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2019-06-05查英华朱其慎
查英华 朱其慎
摘要: 针对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内容为主的不足,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融入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之中,提出课程目标制定、教学项目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改进的反向设计方法,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学习成果的多元化考核评价、学习成果的达成度优化教学设计等教学过程。在“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成果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字:成果导向;反向设计;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5-0068-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分工需要具备跨学科快速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对人才的要求,亟需变革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以适应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历经20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1-2]。随着我国正式成为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OBE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被国内的高职院校理解和认同,逐渐成为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3-5]。本文以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为例,将OBE的教育理念和核心元素融入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从课程目标、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反馈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作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概念
OBE由美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派蒂(William G Spady)提出,其前提是“所有的学生均能学习并获得成功”[6],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等教学实践都聚焦于学生接受教育后获得的学习成果;教学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多元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特质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等级,适时评价和反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修正教学设计与内容,帮助学生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成功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OBE的核心要素包括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OBE指向的成果不是指学生所学课程获得的分数,而是指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之后最终获得的学习成果即核心能力,不仅仅是学生毕业时所学到的知识,还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涉及的价值观等其他情感因素,涵盖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
(一)以成果为导向
现在的高职教育沿袭了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无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是课程设计都是遵循正向设计,即依据专业、课程自身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完整性,较少考虑与核心能力、能力指标的相关性及支撑度。OBE的课程设计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即根据社会、企业和学校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进而确定和细化毕业要求的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之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并通过阶段性评价反馈及时修正,完成对核心能力的良好支撑和培养目标的达成,通过教学设计的闭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学习成果既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教学设计的终点。
(二)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课程教学基本是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决定,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过程负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不仅无法了解具体的成果目标,课程学完之后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对于课程的复杂概念也无法正确理解,极易陷入“概念学习”的误区,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OBE强调教学的内容、方式和评价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确定清晰的学习成果以及重要程度,围绕学习成果以及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设定课程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兴趣和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具备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学会如何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高层级能力,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承担教练的职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自我实现的潜能。
(三)质量持续改进
目前,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通过考勤、作业、课堂提问等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叠加的成绩进行评价,仅仅通过一次考试很难真实衡量学生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机制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跟踪,教师由于不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更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反馈;学生由于学习过程的问题越积越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直接影响最终的学习目标的达成。OBE的质量持续改进的策略,设计多样化的考核细则,增加课堂互动、研讨、课外实践和项目协作等考核项,增加阶段性考核反馈,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安排及设计,形成不断循环的闭环,共同提高学习成果的达成度。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方法,课程的项目化改革一直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戴士弘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的项目不是案例、课堂活动、模块或工作环节等的代名词,而是以实际的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 按照认识论的要求进行改造,项目应尽可能真实、具体、实用和典型[7-8]。项目的内容应覆盖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迭代,让学生理解企业的工作规范、流程和项目演化的过程,通过团队分工、协作的形式不断实践、试错,积累项目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沟通协作、信息处理等通识能力。
随着OBE教育理念逐渐被高职教师理解和接受,结合成果导向进行项目化的课程设计成为必然。成果导向的成果并不能简单地与项目划等号,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认为:“学习成果可以用学生通过学习经历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定义。”彭江等学者的研究也认为,学习成果是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后实际获得的认知与非认知、智力与非智力、行为与心理等的积极改变[9]。也就是说,成果不仅仅是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还包括实际操作的技能、能力、态度、情感、品质等多方面的提升。将OBE融入项目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关注对核心能力以及能力指标的支撑,能有效提高学习成果的达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真正做到在成功的学习中获取成功。
三、成果导向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
根据OBE融入项目教学设计的思路,以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为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并对其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验证。
教学设计及实施需解决5个问题: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些成果?让学生取得什么成果?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这些成果?如何了解学生已取得的成果?如何保证成果持续满足需求[10]?根据以上问题,结合OBE教育理念,形成需求→目标→过程→评价→改进的反向设计的闭环,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流程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教学设计流程以成果为中心,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指标、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策略、教学评价和课程優化这六部分层层递进形成闭环。
(一)课程目标确定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是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和应用型都很强,是移动应用开发的基础。首先根据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核心能力指标细化课程目标,完善与学习成果的内在联系及权重,同时兼顾与其他专业课的关联。
通过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岗位要求、与行业专家探讨行业发展对岗位的培养要求以及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尽可能全面了解本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制定较为全面的预期学习成果。开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的问卷调查或头脑风暴的方式收集数据,评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分析学情,对应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再次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细化并完善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对核心能力指标点的支撑细节及权重,表1列举了“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项目设计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是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核心课程,开设在高职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共72学时,每周6学时,前导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制定的课程目标,结合本专业后续的课程学习,设计了手写数字游戏、制作魔镜、锁屏背单词和健康计步器等4个项目,每个项目通过支撑的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细化具体的知识点,具体的项目设计及支撑关系见表2。这几个项目趣味性强,遵从同化—顺化—同化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提高难度和综合性,采用阶梯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训练开发技能,使学生在不断成功的项目中固化学习成果。
