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6-04焦文辉马睿通讯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温江区场地设施体育场馆

□ 焦文辉 马睿(通讯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不断在变化,对体育的认识也更深一步,国家颁布《全民健身纲要》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强身健体的意识也越来强,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影响下,加强了我国体育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全民健身纲要》中提到: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场地利用率。截止2013年12月31日,第六次全国场地普查显示,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m2。这一数据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同时也满足不了群众体育锻炼的需要。在全国场地普查中,教育系统场地66.05万个,场地面积10.56亿平方米,占总面积的53%。通过文献查阅调研,我国不少高校场地除了上课时间用来教学、训练,节假日期间通常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能将高校场地资源充分利用,对全民健身的开展和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进行研究,充分调查体育场馆利用现状,提高高校场馆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及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成都市温江区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3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师范学院),1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在校学生以及在校锻炼的社会人群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以及 《全面健身纲要》等重要文件,收集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归纳,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本文研究共发放200份问卷,其中90份为学生问卷,90份为来校锻炼的居民问卷,20份为学校场馆管理者问卷。其中学生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为94.4%,居民问卷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88.9%,管理者问卷18份,有效率为90%。

(3)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制定访谈提纲,走访高校并根据访谈提纲对场地管理者进行深入交流,对其进行收集归纳。

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结束后,一定要保证养护工作能够超过7h。市政工程完工后,要控制初期的使用率,避免过度使用,从而导致工程使用寿命下降,造成市政道路破损,在道路使用过程中,要控制首期车辆的承载能力,控制车辆通行率,在保证相关的因素稳定后在开放道路通行。

(4)实地考察法。

研究过程中,多次实地考察了解几所高校体育体育场馆场地设施情况,以及场馆运营模式,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为本文撰写奠定基础,同时保证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情况

根据对高校场馆场地的调查,得出表1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情况,室内室外各类体育场地一共349个。从表1可以看出数量比较多的场地主要有篮球场、乒乓球桌、羽毛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每所高校都有综合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游泳池(馆)。但是有部分场馆相对较少:武术馆、体育舞蹈房、健美操房、健身气功房以及户外拓展基地。

表1 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场地资源配置情况(单位:个)

学校体育场馆场地的数量与学校规模大小、学生人数有直接联系,学校规模大,配备的体育场馆场地就多,如果是全国重点高校,学生人数超过2万人的高校,其体育场馆场地的质量、数量、规模具有明显优势。根据调查得出,四所高校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代表队训练以及课外活动的要求。

3.2、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场地对外开放现状

(1)场馆场地对外开放服务对象。

表2 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场地对外开放服务对象情况表

学校场馆场地开放主要是在满足并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学生活动的情况下,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时间,有偿或无偿对校内外人员提供体育锻炼活动场地。根据调查,四所高校面向的服务对象一共有四类,分别是校内学生、校内教师、社会个人和社会团体,前两类属于校内人员,后两类属于校外人员。表2显示,高校体育场馆全部面对校内师生开放,服务师生,但是从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便于学校统一管理,针对校外人员只是开放部分场地。

表3显示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场馆场地对在校师生开放,开放的场馆占95.1%,而对社会校外人员开放的场馆占67.7%,不开放的场馆占32.4%,由此可见,高校大部分场馆场地开放只是针对校内师生,而对校外社会人员开放的场地较少,并没有把学校运动场地的资源充分利用好,不利于发挥高校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表3 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场地开放情况表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场地针对校外社会人员开放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校外社会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处于对校园安全的角度出发,限制校外社会人员使用学校体育场馆场地,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在运动中避免受伤,部分场地器材需要专业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使用,擅自使用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场馆场地对外开放时间。

