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风”“谷风”和“耿耿”的误解误用义探析

2019-06-05顾军

现代语文 2019年3期

摘  要:在汉语词义演变的过程中,除了词义的引申,词的误解误用同样会产生新义。词的误解误用现象在上古、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终风”“谷风”和“耿耿”等几个词都存在误解误用的情况,并且这些词的误解误用义与古书的错误训释有关。具有误解误用义的可以是词,也可以是成语等熟语。但目前对词语误解误用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于深入挖掘。

关键词:终风;谷风;耿耿;误解误用义

一、引言

汉语中多义词的词义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因此,从表面上来看,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似乎存在着“引申”和“假借”两种途径。但正如王力先生(2005)所指出的:“我们谈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不可误会为‘字是怎样变了意义的。文字学上所谓‘假借往往只是同一字形而词义毫无关联。例如‘来麦的‘来假借为‘来往的来;‘大头的‘颁假借为‘颁布的‘颁。这都是一种字形的借用,在词义的发展上是没有什么可谈的。”[1](P563)蒋绍愚也说:“关于词义的发展变化,一般认为有引申、假借两种途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假借只是文字问题,与词义无关。”[2](P70)按两位专家的观点,“假借”是文字层面的问题,与词义的产生途径无关。由此看来,汉语词义的发展似乎只有“引申”这种途径。但汉语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因此词义的发展变化是较为复杂的。所以,既存在“引申”这条发展途径,也同样存在其他的发展途径。我们发现,汉语中一些词的部分义项并非通过引申的途径,而是由于误解误用而产生的。这种由于误解误用而产生的意义,可以称作词的“误解误用义”[3]。词的误解误用义现象与词的引申义一样,属于词义发展的方式。以往人们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词的引申义,而在词的误解误用义方面探讨较少,目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实际上,加强对词的误解误用义研究,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汉语词义发展的认识。

目前词的误解误用义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研究角度上,有的立足于社会语言学,如朱庆之(2010)[4];有的立足于语言教学,如姚尧(2014)[5];有的侧重于历时探讨,如顾军(2013)[6];有的侧重于共时研究,如张巍(2016)[7];有的侧重于个案考察,如顾军(2015)[8];有的侧重于总结规律,如汪维辉、顾军(2012)[3],顾军(2012)[9]。但总的来说,对词的误解误用义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汉语词语的误解误用义在上古、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6]。下面我们以“终风”“谷风”和“耿耿”等几个词的误解误用义为例,对汉语史上的误解误用义用例进行个案考察。

二、“终风”的误解误用义

《诗经·邶风·终风》云:“终风且暴。”一些训诂学家将“终风”理解为偏正结构。如毛传云:“终日风为终风。”郑玄笺亦云:“既竟日风且复曀,不见日矣。”朱熹《诗集传》等也持此论。韩诗则将“终风”理解成西风。实际上,上述意义均是对“终风”的误解。到了清代,王念孙根据相关的语言材料进行排比归纳,考证出“终”有“既”义,如:“终窭且贫,莫知我艰。”(《诗经·邶风·北门》)“终其永怀,又窘阴雨。”(《诗经·小雅·正月》)“终……且……”和“终……又……”都是“既……又……”之义。因此,“终风且暴”就是“既风又暴”[10](P191~193)。这才算真正解开了“终风”的千古谜团。与上述一些训诂学家的简单训释相比,王氏的方法更为科学,得出的结论也更为可靠。

但由于毛传等错误训释的深远影响,清代之前,各代误解误用“终风”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

(1)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汉代贾谊《旱云赋》)

(2)每至同云冒山,终风振壑,宦子惕息,槁工疚怀,鱼贯迤其万艘,雾集坌于曾渚。(唐代李邕《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

(3)广原嗥终风,发怒土囊口。(宋代黄庭坚《庚寅乙未犹泊大雷口》)

(4)既淫瘴之蔽天兮,忽终风之扬尘。(明代何景明《忧旱赋》)

(5)可怜嫩蕊新花,拍残狂蝶;却恨温香软玉,抛掷终风。(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九)

(6)其在番禺之都,朝潮未落,暮潮乘之,驾以终风,前后相蹙,海水为之沸溢,是曰沓潮。(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三)

上述例句都是把“終”理解为“从头到尾的整段时间”的意义。整天刮的风往往会让人感到气势较盛,所以后人用“终风”指大风、暴风。实际上,“终风”的“大风、暴风”义为误解误用义。之所以产生上述误解误用义,是因为“终”有“既”“从头到尾的整段时间”(如“终年”“终日”“终生”)等多个义项。如果用“从头到尾的整段时间”的义项代替“既”的义项,便会产生误解误用义。

“终风”本为跨层结构,上述用例中的“终风”均被当作词来使用,且均为误解误用义。前代的训诂学家之所以会作出错误训释,是因为“终”之“既”义仅在先秦时期出现,而且用例不多,于是便以更为常见的意义强为说解。

