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实现的创业教育知识结构构建
2019-06-05施少芳
施少芳
摘 要: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新理念,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教育理念已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它也将会是以后教育改革以及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学毕业生不仅是以求职者的身份,更是以岗位创作者的身份进入社会的,高等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创业技能进行培养。基于此,对创业教育的作用以及创业教育知识结构构建进行探析。
关键词:创业实现;创业教育;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4-0010-03
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教育方式、是一个教育过程,它主要用来对个体创业行为进行引导,进而实現对创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调整的目的,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创业教育的价值和具体实施。其中最为核心、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是创业教育价值,因为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也就是创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由创业教育价值来决定。同时,创业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创业教育是对学生创业能力、素质以及精神进行的培养。广义的创业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创业个性。所以,本文首先论述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接着对创业教育知识结构做一个分析,最后提出创业教育知识结构构建的基本措施,以期为创业教育知识结构的构建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一、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作用
创业教育主要有两个功能,首先是在维系经济社会各种不同核心价值的前提下,给个体创业人员提供意义;其次是针对创业者需要的各种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进行的教育和培养。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自身承载和要实现的终极目标,那么这个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受教者自由以及全面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自由以及全面的发展绝非那种无所不包的全面的自由,在此主要是指受教者的自我实现,受教者只有亲身经历了这种自由以及全面的发展过程,才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在心理上不能分割、完整独立的统一体[1]。成功的创业教育不仅每个受教者追求实现,更重要的是每个受教者的追求都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每个人均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身全面本质。
创业即创立事业,即个人根据岗位要求,在其岗位上开展的目标明确的创业。创业教育是某社会组织针对相关创业者开展的创业方面的培养以及教育。创业教育不仅对创业者进行知识方面的传授,而且对创业者进行技能方面的培养。此外,一所学校所教育和培养的学生,如果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较差且专业能力和社会需求脱节,则反过来也对该校的生存以及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很重要的,创业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开展创业教育能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面临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毕业生在校时,因为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而传统教育主要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不太重视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专业设置并不科学,这就造成大学生积极改革事物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较差;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精通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又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2)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缓解当前较大的就业压力。目前市场上还急需一批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的劳动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可是大学生就业却依旧是社会难题,依旧是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少大学生对自我、对现实的分析以及定位严重脱离实际情况。此外,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通常都比较看好毕业求职这条路,对创业及其他一些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一般都不认同、不接受,他们无法接受毕业就失业的这样一种现实。因此,目前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帮助他们转变理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清晰的定位,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创业理念,提高创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基于创业实现的创业教育知识结构构建
1.基于创业实现的创业教育知识结构分析
(1)创业教育知识结构中的联想力。站在经济学立场来看,创业本质上其实是创新,即在学习以及创新的过程中探究新的方法,找到新的途径。如果只是模仿别人,那结果只能是灭亡。换个角度看,那些进行创业工作的企业家们即不断开展创新工作的人。尽管有部分模仿性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这终究是不会持久的、是暂时的,而企业要想取得长久的、不间断的成功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只有创新的效率才能带来长久稳定的成功。那么创业者是怎样把原有知识变为现实产品的呢?他们怎样对个体知识体系进行创作使之成为新知识单元的呢?所有这些都为创新发生学范畴,即联想能力才是最终的创造者。在此我们可用感通、直觉或者是顿悟来对联想进行解释。创业者把自己原来拥有的知识单元在一些不同标准上做再分割以及组合,接着将其融合并进行转化,使之成为新知识组合或新产品。在此,我们能明确地知道,这一过程所说的联想并非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联想,更不是那种对管理以及技术创新进行引导的联想。这种联想在知识创业中属于一种常见现象。要想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技术创新,创业者不管是采取聘用高级技术人员,还是采取购买技术专利的措施均能实现技术创新[2]。但是对创业者本人来说,却无须亲自投入到技术创新的工作中来。目前,市场的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创业机会无所不在,可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果创业机会不能被及时发现,那么相应地进行创业所需的联想会更加深刻。上文中说过,创业教育知识结构中的联想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联想,这里的联想既非指瞬间的注意力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又非指天马行空的一些想法,更非指头脑风暴。其实质主要是借助联想及时快速地掌握真理的这一过程,同时也是针对自我意识进行准确判断的这样一个过程。从某方面来说,创业者的这种联想类似于艺术家的创作工作,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创业者看作是具有特殊形式的一批美学家。
(2)创业教育知识结构中对潜在利润的敏感性。对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联想几乎人人都具备,至于创新事物也是随处可见。就一般家庭主妇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创作,如果是这样的话,二流画作和一流水平的汤相比,不一定就创造性更强。因此,在此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创业者进行的联想是有范围限制的,创业者进行的联想绝非是为了标新或是立异而实施的创新,这种联想和创新是归属于某知识经济范畴的,其根本依据是经济。因此,这种具备市场潜力、带有潜在利润敏感性的联想是必须存在于某经济学关系中的,要做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合效应超过它们独立使用时创造的总效应,即创业者的联想必须存在于这样的经济关系中时才具备价值,才具备真正的发展效益。在此,我们把这种能洞察到市场价值和利润的能力叫对潜在利润的敏感性。总的来说,对创业者而言,联想能力和对潜在利润的敏感性处于同样相等的重要地位,与对潜在利润的敏感性和创业者自身的市场经验、理性思考和判断以及对损益进行的计算等等均有关系,可是创业者要想在竞争激烈、变化不定的环境中快速准确地进行决策,仅仅依靠这些能力是不行的,要想在某种程度上对可量化范围外的那部分不确定性有所掌握,那么他们对市场的那份敏锐嗅觉就变得至关重要。
