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火针点刺联合拔罐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30例

2019-06-04曹柏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火针湿疹皮损

田 进 曹柏龙*

(1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4;2 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1121)

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性皮肤病。按病程差异,湿疹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3种。其中慢性湿疹(Chronic eczema)可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一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灰色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秕样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个别有不同程度苔藓样变。自觉有明显的瘙痒症状,多呈阵发性,容易复发,经久不愈[1]。本研究采用毫火针点刺联合拔罐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7月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局限性湿疹患者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3~81岁,平均50.80岁;病程3~30个月,平均(14.50±8.83)个月;其中皮损分布于双下肢17例,躯干部10例,上肢部3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赵辨的《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开始时炎症不愈,上有丘疹、鳞屑、抓痕,颜色多呈暗红色,一般是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不愈所致;患处皮肤表面常呈苔藓样改变,肥厚、粗糙,有色素沉着或减退;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中关于慢性湿疮诊断标准[2]:皮疹多局限于某一部位,边界清晰,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有明显肥厚浸润,皮疹多呈褐色或者红褐色,伴有丘疱疹、抓痕及痂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可伴阵发性瘙痒。

1.3 纳入标准 年龄18~81岁,性别不限,同时满足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皮损面积≤4%体表面积(BSA)(按照手掌法评估,以患者手掌面积定为1%);受试者知情同意,志愿参加本项临床研究。

1.4 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予以排除:(1)局部合并感染者;(2)治疗前2周口服激素治疗;(3)治疗前1个月曾行系统免疫治疗者;(4)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及严重内分泌疾病患者;(5)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等病情危重的患者;(6)有精神类疾病;(7)瘢痕体质、过敏体质;(8)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皮肤后,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操作:毫火针点刺阿是穴(湿疹区)。左手持止血钳夹持捏干的酒精棉球,点燃后移至针刺部位上方,右手拇、食、中指持1寸毫针(东邦牌0.35 mm×25 mm)3~5支,将针体下部置于火的外焰,所用针体烧至通红,速刺疾退法从湿疹区边缘向湿疹区中心散刺,针刺深度以达到皮损基底部为准,刺激强度以微有出血为宜[3]。之后在毫火针点刺处加拔火罐10 min,若出血,待起罐后用干棉棒擦拭血迹,并用碘伏消毒2遍。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3个月,判定临床疗效。

注意事项:治疗后24 h内勿洗患处,忌烟酒、辛辣刺激以及鱼虾等发物,有过敏者避免接触过敏原。

1.6 观察指标

1.6.1 EASI评分 参考赵辨2004年依照特应性皮炎特点提出的“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EASI评分法[4]: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分为四项,即红斑(E)、丘疹(I)、表皮剥脱(Ex)、苔藓化(L)。每一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以0~3分计算,其中0=无,1=轻,2=中,3=重。

1.6.2 瘙痒程度评分 0=无瘙痒;1=轻度瘙痒,容易忍受,有时搔抓,不影响日常生活;2=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受困扰,但能忍受;3=剧烈瘙痒,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

1.6.3 皮损面积评分 治疗前的皮损面积评分:每位患者均记为3分。治疗后,皮损面积/治疗前皮损面积大于75%者记为3分;51%~75%者记为2分;小于等于50%者记为1分;完全消退者记为0分。

1.7 疗效评定标准 按EASI评分、瘙痒评分及皮损面积评分的分值相加得出总积分,通过总积分来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基本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疗效指数≥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70%≤疗效指数<95%;有效:30%≤疗效指数<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经过正态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EASI积分变化差异;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30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治疗前后EASI评分、瘙痒评分及皮损面积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EASI评分、瘙痒评分及皮损面积评分比较()

表1 治疗前后EASI评分、瘙痒评分及皮损面积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 治疗后0.90±0.91*0.34±0.48 0.33±0.48 EASI评分瘙痒评分皮损面积评分4.20±1.97 2.67±0.69 3

3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2 医案举隅 患者马某,女,81岁。初诊日期:2018年8月。主诉:右小腿前侧出现红色丘疹2年余。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小腿前侧出现红色丘疹,局部发红,瘙痒难耐,每晚须抓破流血方能入睡。2年来局部涂抹用药,病情时轻时重,无彻底缓解,每于秋冬干燥季节瘙痒加重。饮食可,二便可,眠差。查体:患处皮肤粗糙伴棕红色色素沉着,局部有抓痕结痂。舌淡、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浸淫疮(血虚风燥);西医诊断:慢性湿疹;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痒。采用毫火针点刺联合拔罐治疗。患者取坐位,皮损局部使用碘伏消毒,左手持点燃的酒精棉球,右手持0.35 mm×25 mm东邦牌毫针3根,将毫针针体下1/3烧至通红,采用速刺疾退法从湿疹区边缘向湿疹区中心散刺;进针不宜过深,以达到皮损基底为准,刺激强度以微有出血为度。之后立刻在点刺处加拔火罐令其出血,留罐10 min,起罐后局部碘伏消毒。治疗结束后嘱患者不要搔抓,保持局部干燥,当天不沾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勿饮酒,忌食肥甘厚味之品。隔日1次。治疗1次后瘙痒缓解大半,治疗2次后,患者症状完全消除。电话随访3个月无复发。

按语:患者年迈,身体日渐亏虚,肌肤失荣而致血虚风燥,日久产生局部瘀滞,肌肤甲错,发为本病。血虚是慢性湿疹发生、发展、转归的重要内在因素。火针通过腧穴将热能直接导入人体,可直接激发阳气,温通经脉,鼓舞气血运行,同时配合局部加拔火罐以活血祛瘀,二者互相配合共奏助阳化气、温通散瘀之功。

3 讨论

慢性湿疹属中医“浸淫疮”“湿疮”范畴,本病常因饮食失节,伤及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湿热内蕴,脾为湿热所困,外复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进而发为本病。因“湿”性黏滞重浊,容易耗血伤阴而化燥生风,故病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5]。

火针疗法距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黄帝内经》中称火针为“焠针”“燔针”。《伤寒论》称之为“烧针”。“火针”一词始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主要用于治疗外科疾病:“外疖痈肿,针惟令极热”。自明代以来,《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集成》等均称之为“火针”[6]。

毫火针是是火针功能的延伸与创新。其借火之力,速入穴下,出留自如,出犹火针速刺之法,留如毫针驻于穴中[7]。

毫火针治疗湿疹可起到温通气血,破瘀行滞的作用。通过腧穴、经脉将热直接导入人体,在人体内可直接激发阳气,温通气血,故能振奋脾阳,养血生血[8]。“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毫火针点刺后局部加拔火罐令针孔出血以达到治血之目的, 使得血络通和,瘀血得化,新血得生,肌肤得养。

本研究结果显示毫火针点刺联合拔罐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疗效确定,操作简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火针湿疹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浅谈火针练针法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