三、“谷风”的误解误用义

《诗经》中多次出现“谷风”,如《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习习谷风,维风及颓。”“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前人对《诗经》中“谷风”的意义有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谷风”指东风、春风。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可见,东风即指春风。毛传云:“东风谓之谷风。”《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邢昺疏引孙炎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朱熹《诗集传》:“东风谓之谷风。”

另一种看法是“谷风”指山谷中的风。虽然并未有人明确指出这一点,但从一些用例可以看出来。例如:

三国魏曹植《七启》:“故田光伏剑于北燕,公叔毕命于西秦。果毅轻断,虎步谷风。”清代严允肇《穆陵关》:“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11](P6474)

《毛诗》《尔雅》和《诗集传》虽然将“谷风”释作“东风”,但没有说明此义的来源。邢昺认为“谷风”指东风,主要根据是:孙炎认为“谷”与“穀”之间存在通假关系,而“穀”有“生”义。但我们没有发现“谷”与“穀”在汉代以前通假的其他用例,因此,这一说法恐不足取。

“谷风”指“山谷中的风”,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是有根据的。如《辞海》(第六版)对“谷风”的解释:“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溫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密度仍较大。因而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相反,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为快,使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12](P1958)同时,“谷风带有水汽,可以增加雨量”[13](P26)。这与《小雅·谷风》中所描写的“习习谷风,维风及雨”“习习谷风,维风及颓”情况都是较为一致的,而且后文又有“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句。由此可见,“谷风”指“山谷的风”这一意义更加合理。

与“谷风”相似的还有“谷水”“谷泉”等。“谷水”可以指山谷间的流水。例如:汉代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凡此诸海,皆有石窦流于地下,西通谷水,东连阳渠,亦与翟泉相连。若旱魃为害,谷水注之不竭;离毕滂润,阳谷泄之不盈。”《宋史·吴挺传》:“郡东北有二谷水,挺作二堤以捍之。”“谷泉”指山谷间所出的泉水。例如:隋炀帝《月夜观星》:“谷泉惊暗石,松风动夜声。”唐代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岭树攒飞拱,岩花覆谷泉。”宋代欧阳修《幽谷晚饮》:“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但我们没有发现“谷风”表示“春水”、“谷泉”表示“春泉”意义的用例。

后代也有一些用“谷风”指“东风(春风)”的用例,属于误解误用。《汉语大词典》曾以汉焦赣《易林·坤之乾》为例:“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此例中的“谷风”即指春风。再如:

(7)发徵则隆冬熙烝,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西晋成公绥《啸赋》)

(8)是以商飙漂山,不兴盈尺之云;谷风乘条,必降弥天之润。(西晋陆机《演连珠》之四十一)

(9)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东晋陶渊明《和刘柴桑》)

(10)北山有枢,为吾之居;北山有竹,箨兮窣窣;山之卷阿,凯风何多;山之崇丘,谷风翛翛;何草不黄,阴翕而藏;何彼襛矣,青阳韶美。(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三)

例(7)中,“商角徵羽”四音与“春夏秋冬”四季存在对应关系:春季—角、夏季—徵、秋季—商、冬季—羽。从“奏角则谷风鸣条”来看,句中的“谷风”应指春风。例(8)的“商飙”与“谷风”对举,“商飙”指秋风,“谷风”指春风。例(9)的“谷风”与“春醪”相应,“谷风”指春风,“春醪”指春酒。例(10)中,“凯风”和“谷风”均出自《诗经》,“凯风”指南风,“谷风”指东风。

不过,后来“谷风”主要用来指山谷的风。例如:

(11)谷风萧瑟,山月濡尺。(明代冯梦龙《醒名花》第四回)

(12)农夫道:“山凹内雪没着脚膝价深,谷风又大,若进去吃冻死。”(清代俞万春《荡寇志》第九十一回)

(13)山里的猛虎,长啸一声,谷风就跟着而至,所以古人有一句话,叫作“风从虎”,岂不是动物亦能够号召风吗?(清代钟毓龙《上古秘史》第三十二回)

例(11)中,“谷风”与“山月”相应,“山月”指山中之月,“谷风”为山谷之风。例(12)中的“谷风”是指下大雪后山谷里的大风,所以“若进去吃冻死”。例(13)是指山里的猛虎发出长啸的声音,就会带来山谷的大风。

