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怀旧
2019-06-06陈鸿年
北广人物 2019年18期
陈鸿年
天安门在北平长安街上,故宫的前面,巍巍的红墙,东西伸展。上面是重檐的大殿,朱红柱子,黄琉璃,壮丽非常。天安门前面,便是御河,御河上面横跨着有七座白玉石的石桥。雕琢精美,曲折多姿。再加上華表和石狮子,彼此配合,雄伟壮丽,相互辉映,使天安门成为东方建筑艺术的杰作。
据记载,天安门建于明代,当时称为承天门。顺治年间重修过,改为天安门,至少有五百来年了。明清两代,天安门前是禁地。前面加有红的围墙,南至中华门,东至长安左门,西至长安右门,禁止行人车马通行,彼时若从东城到西城,须出前门,绕道而行。不像后来电车都跑得呼呼叫!
听说在民国以前,天安门外的广场,原设有许多衙门的,什么工部,礼部,户部,宗人府,钦天监等,都在广场的两旁。到了冬至,皇帝要到天坛祭天地坛祭地。每逢出征,皇帝并在此祭路。国有大典,并在此颁诏,天安门上,中设“宜诏台”,文武百僚和耄耋,都向北而跪在御河桥南边,皇上的屁也闻不见。语书用一个木制的“金凤”,在口里衔着,由上面系下来。礼部官,再用一个“朵云”一木制彩云状的盘子来承接。然后再送礼部,用黄纸来誊写,这叫“金凤颁诏”。民国十五年(1926年)以前,在北平读书,当过学生,谁对天安门也不陌生。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在天安门开过会,学生大队浩浩荡荡,直奔“铁狮子胡同执政府”而去,围着铁栅栏,大呼口号。后来里边如狼似虎的爪牙部队,竟然弓上弦,刀出鞘,荷枪实弹,红膛待发。向前一拥,只听一阵狂响,彼时笔者是生在北平的傻小子,哪儿听过枪响,正自迟疑,突然人潮倒退,哭声惨厉,一下就把瘦小枯干的我拥倒了,起来后,鞋子便踩丢一只,便这样光着一只脚丫儿,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