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19-06-04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斜视氟烷躁动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操作较为精细,在术中要求患儿无躁动,但因小儿配合度较差,因此常采取全身麻醉。七氟烷为一种吸入麻醉药,具有较低的血气分配系数,麻醉诱导与术后苏醒快,对呼吸道无明显刺激性,且有一定镇痛及肌松作用,于小儿全麻诱导和维持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临床实践发现,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几率较高,不利于患儿术后恢复[1]。而丙泊酚为一种短效、速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良好镇静、催眠作用,且停药后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2]。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旨在观察其对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患儿84例,均择期行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处于Ⅰ~Ⅱ级,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合并肾、肝、心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及对研究所用麻醉药物过敏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9.54±1.32)岁;体质量14~39 kg,平均(28.04±2.86)kg;单眼病变27例,双眼病变15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9.81±1.14)岁;体质量15~38 kg,平均(27.59±3.06)kg;单眼病变28例,双眼病变14例。两组年龄、体质量、性别等一般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禁食6 h,禁水4 h,术前30 min肌内注射0.01 mg/kg阿托品,入手术室前在患儿手背静脉置静脉套管针(规格:24 G),入手术室后予以0.3 mg/kg地塞米松+4 mL生理盐水静注,密切监测心率、脉搏、血压等情况。对照组采取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吸入麻醉:先使患儿吸入浓度为8%七氟烷实施麻醉诱导,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之后,置入合适规格喉罩,连接麻醉机,合理控制患儿呼吸情况;而后持续吸入浓度为2%~3%七氟烷实施麻醉维持,视术中麻醉深度适当调节吸入剂量,同时维持吸氧量2 L/min,到术毕时调节为6 L/min。观察组采取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麻醉诱导同对照组,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之后,置入合适规格喉罩,连接麻醉机,合理控制患儿呼吸情况;而后予以4~6 mg/(kg·h)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并持续吸入浓度为2%~3%七氟烷实施麻醉维持,视术中麻醉深度适当调节吸入剂量,同时维持吸氧量2 L/min,到术毕时调节为6 L/min。

1.3 观察指标

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两组七氟烷用量。两组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标准:患儿出现严重躁动现象,产生定向力障碍,需按压制动判定为4分;患儿出现轻度躁动现象,产生哭闹,无法良好配合手术操作判定为3分;患儿存在激动、焦虑情绪,当仍能配合达成各项操作判定为2分;患儿配合、安静,无躁动现象判定为1分,评分≥3分则判定为患儿产生躁动[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

对照组拔管时间( 11.75±3.07)min,苏醒时间(14.78±3.95 )min;观察组拔管时间(12.68±3.25)min,苏醒时间(16.04±4.26)min。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七氟烷用量比较

观察组七氟烷用量为(14.92±2.83)mL,少于对照组(21.35±4.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反应

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6/42);对照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χ2=0.11,P>0.05)。

3 讨论

小儿斜视为眼科常见疾病,可对患儿视力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斜视矫正手术为治疗小儿斜视的重要方法。理想的小儿斜视矫正手术麻醉方案不仅应具有麻醉平稳、可控性强、深度适宜、术后苏醒快等优点,且需抑制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患儿生命安全。七氟烷血气分配系数约0.63左右,起效及代谢较快,于体内蓄积少,术后苏醒较快,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对呼吸道不良刺激小,较适用于小儿麻醉手术,同时即使高浓度吸入亦不会引发喉痉挛、咳嗽等现象;此外,有研究指出,其还可起到一定镇痛及肌松作用,在小儿全麻诱导和维持中优势较为明显,被广大家属所接受[4]。但临床研究报道,小儿大脑调节能力弱,于麻醉苏醒期更易产生躁动,而七氟烷溶解性低,单纯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患儿麻醉苏醒期谵妄及躁动发生风险高,不仅不利于患儿术后恢复,且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造成患儿心率较快、血压升高等循环系统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安全[5]。而丙泊酚能迅速经由血液循环进入至各组织器官中,起到良好的催眠、镇静效果,且于体内清除快,连续输注蓄积少,术后苏醒快,同时可发挥一定镇痛作用,利于减少七氟烷用量,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6]。本研究将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七氟烷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减少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降低七氟烷用量,且不影响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本研究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采取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减少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降低七氟烷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斜视氟烷躁动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道路躁动
异氟烷和七氟烷麻醉对犬血气指标的影响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