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吴儒练

2019-06-05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动因意愿职业教育

摘要:以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的70家企业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意愿程度、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较为强烈,其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基于企业人才需求动因,而对企业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忧及相关政策制度的缺失也是影响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两大主要因素。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职业教育;意愿;动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5-0005-06

一、引言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本质特征规定着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共同参与。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引导,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这是国家战略层面引导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要求,对进一步促进产教合作、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企业是职业教育“双元”育人的重要主体之一,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的有效参与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之策。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陷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尴尬境地,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合作,校企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和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如何破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问题,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德里克·瓦尔廷(Derek Walting)认为,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异质组织之间的合作,是为了实现各自的资源优势互补[1];麦克尼尔(P McNeil)等人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划分为经济动机和非经济动机[2];贝利(T Bailey)认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基于三个动机:慈善动机(philanthropic)、个体动机(individual)和集体动机(collective);对于校企合作的动力,施莫克罗等提出了市场拉动的观点,罗森博格等又提出“技术推—市场拉”的综合作用观点[3]。这些理论观点揭示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

国内学者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安立华等认为校企合作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在于学校和企业的目标冲突[4]。周红樱等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惰性”进行了归因分析,包括企业经济利益导向和社会责任缺失、企业在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缺失以及经济利益补偿缺失[5]。段素菊等认为,政府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包括现在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法律政策执行不力,是企业缺乏合作动力的重要因素[6]。冉云芳通过对浙江省21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动力和道德动力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两大动力[7]。候炜征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低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二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三是企业追求眼前利益;四是职业院校自身办学存在问题。同时他指出,我国法律法规中并未赋予企业参與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和法定义务,政府也没有鼓励性的优惠政策和奖惩性措施,导致企业完全失去了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8]。赵海婷认为,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障碍包括: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企业经济利益无法保证、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以及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9]。汪蓉运用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解释[10]。

总的来看,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其一,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研究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仍然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经验总结层面,鲜有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态度及影响因素的定量化研究;其二,在研究对象上,主要以经济发达地区为案例,较少关注欠发达地区,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实力、自身特质等存在差异,其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和动机也会有所不同。

笔者以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意愿、动因及影响因子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程度、合作内容与方式及动力需求,揭示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内外部因素。从企业的角度探究其对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有利于了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因及在校企合作中的具体利益诉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推进企业和职业院校两种不同性质组织的合作深入开展。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为了解欠发达地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和行为,设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动因和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问卷由四部分构成:一是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性质、规模、所处行业等;二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主要调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愿望以及在具体合作内容、合作方式上的意愿程度;三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调查,即企业期望从校企合作办学中获得哪些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及其他利益;四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可能遇到的阻碍因素,即具体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在问卷调查表初步设计完成后,对问卷量表先用小样本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从而保证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然后进行实地调研,搜集第一手调查数据,并运用EXCEL、SPSS20.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样本情况描述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江西省7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样本包括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或相关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从企业性质上看,国有(控股)企业12家,占比17.14%;民营企业44家,占比62.86%;外资企业7家,占比10%,其他性质企业7家,占比10%。从所属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29家,占比41.43%;服务业企业41家,占比58.57%。从企业规模上看,大型企业15家,占比21.43%;中型企业23家,占比32.86%;小微企业32家,占比45.71%。整体上看,调查对象在各行业分布较均衡,样本代表性较强。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与方式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具有“双主体性”,即企业和职业院校,因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程度对校企合作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起着关键作用。已有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持“冷淡”的态度,“学校热、企业冷”是国内校企合作的普遍现象。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基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并没有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也没有考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企业的差异性。基于此,笔者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由表1可见,针对“贵企业愿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吗?”这一问题,78.57%被调查企业表示希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只有4.29%的企业表示不愿意,还有17.14%的企业持中立态度。当被问及“您觉得有没有必要开展校企合作来培养职业教育人才?”时,回答“有必要,对企业发展有一定帮助”的有50家企业,占比71.43%,仅有2家企业选择“没有必要,不是企业的责任”,仅占2.86%。可见,70%以上的企业既肯定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也愿意投身于校企合作办学。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

笔者进一步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调查。针对“您希望在哪些方面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多选题)”这一问题,有30%的企业表示希望参加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委员会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办学及专业教学提供指导与建议。28.57%的企业愿意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78.5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可以安排职业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44.29%的企业认为它们能够为职校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一线教师进一步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掌握相关技术技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35.71%的企业表示可以向职业院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21.43%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可以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17.14%的被调查企业希望与院校合作进行员工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科学素养;71.42%的被调查企业愿意给职业院校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以及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另外,表示能够提供兼职教师和各种形式奖学金的企业分别占52.85%、14.29%,详见图1。由此可见,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及参与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和招聘活动是省内大多数企业乐于接受的校企合作方式。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比较迫切,人才缺口较大。总体上看,目前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愿意合作的具体项目比较单一,较少有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形式。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分析

国内一些学者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创见性观点。如张凤娟等人将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概括为社会公益服务、建立公共关系、降低成本和招募员工等4类[11]。冉云芳以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为例,指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主要是基于经济动机和道德动机[12]。那么,与国外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相比,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是什么?为解答这一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調查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大动力是期望“得到合格、可用的后备人力资源”,被调查的70家企业中有92.86%的企业选择了该项;其次是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中长期发展做人才储备”,选择该项的企业占比84.29%;再次,77.14%的企业认为它们同职业院校开展合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期望从学校那里“得到一定数量的、具有职业技能的廉价劳动力”。可见,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最强烈的动因是基于企业中长期发展的人才需求及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我们将其命名为“人才需求动力”。

