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生态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2019-06-07朱丽
朱丽
摘 要:任何一门课堂教学都应该与自然界一样,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各个方面保持平衡。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升学、就业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压力,课堂教学就像失调的生态环境一样,常常出现压抑个性、失去灵性、远离生活的做法,这种类似破坏生态的做法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营养不良”等种种生态失调的后果。因此,营造生态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对提高课堂效果尤其重要。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0-0088-02
一、课堂:学习知识的乐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对学生而言,教师的爱犹如乳汁,哺育孩子的心理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知识和情感两条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完成的,其中情感的协调和渗透对知识、智能任务的完成起到催化作用。当今很多学校、家长及孩子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远不如语数外及科学。面对这种颇为尴尬的局面,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道德与法治教师更要设法让学生敬佩自己、亲近自己,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扎实的知识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为人师表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作为一名好老师,就要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要处处学、时时学,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丰富知识储备,更好地展示自身魅力,赢得学生尊重。我在教授《敬畏生命》这一内容时,就向学生介绍关于生命的社会热点案例,如山东女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案、马航失联大搜救、北京“90后”消防员英勇救火牺牲生命、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以及2017感动中国有关故事……课堂上,教师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学生就越会被吸引,就会对老师由衷佩服和欣赏,进而喜欢课堂,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常常在课堂里引用一些学生喜欢的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民歌名曲、网络语言、谚语俗语等。诸如此类的举例,既能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绝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同样也能营造诙谐有趣的氛围。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去接近、了解学生。师生课上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改变以往的上课铃响才进教室、下课铃响夹着课本走人的状况,课前可以早几分钟到,下课不着急离开教室,平时要深入所任教的班级中去,抓住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其他任课教师之间出现的一些小插曲,主动融入学生当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课堂:交流情感的礼堂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怎么讲解才能让学生有机会“插上话”?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话题,如每节课可以设置“黄金500秒”的自由论坛时间,让学生抛出跟本节课相关的、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自由讨论甚至辩论。
记得在讲授七年级下册《揭开情绪的面纱》“情绪的管理”这一内容时,在讨论如何调节情绪这个话题时,我举了“安徽马鞍山两辆豪车相撞”这个案例,并向学生提问:“这一案件告诉我们什么?”问题刚提出,教室里立即一片喧哗, 我感觉每个学生都在热烈地参与讨论,心里不禁暗自高兴。一分钟后,我便开始让学生回答问题,可是只见学生思索片刻后没有任何反应,教室内一片寂静。刚才不是讨论得很热烈吗?怎么回答问题时就没人举手了呢?尴尬之余,我只好说:“看来同学们讨论的时间太短,还没讨论透彻,再给大家一点时间仔细想想。”话音刚落,学生们又热烈地“讨论”开了。也许是我这个老师的参与度不够吧!带着这个想法我走下了讲台,参与到学生们中间,仔细观察学生和倾听学生讨论的内容。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我发现有些学生确实是在按照要求讨论,可有的学生讨论时互不倾听,你说我也说,甚至故意唱反调;还有些学生乘机聊天或做些别的事情;有个别学生干脆作壁上观,等着听答案。这样的讨论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结果可想而知。为了让我的课堂不再“冷场”,几个学习成绩好、胆大、性格外向的学生开始举起了他们的手,其他学生则扮演听众的角色。未经独立思考就直接从别人那获取答案和信息,这些学生能从讨论中获益多少呢?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并不急着让学生来回答问题,也没有让学生继续盲目地讨论下去,而是改变了刚才的提问内容。我想,通过几个小问题,循序渐进,应该可以逐步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两父子开车相撞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家庭矛盾纠纷。”紧接着我又追问: “其行为会造成什么危害?”学生回答:“杨某父子驾车在道路上追逐、相撞危害了公共安全,最终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第三個问题:“是不是每个与别人有矛盾纠纷的人都会这样呢?”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们分享他们与家人或其他人有矛盾纠纷时是如何处理的。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这对父子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对待消极情绪,不善于自我调节,最终导致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这些讨论问题的创设,使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消极的情绪,而面对消极情绪时,我们要善于自我调节,向他人倾诉,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记得苏格拉底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对话教学也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技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习以为常的教学手段其实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一生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课堂:感悟生活的殿堂
生活是丰富多彩、具体感性的,而教材内容往往是抽象的,有时又是深邃的。只有把抽象的理论附着在现实的情景中,使教材中简单枯燥的理论有精彩鲜活的事实论证,并密切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教学,才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
如教师在讲述生命教育的内容时,不能仅仅把它当作学习、考试的内容,而应视其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加生命体验的活动,如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游戏体验,请几位学生蒙眼绕教室行走一圈回到自己的座位,让他们体验当生命遭遇困境时的内心感受,进而更加珍惜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还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地震体验馆”,让学生站在地震体验机上去感受当天灾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更加明确生命的可贵。个体必须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去感受,体验生活、体验情感,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本质。生活在自主的体验过程中,不断地否定瑕疵、完善自我,才能走向成熟,最终创造生命的价值。
再如,在讲授《敬畏生命》这一内容时,教师不能流于说教,空讲大道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何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可以是陌生的温暖(献爱心活动);敬畏生命可以是流淌的血液(无偿献血);敬畏生命可以是另一种新生(器官捐献);敬畏生命可以是一种自觉(不占用应急车道);敬畏生命可以是救灾中的众志成城……通过这些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会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对生命的敬畏,进而在生活中也成为敬畏生命的主体。
四、课堂:怒放生命的天堂
当前中考命题都具有非常浓郁的时代性、生活化和乡土气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不能满堂灌。因为这种教学方式短期来看似乎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出来的学生的思维如同流水线上加工出来的“标准件”,看似整齐却抑制了生长,这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是相悖的。
例如,我在教授《爱在家人间》这一内容时,最初设计的内容基本是教师在讲。但即便在课堂中我列举了很多的例子,学生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在课后反思之后,我改变了授课方式,设计了三个环节:
(1)情境体验,体味亲情:学生交流分享与家人相处的亲情、关爱、呵护、陪伴,有欢乐、甜蜜,也有担忧和操心。
(2)角色扮演,互动探究:长大了,生活中与父母的分歧与矛盾增多了。讨论表现、原因、后果、方法、途径等。
(3)沟通传递,交流分享:给父母写信并且让学生们读父母写给他们的信。
我把这节课完全交给学生,转变之后的这种教学效果非常好,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真诚的泪水。他们更能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与家人的冲突。这样的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可以说是一堂成功的生态化课堂,能够激扬学生的生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总之,“生态课堂”作为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课堂构成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在《道德与法治》这套新教材中,更加提倡生态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开放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教学必须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从课堂向课前、课后、课外开放,从生活中提取源泉丰富课堂,同时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带着知识走出课堂,用科学思维方式来观察社会。书本知识只有走进现实生活世界,才能实现其价值。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給每个学生提供一个最原生态的大环境,学生才能像野花一样自由自在地怒放。
参考文献:
[1]孙振军.浅谈生态课堂[J].基础教育参考,2012(3):46-48.
[2]朱小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0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董 晨.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思想品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