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关节内骨伤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9-06-04
(伊川县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300)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伤在临床较为常见,骨折部位通常在人体桡骨远端的2~3 cm处,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易导致其关节功能受限,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即外固定支架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十分重要。本研究对两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伤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并对其各项情况进行分析,报告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为 2017年6月~2018年8月伊川县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5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各项临床资料完整,符合研究标准。X线诊断依据:a)正位片:能将尺侧伸腕肌肌腱沟显示出来,且该标志位于尺骨茎突的基底水平的桡侧。b)侧位片:能够分清腕舟骨、月骨,头状骨轮廓[2]。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伴有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沟通。对照组男3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6.22±1.36)岁。观察组男3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41±1.02)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治疗内容:给予患者臂丛麻醉,并在患者桡骨侧背和第二掌骨背侧做一道切口,切口深度约为8 cm,使其能够与掌骨和桡骨正面间角度呈40°~55°,将固定针置入。待手术结束后3 d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术后经X线片复查[3]。
1.2.2 观察组 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内容:以人体桡骨远端掌侧作为手术入路,并以患者骨折断端作为中心切开,同时钝性分离胘桡肌尺侧缘,切开患者旋前方肌部位,使其断端能够充分暴露出来,后实施牵引复位,使其尺偏角和掌倾角能够恢复[4]。待手术结束后第1天可指导患者进行掌指和指间功能锻炼,术后第3天可进行前臂主动功能训练和腕关节锻炼,训练强度应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导致我国桡骨远端关节内骨伤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5]。手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段,但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产生不同的疗效,因此,选择一项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
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将其应用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伤患者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手术能够使操作者在直视下对骨伤碎裂和塌陷的骨折块进行整复,在实施手术时,能够通过植骨的方式对骨缺损进行弥补,与此同时还能在促进桡骨远端关节面平整的情况下,使患者骨折的解剖位置恢复,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解剖学基础。除此之外,术后进行早期功能训练,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患者骨折早期愈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以下优势:a)能够对骨折情况进行全面和直观的分析。b)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c)能够使患者腕关节的功能状态得到提高,能够最大限度将患者生理功能进行保留。d)该术式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从本文研究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且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少,其术后并发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伤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十分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此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关节内骨伤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