2.基于创业实现的创业教育知识结构构建措施
(1)变革传统受教育思想。要判断一种创业教育是否完整,就要看这样的创业教育是不是以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作为基础,完整的创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仅仅是能找到工作这么简单,他们找到工作后还要在所在岗位上表现突出、做出一定的成绩,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来。因此,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授者,一定要改变以往的那种教育思想以及理念,要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以及创业意识的培养,要注重学生各个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提高,要让他们学会抓住机遇,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创造并勇敢地去创造,要让他们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拥有发愤图强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建议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或者是相关制度,对于那些对创业有意向或者是有强烈愿望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或者是认可,把创业教育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是由于创业活动一般而言都是几个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及互动。特别是技术创业,其基础即为综合性知识,因此更加需要几个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及互动。对那些只有创业的想法可是缺乏较强创业组织能力的创业者来说,其要想成功创业一般都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对创业者综合知识的传授以及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2)对创业者开展以综合知识为中心的结构教育。由创业教育的概念可知,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教育一定要建立一个围绕综合化知识进行的系统化教育体系,可以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进行培养,即目标、人员素质结构、实践活动以及教学计划等,将学生培养成学科专业知识过硬,同时又具备运用综合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学科的有用之才。因此,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一定的变革,即对综合课程进行改革,对综合学科结构进行改革以及扩大专业性的改革。对上述三方面进行的改革,可以采取让学生选择辅助性学科、允许专业口径放宽以及拓宽学生知识的措施,只有如此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文能理,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运用综合性知识的能力。一是知识结构要科学合理。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知识结构以及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绝非增加知识内容,知识越多就越科学合理,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主要是指要精选那些最基本的知识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才能称得上是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呢?到底应该精选哪些知识呢?即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所学专业的性质和其共性以及特性;其次是所学专业的整个形成以及进化过程;再次是所学专业在不同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各学科之间也许会存在的交叉创新点;最后是有助于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3]。二是课程体系要科学合理。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有两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是要注意对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转化,以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其次是要防止单科太过于深入,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融通性。在这一前提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推进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第一要高度重视那些基础性课程,在此主要指基本科学知识;第二要注重综合性课程,在此主要指文理科以及工科三科之间有机结合的课程;第三是可以增加部分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比如创业方面的法规、理论、对创业进行的指导、创业心理、创业需要的技巧以及创业存在的风险等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丰富创业教育知识结构,做到切实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
(3)积极创设创业活动以及实践活动的氛围和环境。首先,可以组织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比如举办学术报告会、举办科技交流会或者是创业沙龙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创建一些不同种类的创业团体,比如创业俱乐部或者是创业论坛等等,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活跃和激发这些创业社团,最大限度地通过学校提供的资源和现有条件,为创业团体提供支持和构建载体。通过活动的举办可以使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实现联合,从而使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水平得到提升和加强。其次,进行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创业教育,一定要在学科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实践活动课,只有这样才能使以认知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同时兼具实践性,才能使创业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紧密联系时代、紧密联系生活、紧密联系社会,才能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才能真正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这种将认知性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使学生成为认识主体的同时,更是名副其实的实践以及创造主体[4]。
三、结束语
创业教育是一个非常系统完整的教育过程,它是在新时代、新环境中产生的教育理念。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现实情况的择业观念,将埋藏在他们心中的传统的根深蒂固的被动选择就业的理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想,在规划其职业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拓展自主创业的思维。要想达成这一教育和培养目的,就必须积极主动开展系统有效的创业教育工作,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理念以及创新思维等各个方面开展系统的教育以及培养。只有如此,才能为社会提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兵.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职业选择倾向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66—69.
[2]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38—42.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0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
[4]李涛,张立红,陈吉明.创新与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