进一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有71.42%的被调查企业希望通过参与职业教育以“获得政府给予的纳税减免等优惠政策”,65.71%的企业是为了“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提升形象”,这两类因素可归为“获得行业地位”。从表2可以发现,欠发达地区企业对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利益诉求还包括“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素质”,占比45.71%;“加强与院校联系,得到理论指导”,占比31.42%;“联合解决技术难题”,占比20.00%,以及“共享学校先进的设备资源”,占比12.86%,可将这四类因素命名为“共享学校资源”。此外,随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61.43%)表示参与职业教育是希望“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因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核心问题。同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也会因企业性质、规模、所属地区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人才需求动力,二是获得行业地位,三是履行社会责任,四是共享学校资源。其中,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第一动力是企业中长期人才储备需求和人力资源结构优化。

(三)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积极性的因素

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利益主体之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因不同,其意愿及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了解企业办学意愿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满足其合理需求,是提高其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积极性、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量的关键所在[13]。笔者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13个项目内容。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表明,企业认为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影响因素中,排名前5位的是“政府缺乏落实相关政策的具体措施”“企业难以承担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风险”“学生的管理和培训成本较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得不到经济补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纳税减免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分别占65.71%、60.00%、52.86%、50.00%、44.29%。

进一步对调研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阻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法规及相关制度缺失(如表3中的第1、第5、第8等项目);二是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生产与管理成本(如表3中的第2、第7、第12等项目);三是职业院校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如表3中的第3、第10、第11等项目);四是其他因素(如表3中的第4、第6等项目)。

四、结论与讨论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内70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意愿、内在动力、合作内容以及影响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较为强烈

从调查结果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愿望,超过70%的企业不仅认为有必要参与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愿意参与和投入到职业教育办学当中。从企业角度来看,大部分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技术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利润。就校企合作的具体项目而言,企业在安排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和参与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和招聘活动两方面的参与意愿程度最高。但在资金支持(如设立奖学金、提供实训设施设备等)、订单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意愿相对较低。这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意愿程度尚有提升空间,合作有待进一步扩展、加深。

(二)人才需求是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大动因

调研结果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因主要为:人才需求动力、获得行业地位、履行社会责任及共享学校资源。由此可知:第一,欠发达地区企业首先将人才储备需求及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视为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的最大驱动力,以解决企业短期的用工难题和长期的人才储备。近些年,我国社会各类人才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日渐明显。另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换代步伐加快,欠发达地区企业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日益迫切,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企业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的热情,以便在满足自身人才需求上具备“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第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第二大动力是期望提升在行业中的地位,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同时获得政府给予的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第三,将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视为一种慈善行为和承担社会责任等道德层面的动力。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道德动力而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比例还较低,这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意识还比较薄弱。第四,共享学校资源,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获得专业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以分享学校先进设备资源,联合解决技术难题。“共享学校资源”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最弱的动力,从侧面反映出职业院校在社会服务以及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总之,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主要是基于经济动力,道德动力和制度动力相对缺失。

(三)担心利益受损和政策制度缺失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两大阻碍

第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是自然的慈善行为。位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企业,对经济利益追求和企业自身发展考虑较多,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得比较被动,道德意识较为薄弱。企业把能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获得利益作为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的基本准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营利性组织的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贯穿着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对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合作没有兴趣。在与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认为学校和学生是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并且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担心利益受损是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成本、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生产设备损耗等,都可能造成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一些企业不愿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第二,政策制度缺失也是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主要障碍。这一点也得到了实证调查结果的支持。被调查企业认为,影响它们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首要原因是政府缺乏落实相关政策的具体措施。可见,企业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以支持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从德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政策支持是校企合作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如美国为了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制定了各种策略,包括进行道德劝说、施加同行压力、激发企业的集体兴趣等,其中最重要的策略是政策支持以及通过中介组织吸纳企业参与。英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白皮书、以法律形式确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行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方式来提升职业教育地位[14]。德国通过制定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和制度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财政支持、经费补贴和廉价劳动力。可见,政府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主要表现在政府高度重视、制定政策法律、财政支持以及建立有关机构等方面。因此,只有不断优化外部环境及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和保证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促使企业真正深入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之中。

参考文献:

[1]Derek Watling.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s 2 Business: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the Corporate Education Market[J].Strategic Change,2003(12).

[2]Levine S,White P E.Exchange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61(5):583-601.

[3]邵斌,江铃,张清.资源禀赋视域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对策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20):29-30.

[4]安立华,郝美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27):923,950.

[5]周红缨,赵恒伯.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补偿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3(1):76-80.

[6]段素菊,庄曼丽,董新稳,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北京部分大型企业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2-26.

[7][12][14]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3(19):70-74.

[8]侯炜征.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动力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4(19):16-19.

[9]赵海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因、障碍及促进政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6(9):46-50.

[10]汪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的思考——基于劳动经济学的理论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7):40-43.

[11]张凤娟,陳龙根,罗永彬.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与障碍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5):86-90.

[13]冉云芳.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7(1):25-33.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动因意愿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风险度量及防范措施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