活动,而是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表达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在自主性游戏中观察幼儿的发展状况,更好地制订策略,提升幼儿的自主思维能力。具体可以从两点出发:

猜你喜欢

自主性游戏幼儿园问题
爱“上”幼儿园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例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的多元评价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创新让自主性游戏更精彩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