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①
2019-06-06武昌首义学院班蕾
武昌首义学院 班蕾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30年成功发展的宝贵经验就是依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嵌入进全球制造的价值链中。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大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制定实施个性化、差别化的承接策略。
1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1.1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
2006年前后,我国东部地区开始大规模产业转移,之后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都在提升,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自2010年以来,湖北省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40.5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01.2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6.5%,从环比增长率来看,2012-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达到20%以上,从2013年开始回落,但也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率。由此可以看出,湖北省的产业承接总量在不断扩大,但相对数有所下降,这是由于近几年来欧美等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投资增长乏力,而且我国中西部各省都相继加快了本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和力度,各省之间竞争激烈。
1.2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
一直以来,制造业都是湖北省吸引国内外投资的热点行业。从2006—2016年,第二产业吸引投资的比例始终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这与全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有关。2016年,制造业实际吸引外资54.75亿美元,占全省外商投资总额的54.1%,可以说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到制造业中。其中,汽车制造业、纺织业、服装业、电器机械制造业是吸引投资较多的几个行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业逐步成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重点,房地产业、零售业、金融业在外商投资项目和金额上也逐年加大。其中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承接服务业转移,逐步形成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承接国内外服务业转移的主要区域。值得一提的是高新技术产业,随着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高技术产业转移,湖北省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规模虽然有所扩大,但是在前十名FDI行业中仅仅排名第九,实际投资金额为1.3亿,不及制造业的1/20,湖北省应充分利用教育、人才的优势,加快承接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为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表1所示。
表1 2016年湖北省排名前十的FDI投资行业
1.3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目前,湖北省共拥有106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2家,位居中部地区第一,省级开发区84家。许多地区通过建立工业园的方式吸引项目落户湖北,实现与当地资源和优势产业的对接。2016年,全省各类开发区招商引资总额10911亿元,共聚集企业167696个,其中工业企业3731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21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7%。高新技术企业4029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531.7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9%;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2764.6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71.5%。由此可见,近年来湖北省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其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的2/3以上,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火车头。
2 湖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区域竞争激烈
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和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出,省域之间,尤其是周边省份之间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纷纷出台优厚政策支持,积极吸引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竞相赶超。
相比于西部地区,中部各省份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在中部六省中,2017年湖南省引进外资总额达到1633.92亿美元,比排名第二的湖北省高出482.89亿美元。从引进外资增长率来看,湖南省凭借临近珠三角的区位优势,以及强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的推动,其引进外资增长率达到181.7%,而湖北省仅为15.9%,在中部六省中排名靠后,如图1所示。
图1
另外,与西部主要省份相比,湖北省的产业承接能力也没有显著优势。2017年,在四川省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31家,实际利用外资586亿人民币,高于同期的湖北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广大西部地区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已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后起之秀。
2.2 产业配套能力滞后
优越的产业配套能力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合作,实现规模经济的优势,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但湖北省的产业关联度不高,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基本处于自发和培育阶段,成熟且紧密的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尚未形成。作为工业大省,为工业制成品提供半成品和辅助材料的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制品、造纸和纸制品三个行业的总产值,仅占湖北工业总产值的4%,低于湖南省和河南省。湖北省亟需形成设计、生产、营销一整套产业链条,培育有核心竞争力上下游配套企业,从而使得产业承接真正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3 承接产业的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转移有多种动因,包括降低成本型、资源利用型、市场开拓型等。湖北省在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方面具备比较明显的优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湖北省有比较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在过去几年的产业承接过程中,湖北省也很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把制造业作为产业承接的重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承接效率。但湖北省承接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为主,先进技术转移的“滞后效应”明显,承接产业转移的高级化程度不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行业将是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湖北省应尽快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引导资金流向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4 承接产业的区域分布高度集中
历年来,湖北省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省会武汉,武汉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在全省一直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城市或地区承接规模十分有限。2017年,武汉市合同外资48.9亿美元,同比增长384.57%,占全省总额的56.77%;实际利用外资7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4%,占全省总额的72.4%,武汉可谓是一市独大。
而省内其他地区利用外资额与武汉的情况呈反向变化趋势,即距离武汉越远,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就越小。在武汉市大城市圈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发达,劳动力充足、素质高,投资环境优于省内其他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优势。但长此以往,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导致湖北省产业区域布局梯度较大,各地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发展格局,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
2.5 投资软环境有待加强
投资软环境不佳是制约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一大软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落后,迁移企业需要详细了解各个承接地的招商政策、市场规模、要素成本等信息,以便作出最佳选择,各地政府也需要制定差异化的策略,但由于缺乏公共服务平台,导致引进的项目高度类似和重复建设;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由金融、物流、保险、中介服务等构成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有着紧密联系。湖北省的中介服务一直比较落后,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无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配套;三是产业园区的建设与产业承接的目标不适应,基础设置建设不达标,土地空间有限,园区之间恶性竞争。
3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3.1 打造自身亮点,避免与中西部其他省区展开资源与成本竞争
产业转移的动因有多种,其中包括资源利用型和成本降低型,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低,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主要是基于以上因素。但是,湖北省与中西部其他省区相比,资源和成本方面并不占优,甚至处于劣势。湖北省是全国第四大能源输入省。劳动力成本与中部其他省差别不大,而且是劳务输出大省。因此,湖北省要避免与中西部其他地区展开资源和低成本竞争。那么,湖北省的比较优势是哪些呢?良好的交通区位、雄厚的经济基础、巨大的市场规模、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强大的人才科技,这些都是湖北省的优势。湖北省要营造自身亮点,努力修炼内功,完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配套能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3.2 理性选择承接行业,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在产业转移的层次上,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合理选择承接行业。考虑到未来几十年的湖北省经济发展定位,要以承接高附加值工业、新兴工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承接层次,以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目标承接层次。目前,湖北省可以划分为三大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带,沿长江经济带。其中,武汉应该积极承接和发展汽车与零部件生产及技术研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品、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商贸物流服务、金融业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带应承接食品加工、化工、电力、旅游、特色农业等;其他地区,如黄冈可以承接建材、纺织服装,黄石市可以承接冶金、纺织服装和现代服务业。
3.3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湖北省要在战略上做好园区规划,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产业园区内,发挥重点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规模效应,激发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或相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变“资本导向”为“产业导向”,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业”,在产业配套、产业整合、产业培植方面作文章,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入驻园区并设立研发机构,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推动本土产业升级。
3.4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创造良好的承接环境
在软环境方面,政府要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给予转入产业合理的优惠政策。第一,根据各地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即使制定与之相关的产业配套规划,并尽最大力量落到实处;第二,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专业的中介服务体系,为产业承接提供高效的服务配套支撑;第三,建立完善的公共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产业内、产业间信息共享和交流提供支持。这样,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政企高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