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成人仪式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19-06-05樊利波吕文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立德树人

樊利波 吕文华

摘要: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建构起了比较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成人仪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多种教育功能,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宗教信仰教育等,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宣告个体“成人”方面,成人礼仪式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青少年顺利、健康地完成向成年人的转变,离不开“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立德树人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成人仪式教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一种实践途径,是知、情、意、行协调统一的体现。

关键词:立德树人;成人礼教育;道德性;道德情感;道德自觉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5.013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5-0055-04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论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仍然重视立德树人的目标和任务,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育人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目标不会变。教育的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标准都不能离开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坚持教育的本质,让改革服从于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成人礼教育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实践路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的本质,通过青少年主体参与获得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其道德性,形成道德自觉,最终促成道德行为,这也是立德树人知、情、意、行的体现和要求。

一、“立德树人”内涵解读

(一)历史溯源

“立德”最早出现在《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为树立高尚道德,为之首。“树人”见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其树人之意,重在形成礼义廉耻,多为规法、教训、赏罚。从根本上来说,道德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这里的“立”,是指树立、构建、实践、修行;“树”指的是磨炼、培养、造就。要成才,先成人;要成人,先立德。德不立,则无以树人;而无树人,则德亦立不住。

(二)新的时代内涵

当今社会,只强调“立德”,可以培育出一个好人,但远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建设者。所以,还需要“树人”,树立德才兼备、和谐发展的人。“立德”突出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树人”重点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两者必须联结在一起才能形成切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即是说,立德树人必须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立德树人回答了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有机结合,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立德树人。

二、成人仪式教育路径实践的依据

中共中央共青团组织1996年印发《供青团中央关于规范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暂行意见》(中青发[199619号),首次对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作出规定。2018年5月28日又印发《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指出通过规范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和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把成人礼教育作为高中必修课程,传统成人礼进入学校,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人仪式教育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完整的教育过程,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结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价值引领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一)成人仪式教育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意义

当前存在着对成人仪式的误解,认为它是原始的一种宗教活动形式。宗教层面上解读成人礼仪更接近成人仪式的原始意义,但却不能完全反映出成人仪式丰富的特征,因而需要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解读成人仪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成人仪式既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蕴含着多种教育功能,在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道德伦理教育以及宗教信仰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人礼仪是一项重要的仪式,是青少年重要人生片段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这是对青少年进行隐性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成人仪式教育之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

成人过程是人一生中的关键阶段和重要转折点,渡过这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成人状态。尽管大部分青少年即将步入成人的阶段,但他们还会根据原有的思维来看待、理解生活。有一部分青少年意识到自己将要成人,但是他们对成人社会充满迷惑、不适应、困顿,甚至恐慌。如何成人这门学问,需要社会承担起这个研究的责任,并且在青少年中开展成人问题的教育,给予必要的指导,使青少年们顺利、健康地完成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转变。

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变标志着一个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身心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阶段会帮助青少年领会到成人的必然性,成人成才的重要性,还帮助他们形成自觉的成人意识,同时还引导青少年以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念去选择正确的成人道路。

(三)成人仪式教育的现代实践

成人仪式的教育功能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充分的重视,清代成人仪式被废止,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又出现了复兴之势。

现代成人仪式起源于1990年由上海黄渡乡团委组织的“黄渡乡18岁青年生日活动”,此后还逐步扩展到广州、北京等地。先后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一些省、地级人大通过相关决议或法律,相继确立了本地的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18岁成人仪式教育的地方立法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推进了成人仪式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在党中央、团组织、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下的共青团主流模式、学校改进模式、家庭自主模式、文庙古典模式以及电视媒体模式五種基本模式。自2017年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把成人礼教育作为高中必修课程,成人礼教育首次以这种形式进入学校课堂,成人仪式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有扩大之势。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成人仪式教育实践路径

(一)成人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在于培养道德性

当前对现代性的道德批判主要集中于其实践运用与消极后果上,而对其伦理理念本身并没有作出否定。现代性道德的缺失更多地体现在其道德理论的论证方式和解释方式上,而不是它的基本价值理念的问题。成人仪式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于培养道德性而不是其道德行为。

道德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内在的道德性而非道德行为。要培养道德性,需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学生价值意识的形成,应以学生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在明确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关联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学生接受的道德价值日积月累,并因人而异地结构化,便会形成个性化的道德性。

道德教学经常要求学生回答“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意在促进学生将本堂课学习的道德价值立即付诸道德行为。道德实践无法脱离人的整体人格,要使学生表现出所期望的道德行为,必须先培育学生的道德性,使其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人格。

(二)成人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关键在于主体获得情感体验

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不仅在于日益多样化的生活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还在于即使确定了明确的教育目的,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手段而使道德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近代以来的道德教育对理性的理解偏重于“知识”,希望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提高儿童的道德智慧与道德认识水平,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法。成人仪式教育能夠通过强大的场域环境,使主体获得参与体验。

毋庸置疑,人类的活动始终既是个体的,更是群体的。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各群体间的来往不断加深,正在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关系,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道德教育毫无疑问需要情感体验,更需要在群体场域下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道德情感等就好比荧光灯发出的光,是道德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或功能。

(三)成人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意图在于注重成人意识的形成

成人意识可以让人领会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可以自觉审查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理性地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成人意识尤其使人感觉到作为社会人的独立、自立性,感到作为成人的强烈责任感。

这里的成人意识,是指青少年能够积极适应成人社会的要求,扮演好这一角色,进而形成包含自我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念、法律规范、道德意识、独立自主性、合作意识等在内的一系列心理层面的意识。想要紧跟上时代的步调,还必须具有积极的、现代的心理意识,比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注重和培育青少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保证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一环。

(四)成人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根本在于养成道德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道德实践是关乎人的行为问题,而人的行为又是习惯的养成,传统的礼仪教育是养成道德习惯的有效途径,道德实践的根本在于养成人的道德自觉。现代社会的成年仪式通过现实人们道德关系的仪式性再现,在强大的仪式场域环境中,使人们习得道德知识,强化道德情感,磨炼道德品质,规范道德行为,从而使得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得到提高。日本学者松平靖彦说:“礼仪本身包括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和公德,人们只有不拘泥于表面获得形式,真正使自己具备这种应有的道德观念,正确的礼仪才能够确立。”也就是说,外在的礼仪形式需要来自内在的道德自觉支撑,同时,礼仪本身来讲也不单单是形式,它也包罗了人们所应遵守的道德。

四、结语

起源于原始性宗教活动的成人仪式,渐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形式。当代道德教育要对“礼”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具体的“礼”的形式会随着时代和环境发生改变,故而仪式教育决不应局限于仪式的具体形式上,更需要继承的是“礼”的精神,继承并发展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礼仪形式,实现从传统礼仪向现代礼仪的转换,以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增添新的视角和渠道。总之,我们不能仅从现今成人仪式的教育功能上面来推论成人仪式就是所谓原始的教育方式,也不能从成人仪式有着神秘原始宗教的形式,否认成人仪式所具有的现实教育意义。正确理解和认识并挖掘成人仪式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以期为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人仪式教育强调知、情、意、行协调统一,立德树人的本质也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故而成人仪式教育是可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一种途径。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立德树人
沙夫茨伯里之德性观探微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