采用项目化课程学习编程的难点是项目开发涉及的内容多,可能会造成课时不够、难以理解等困难,通过简化和整合项目中的非重点内容,重点突出核心关键技能,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实施
OBE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转换自身的角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再以讲授知识为主,而是作为教练和引领者,引导、激励和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框架。构建如图2所示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框架,教学活动分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展开,每个阶段不仅包含若干任务环节,并将评测贯穿始终[11]。借助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发布资源、布置作业、随堂测试和课堂签到等活动,QQ群的社交功能帮助教师、企业工程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互动,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置身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群体归属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
课前,教师将预习任务单、教学视频等资源上传至“蓝墨云班课”,项目原型提交到GitHub网站,预习任务单清晰描述本次课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预期目标、重点难点、自学内容、编程练习、时间分配等。学生可以结合教学视频自学知识点,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将不理解的问题反馈到“蓝墨云班课”答疑板块,凡是给出解答的学生都会获得奖励分值,让每个学生都有成为助教的可能,从帮助同学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成就感。
课中,在实验室采用结对编程的小组合作形式,主要完成:第一,检查预习完成情况。教师不定期使用“蓝墨云班课”的签到功能进行点名,采用随堂测验、摇一摇选人或小组抽签回答问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预习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理解偏差进行实时纠正和补充,促成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第二,教师讲解重点难点。教师在课前通过预习反馈提炼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集中讲解学生课前集中反馈的问题,通过简单明了的小案例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则在多个项目多次重复迭代帮助理解,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理解偏误。第三,学生结对编程练习。学生采用业界通用的结对编程方式自主完成项目的开发任务,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定位问题,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做好笔记。同时,鼓励小组之间的讨论和合作,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第四,分析总结和评价。教师归纳共性问题,讲解关联知识点,帮助学生修正知识点的理解;对学生课堂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评出课堂表现优秀的小组分享成果;课堂结束之前布置课后作业,以发表博客、录制项目视频、拓展项目功能等多种作业形式,帮助学生达成信息素养、书面表达专业问题能力等课程目标。学生则将完成的项目代码提交到GitHub进行评审。
课后,学生通过作业复习已学的知识点,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内化,构建自己的能力框架;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拓展任务帮助提升专业技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教师则归纳整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评审学生提交到GitHub的代码,给出评审建议,促进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及时批改并点评学生提交到“蓝墨云班课”的作业,与抄袭作业的同学面对面交流,找出问题原因,帮助克服学习畏难心理,协助完成任务,一点点树立“我能学会”的信心,体会成功的心流体验。
(四)教学评价反馈
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救学习,更好地促成学习成果的达成。OBE已经形成了不同层面、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的评价机制,本课程借鉴OBE的评价体系规范,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际的教学情况,明确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和构成比例,注重評价体系的公平公正,制定了较为合理的评价规则[12]。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随堂测验)、阶段综合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所占比例为0.3∶0.1∶0.6。平时成绩中的作业为4个项目的最终成果,课堂表现为点名和回答问题的成绩,随堂测试分为4次,这些活动都在“蓝墨云班课”发布,也通过它完成打分和统计最终的分值,大大减轻了教师的统计工作量。为了摸清学生在课程中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在第2个项目结束之后通过阶段综合测试进行摸底,成绩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是学生认为的最重要考试,分为基本知识点考核的笔试和任务编码考核的上机考试两部分。
在课程结束后给出每个学生最终的评价分数,还需进一步明确每个学生及整个班级的课程目标达成度,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将课程目标与学生的评测活动建立对应关系,分配目标分值,表3以采用OBE教学的移动1711班为对象,统计该班级在“蓝墨云班课”的活动分值、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得分,根据表3中的公式计算达成度,公式中α1、α2和α3分别对应成绩组成的占比,即0.3、0.1和0.6。
计算结果中的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偏低,刚刚达标,从评价内容的得分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于上机考试成绩偏低,说明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偏弱;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也是基本合格,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不够,需要在下一轮教学中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复习和测试,同时增加项目训练的强度和编码训练。
四、教学改革成效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尽管是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学生对课程认识不足、专业应用不明,导致学习的兴趣不高。通过将OBE教育理念引入课堂,经过一次教学实践就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图3是两个年级对照组在这门课结束后的成绩对比。其中,移动1611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移动1711班采用了OBE教学模式。虽然很难保证试卷难度相当、考试成绩也很难反映真实的能力,但从统计意义上可以看出学生的成绩有明显变好的趋势。
在课程结束之后,对班级全体成员进行了课程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发放40份,收回40份,统计样本较少,但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较为满意,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和学生达成共同的预期目标,并充分理解了本课程对专业的支撑作用之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性和信心都大幅度提高(占82.45%)。第二,学生觉得这种学习模式提高了自学能力(占75.81%),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占70.54%)。第三,小组合作使得交流更加顺畅(占89.23%),相互监督和帮助的学习氛围已然形成。第四,课程的评价不仅仅是期末考试的分数,更合理和客观(占84.55%)。第五,大多数学生都乐意将这种学习模式迁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占73.49%)。
基于OBE的核心理念成果导向构建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注重课程目标对核心能力的支撑,通过项目设计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并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的结果找到课程优化的方向,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完成教学质量提升的闭环。
参考文献:
[1]Tshai K Y, Ho J H, Yap E H, et al.Outcome-based Education–The Assessment of Programm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for an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Degree[J].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9(1): 74-85.
[2]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 高校教育管理,2016,10(5): 47-51.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4]王晓典,田文君,陈桂香,等.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18,39(8):26-31.
[5]周洪波,周平.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4): 92-94.
[6]Spady W G,Marshall K J.Beyond Traditional Outcome-Based Educa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1,49(2): 67-72.
[7]戴士弘.论课程项目[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3(4): 1-10.
[8]冯小军,赵鹏飞,陈秀虎,等.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33-36.
[9]彭江.高等教育“学生学习成果”范式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 88-95.
[10]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29-34,70.
[11]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7):108-113,120.
[12]初红艳,程强,昝涛,等.基于成果导向与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及学习效果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 1-5.
(责任编辑:张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