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一年级学生古代诗歌鉴赏的问题与突破

2019-06-07李槟炀

教师·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情感语言

李槟炀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读不懂思想情感、弄不清表现手法及品不出语言精妙这三个问题经常成为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拦路虎。文章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初步的突破办法,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情感;语言;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0-0033-01

一、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

(1)分析人物形象:《送子由使契丹》(2017高考·全国II卷)。考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2)分析诗歌意象:《金陵望汉江》(2016高考·全国I卷)。考题: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3)分析思想感情:《水仙子·舟中》(2016高考·山东卷)。考题: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

(4)分析表现手法:《太湖恬亭》(2017高考·天津卷)。考题: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5)分析诗歌语言:《内宴奉诏作》(2016高考·全国III卷)。考题: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这五类考查内容能以各种题型出现,无论如何出题,考查的内容实则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平时要有意识指导学生系统掌握考点,并且督促学生熟记用于答题的专用词,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一年级學生在诗歌鉴赏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①读不懂,不懂诗句的意思,不懂诗中的典故,不懂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②弄不清,弄不清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为何要用;③品不出,品不出诗歌语言和用字之妙处。

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学生完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最大拦路虎。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通常有以下原因:

其一,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易忽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很少认真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与情景,因而对教师在课上的介绍和讲解,往往也不以为然。

其二,学生对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常用意象及典故不用心熟记,对诗中意象、意境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因果关系毫无思考,自认为能熟读背诵即可,甚至教师在课上抛出问题引导大家进行思考和探究时,学生们也不愿意动脑、动手。

其三,学生没有足够的诗歌阅读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想快速而深入地理解诗歌,一定要拓展阅读范围、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同练习英语阅读是一个道理。再加上对于已经学过的诗歌,学生也没有将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无法完成知识迁移,课堂内所学知识自然就很难在课堂外的实战中发挥作用。

其四,学生读诗没有反复吟咏、仔细咀嚼,多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无法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而且还难以品味出诗歌表情达意的精妙。

三、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突破

(一) 四步读懂诗歌

①弄清标题:对于一首诗歌来说,标题或者提示了写作原因,或者提示了诗歌内容,或者提示了情感方向,是理解诗歌的一扇重要窗口。②理解诗句:平时在学习诗歌时,学生应主动查清诗句中不懂的词语、典故,理清诗句语序,全面弄清诗歌大意。③找准意象:在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找准、理解所出现的意象,体会意象所营造出的意境,以及意象和意境与诗歌情感的密切关联。④把握情感:根据诗中出现的直接或间接指向情感的词语,再结合诗人背景、经历与写作缘由,最终确定整首诗所表达的具体情感。

(二)分析表现手法

越过了读懂意思的障碍,就要学着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抒情方式、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思考使用这些技巧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如此理解诗歌,方能更加深入。

(三)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深入品味语言,诗歌的艺术美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来。学生在平时学习诗歌时应当反复吟咏,细细咀嚼诗中用字,体会其中精妙的字词对刻画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洁彬.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技巧谈[J]. 中学语文, 2009(30):107-111.

[2]张建霞.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3(4):154-155.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情感语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