表4 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场地开放时间情况表

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与开放时间有一定的联系,要想提高场馆利用率,就要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安排场地开放时间。通过调查得出,学校场馆场地在完成体育教学、训练、活动任务的同时,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如表4显示,将对外开放时间分为工作日(白天、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四个时间阶段调查。四所高校场馆晚上和双休日都是对外开放的。没有高校场馆在工作日的白天对外开放,主要原因在于白天学生上课,场地用来体育教学,课余时间师生将会进行课外活动,开展比赛,丰富师生课余生活,提高身体素质。

(3)场馆场地对外开放收费标准。

根据对四所高校场馆场地的调查,四所高校场馆开放收费的标准有三种分别是:第一、一种收费标准,校内校外统一价格收费,第二、两种收费标准,校内人员和校外人员不同收费标准,第三、三种收费标准,校内学生、校内教师、校外人员分别有不同的收费标准。

(4)场馆场地对外开放附带的问题。

通过对在校师生以及场馆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学校场馆场地对外开放会附带一些相关问题,主要有:校园安全问题,场馆场地设施维修,场馆管理问题,占用教学资源等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学校场馆对外开放,会有外来人员进入到校园,外来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同时一些体育锻炼器材外来人员不了解使用方法或安全性,使用不恰当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所以负责学校场馆场地部门应该在场地器材上或者场地旁标明使用方法或者注意事项等警示语,另外加强学校对应急事件管理,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场馆场地设施维修,部分外来人员来校进行体育锻炼,对部分器材设施不了解,同时也不注意使用方法,因为不正确使用器材设施会降低场地器材的使用率,从而会增加学校对场馆场地改造维修的费用,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场馆管理问题,校外人员到校内进行身体锻炼会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但学校管理力度有限,就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分协助高校进行管理,保证高校体育场馆安全运营。占用教学资源,场馆对外开放后校外人员到校内使用场地锻炼身体,定会占用教学场地,影响到上课教学和课外活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3、温江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对策

(1)更新场馆对外开放观念,完善场馆对外开放政策。

高校体育场馆场地开放的程度跟高校领导的观念和重视程度有密切的联系,一些高校领导并不支持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主要原因在于考虑占用教学资源,影响教学质量,不便于学校管理,影响校园秩序,发生意外事故,破坏场馆场地设施器材等问题。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高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科学管理,采取科学规范的措施,完善场馆对外开放政策,各部门协调好工作,对外开放自然会减少对学校的影响。

(2)升级改造体育场馆设施,提高场馆利用率。

在现有的体育场馆场地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修缮改造现有场地,同时更新体育设备器材,根据自身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体育场馆服务学校师生的同时,提高场馆利用率,有效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3)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宣传力度。

提高高校场馆对外开放程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电视广告、新闻媒体等媒介宣传高校场馆对外开放的信息,例如场馆开放时间、价格、运动项目等信息,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应该树立良好形象,服务好外来人员或者社会团体,加强自身宣传力度。

(4)建立保险制度,巩固良好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是高校领导及场馆负责部门所担心的,为了巩固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高校和场地器材供应商可以一起承担体育场馆安全责任险,从而减少运动意外受伤安全事故,保证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文对温江区四所高校场馆进行调查研究,四所高校规模大,场馆场地设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学校教学任务、体育训练、课外活动等需求。关于收费有三种标准,但大部分高校是有偿和无偿收费相结合的方式,部分高校对外开放的场馆数量较少,开放程度不高,修缮体育场馆的力度也不够,同时,体育场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监管力度。高校场馆对外开放也会有一些其他问题,主要有校园安全问题,场馆场地设施维修,场馆管理问题,占用教学资源等问题。

4.2、建议

高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科学管理,采取科学规范的措施,完善场馆对外开放政策,各部门协调好工作,加大投资力度,修缮改造现有场地,同时更新体育设备器材,根据场馆自身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高校场馆对外开放程度,加大高校体育场馆场地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校场馆场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保险体制,强化校企合作,确保高校体育场馆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温江区场地设施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温江区:联企清风为企业减压力增活力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大黑狗
成都市温江区:“现场检讨”问责“为官不为”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