从我们考察的情况来看,“谷风”指东风(春风)的用例主要集中于汉代至晋代,后来“谷风”常用来指山谷的风,到了现代汉语中,“谷风”已经消失。

四、“耿耿”的误解误用义

《汉语大词典》“耿耿”条有“烦躁不安,心事重重”和“明亮貌”两个义项[9](P5003)。但这两个义项之间难以形成引申关系,它们来源于训诂学家的不同训释。

先来看“烦躁不安,心事重重”义。《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毛传:“耿耿,犹儆儆也。”孔颖达疏:“仁人既与小人并列,恐其害于己,故夜儆儆然不能寐,如人有痛疾之忧,言忧之甚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耿,耳箸颊也。颊者,面旁也。耳箸于颊曰耿。耿之言黏也,黏于颊也。《邶风》:耿耿不寐。传曰:耿耿犹儆儆也。忧之联缀于心,取义于此。”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四:“《广雅》:‘耿耿、警警,不安也。警警与儆儆同,耿、警双声。毛传以儆儆训耿耿,盖状其戒惧之貌。”这些训释材料可以作为“烦躁不安,心事重重”义的证据。

《楚辞·远游》中也有“耿耿”的用例:“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洪兴祖补注:“耿耿,不安也。”上述释义即为《汉语大词典》“烦躁不安,心事重重”义的来源。这一意义和“烦躁不安,心事重重”义一样,也已被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汉语大词典》所举的另外一些用例也可反映出这一点。

再来看“耿耿”之“明亮貌”义,它亦有所本。《楚辞·离骚》:“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王逸注:“耿,明也。”《说文解字·耳部》:“……杜林说:‘耿,光也。从光,圣省。凡字皆左形右声。杜林非也。”《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李善注:“耿耿,光也。”“耿耿”之“明亮貌”义后来也为一些人所认可,《汉语大词典》同样收入了此义的其他一些用例。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文献资料不够充分,上述两种说法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均缺乏切实的证据(可参考呼叙利,2011)[14]。可以说,关于“耿耿”的释义,不管哪种说法正确,必有一种是对原意的误释,而且后来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于是出现了“耿耿”的误解误用义。

五、结语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上述几个词的误解误用义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实际上,上述几个词的误解误用义均与古代的错误训释密切相关。我国历史悠久,文献浩繁,一些典籍被后世奉为圭臬。由于时代变迁等原因,一些典籍的内容后来难以理解,便陆续有学者对其中的词语等进行注解。我们知道,人类对语言现象的认识一般要经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再加上在口耳相传和典籍传抄过程中,词的音、形、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讹变,于是就产生了一些不符合原意的误训。尤其是著名的训诂学家或学者的误解,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以上几例即为因误训而导致误解误用的例子。如“谷风”之所以被误解误用为“东风、春风”义,就与毛亨、《尔雅》、邢昺、孙炎和朱熹等“权威”的注解有很大的关系。这种误解误用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强化,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例如“终风”的释义从汉代的毛亨起,即开始被误解,直到清代才由王念孙父子最终揭示了“终风”意思的真相,可见影响之持久、深远。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误解误用义的可以是词,也可以是成语等熟语。例如“钩心斗角”本指建筑物或图纸的结构精巧工致,“心”指的是“(宫室的)中心”,“角”指的是“檐角”。如唐代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后来由于人们望文生义,将“心”同“心机,心智”、“斗”和“角”同“竞争,争斗”义联系在一起,因此,“钩心斗角”便发展出“比喻各用心机,互相倾轧”义。“钩心斗角”意义的误解误用是由于受到该词语内部意义的影响。实际上,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成语出现误解误用义并不罕见。目前对成语等熟语的误解误用义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如李运富(2013)[15]对佛缘复合词语俗解的考察,冉启斌(2008)[16],冉启斌、张玉岩(2012)[17]对成语个案的分析,李运富(2013)[18]、朱楚宏(2010)[19]对成语误解误用规律的探讨等。尽管如此,与词的误解误用义研究情况类似,对汉语熟语的误解误用义研究也比较薄弱。汉语的词汇十分丰富,因此有必要将汉语词汇的误解误用义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汪维辉,顾军.论词的“误解误用义”[J].语言研究,2012,(3).

[4]朱庆之.论“误用”在汉语历史演变中的作用——社会语言学理论与汉语史研究札记之一[J].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18届年会(Boston,哈佛大学),2010.

[5]姚尧.词语的误解误用义与汉语词汇教学[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9).

[6]顾军.论近代汉语中几个词的误解误用义[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6).

[7]张巍.现代汉语中词语误解误用现象的类型、原因及后果[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8]顾军.“串戏”等词义的误解误用探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4).

[9]顾军.汉语词义的误解误用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0][清]王引之.经传释词[M].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汉语研究室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84.

[1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缩印本)[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1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彩图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3]孙丽.生态学基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4]呼叙利.“耿耿”新解[J].汉语史学报(第十一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15]李运富.佛缘复合词语的俗解异构[J].中国语文,2013,(5).

[16]冉启斌.“格杀勿论”误用义的调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

[17]冉啟斌,张玉岩.词语误用义的产生及原因探讨——以“三姑六婆”为例[J].语文知识,2012,(4).

[18]李运富.从成语的“误解误用”看汉语词汇的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9]朱楚宏.成语语义超常引申新探[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